比较中解读 学文中入境
2015-05-12王玲湘
王玲湘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性散文。教学这篇课文,大多数教师形成三部曲:先重点学第2自然段“山”的特点—“奇特”和“险峻”,再学第3自然段“水”的特点—“绿”和“静”,最后突破“入诗入画”。这样的教学设计,总觉得浮于表面,不能赏其“真”美。原因何在?
细想,是因为把《美丽的武夷山》的教学处理等同于《桂林山水》。为什么在《桂林山水》中适用的,在《美丽的武夷山》中就不适用了呢?除了年段的差别,我们不妨先从文本中“山”“水”的关系出发,试把《美丽的武夷山》与人教版四年级的《桂林山水》做一对比。
粗看,两篇课文的结构很相似。细细比较,差异较大。《桂林山水》在人教版第七册第一组,本组课本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美丽的武夷山》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本组以“青青的山”为主题,一为“山水”,一为“山”。
再辨课题,《桂林山水》关键词是“山水”,《美丽的武夷山》关键词是“山”,仍旧是前为“山水”,后为“山”。关于武夷山名称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此地洪水泛滥,彭祖带着村民开山治水。彭祖被玉帝召上天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继承父业,他们挖出了九曲十八弯,治住了咆哮的山洪。后人为了纪念他俩,取名“武夷山”。这个传说中暗含了武夷山有九曲十八弯的水道环绕。
细读课文开头,《桂林山水》以“山”“水”甲天下总起,而《美丽的武夷山》介绍了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山水环抱是它的特点。也就是说,“武夷山”重在写 “山”,“水”是“武夷山”的一部分;或者说武夷山的美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水绕山、山入水”,它不同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也不同于庐山的“匡庐秀甲天下”。
两篇课文最大的差别在第2、3自然段,《桂林山水》这两自然段成并列关系,一段写山,一段写水;而《美丽的武夷山》的二、三自然段成顺承关系,第二自然段重在写山“奇”“险”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并不是孤立地写水,“清”“静”的水美是山美的一部分,且“水”“绕着山峰转”,映山入水,让武夷山美丽如画,即武夷山的“相映”之美。
深入文本,细品慢酌,武夷山之美跃然纸上。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
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山水环抱是它的特点。一峰一水,峰峰皆有水道如弯弯曲曲的绶带缠绕。那青如翡翠的层层山峰,那弯曲回转的清澈水道,那随着九曲十八弯的水道蜿蜒回转的整体山脉,形成武夷山的独到之美。
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此段三句话,写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第一句是总起,第二句具体描述,第三句由面到点,举了典型的例子大王峰。
二年级如何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策略来理解词语是一重点。仅仅八字“造型奇特,山势险峻”,如何落实词语的理解?关键词语要“咬文嚼字”。少为“奇”,稀为“奇”;不平常、与众不同为“特”。峻:指山高而陡。险峻,即山势高而险,群山险峻难攀。
再联系下文,“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老师理解为这是具体写“奇特”的,只理解了一个层次。试想,像“火把”“竹笋”的“山”是上小下大的A字型山,像“鲜花”的“山”上大下小,像“玉柱”的“山”直上直下,这些形态的山都是既陡又险。
关于句式特点,敏感地捕捉到二年级的句式训练点,不一定都要用,但是教学中要有这个意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不能孤立地进行,应该和理解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放在一起。
最后一句举了一座上丰下敛、山峰顶大腰小的大王峰,同样是既奇又险。四周崖壁如削,只南壁一条狭窄的孔道,可供登临峰顶,明代徐霞客称其为三大险径之一。“无限风光在险峰”,也正因为险得无法攀爬,于是现在用人工开出的石阶通向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九曲溪因山挟水转、水绕山行而成九个弯,这九个弯既是水道弯弯曲曲的形态美,也写出了山势层层叠叠的轮廓美。写水不忘写山,“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仅仅写山还不够美,因为有水,除了弯弯曲曲的形体美,更有山倒映在水中的画面美。
山如此美,水如此美,水绕山环,山映水影,第2、3自然段展现的是“相映”的无我之境。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第4自然段“人在画中游”,展现的是入诗入画的有我之境。这一段中有五个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节奏美。“静静”“缓缓”“曲曲弯弯”“轻轻”“徐徐”,叠词的词串,形象地表现出在竹筏上游览,缓缓悠悠、清爽舒服的状态。
“入诗入画”是理解的难点,二年级的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创设情境,形成通感。“如果你来到武夷山,可以爬山,可以坐竹筏,也许你更愿意坐在竹筏上泛舟欣赏。”“抬起头来,仰望武夷山,它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此时就可以把第2自然段变成诗行的排列,引读——
武夷山
造型奇特,
山势险峻。
有的像玉柱,
有的像火把,
有的像鲜花,
有的像竹笋。
最险的是大王峰,
从峰底向上
有人工开出的石阶,
一直通向峰顶。
用不着跟学生解释诗有建筑的美、节奏的美、音乐的美,解释不清楚。就用通感的形式朗读,“瞧,这美得多像一首诗!”再加上坐在竹筏上的体验,人好像与景融在了一起,整个世界变慢了,人似乎与山水融在了一起,人的思维似乎也静止了,好像融入诗、进入画了,这就叫作“入诗入画”。
有了以上解读,才有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巩固,质疑中引发学习
(一)交流字词。
1.字词再现,巧查读音。
(1)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通向 沙石 风景 爬山 弯曲回转 山势险峻 造型奇特 入诗入画
(2)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
溪水随山峰弯曲(qǔ qū)回转(zhuàn zhuǎn)。
小红一边听歌曲(qǔ qū),一边转(zhuàn zhuǎn)圈。
2.巧设分类,积累词语。
让学生按照“山、水”把下列词语分类:
造型奇特 弯曲回转 山势险峻 溪水环绕
3.巧置语境,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爬、最”。
(1)“爬”的“爪”容易写成“瓜”,出示爪和瓜的字形演变,用顺口溜“瓜字挂果实,爪子要伸直”,区分字形和字义。“最”强调“耳”的第一笔横要写长。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加深记忆。
(3)依托情境,巩固字形。
bù
福建省西北( )的武夷山,
jǐnɡ
风 ( )优美。那儿的山,造型 zuì
奇特,( )险的是大王峰,要
pá tōnɡ
( )上它,得走( )向峰顶的
石阶。那儿的溪水清澈见底,能
shā
看见水底的( )石。来到武夷
shī
山,真有一种入( )入画的感觉。
教师边巡视边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完毕,同桌互评。
(二)质疑梳理。
确定主问题:为什么游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二、共学,解疑中识字学文
共同研究:为什么游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共学提示:
(1)默读批画,找出描写武夷山美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读一读,说一说。
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信息,板书:奇、险。
1.想象情境,感知奇险之美。
抓住“造型奇特,山势险峻”,采用以下策略:
(1)查字典,走进奇险。
通过查字典,学生理解“峻”就是山高而陡。
(2)联系下文,感受奇险。
联系第二句,学生加上动作体验,像“玉柱”的“山”直上直下,像“火把”“鲜花”的“山”上大下小,像“竹笋”的“山”是上小下大的A字型山,这些形状的山很难攀登,也是险峻的。
联系第三句,在理解大王峰时利用插图和补充资料,让学生形象感知山的险峻。
(3)拓展想象,句式训练。
三十六峰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利用书中语文天地进行想象句子练习:
这些峰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
(4)师生对读,发现写法。
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三句,从中发现第一句是总写,第二、三句是具体写。
2.创设情境,感受相映之美。
(1)创设情境。
把学生座位的弯曲通道当作弯弯曲曲的河道,引着学生一起看,来到武夷山,看到了岸上一座青山,再往水里看,水中一座青山,岸上的青山在水里,水里的青山在岸上。九曲溪,弯弯曲曲,曲曲弯弯,拐过每个弯都如此,岸上的青山在水里,水里的青山在岸上,这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2)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山水相映之美。(板书:相映)
3.体验情境,感叹诗画之美。
一读:抓住叠词,体会舒缓的感觉。
这一段中有五个叠词,把它们形成词串,连起来读,“静静”“缓缓”“曲曲弯弯”“轻轻”“徐徐”,是什么感觉?学生想象在竹筏上游览,缓缓悠悠、清爽舒服的状态。
二读:改写诗行,体会入诗入画的感觉
体验情境: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我们抬头仰望,武夷山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就把第2自然段变成诗行的排列形式,引读——
武夷山
造型奇特,
山势险峻。
有的像玉柱,
有的像火把,
有的像鲜花,
有的像竹笋。
最险的是大王峰,
从峰底向上
有人工开出的石阶,
一直通向峰顶。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