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圈环境下的英语报刊自主学习模式
2015-05-12柯威杨棣华
柯威 杨棣华
摘 要 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在综合了前人一系列体验学习的论述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体验学生圈”的自主学习模式。外报外刊阅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新闻文体写作知识、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将体验学习圈四个主要环节运用于英语报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阅读小组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自主阅读,学习西方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英语报刊阅读 体验学习圈 自主学习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21
English Newspapers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l under Experiential Learning Circle EnvironmentKE Wei, YANG Dihua(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Abstract American educator David Cooper,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previous serie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based on pioneering proposed "Experience student circle" self-learning mode. British and American Newspapers reading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some news stylistic writing knowledge, extensive soci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but also has some speculative thinking. Learning circle will experience four major aspects of teaching used in the English newspapers, you can hand in a series of reading groups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independent read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Western society and culture,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Key words English newspapers read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l
1 体验学习的理论背景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D.Kolb)创建的体验学习模式“体验学习圈”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体验教学法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提出的。他反对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的体验式学习(Learning on doing)。之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布鲁纳(J. S. Bruner)和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 Piaget)在认知学领域上的研究都分别肯定了这种理念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外在的环境通过体验内化成抽象的知识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把一切前人的理论总结并升华的却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四阶段体验学习圈认为学习是基于体验的持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如图1如示)。
图1体验学习圈包括的四个环节是对立统一的。两组对对立分别是代表着感性和理性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的“参与/具体经历”和“阐释/概念抽象”环节;代表着理解和转换一静一动两种不同学习领域的“描述/反思观察”和“反应/积极实践”环节。但是,当把这两组对立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循环状结构编排时,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学生个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他仔细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自己周围的变化,通过思考把外在的经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通过概括总结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再与原有的经历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投入新的实践,开始新的体验。库伯认为,仅有感知经验没有操作转变或是仅有操作转换而没有感知经验,学习都不会发生。“知识来源于获取经验和转换经验的结合”(库伯,2008:36)。在体验学习圈中,四个环节紧密相扣,两个维度的极端成为了一个等势的学习模型。
2 外报外刊阅读课程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对选课的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做的一份报刊阅读习惯摸底调查,初步了解大学生进行报刊阅读存在的一些困难。
第一,学生没有报刊阅读习惯,媒介素养不高。在83名学生中,92%的学生(76名)答很少阅读英文报纸,4名学生甚至说“从不”阅读英文报纸。第二,学生的学习目的狭隘,知识结构单一。50%的学生称“很少”或是“从不”关注国内外消息;只有58%的学生称“有时”注意学习西方社会文化知识以增加对英文报纸文章的理解,还有31%的学生“很少”或是“从不”关注。第三,学生缺乏报刊写作的基本知识,阻碍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懂判定新闻体裁,无法明晰作者的写作立场。57%的学生无法借助新闻写作的结构特点帮助他们找寻重要信息。
3 《外报外刊选读》课程上的体验式自主阅读模式针对调查问卷中浮现出的问题,笔者尝试把库伯的体验学习圈运用于外报外刊阅读中。通过教师精心挑选体现现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报刊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新闻词汇、语篇、文体修辞等语言技巧,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并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外报外刊选读》的具体教学程序设计和说明如下(图2):(1)具体体验:阅读英美著名正规报纸如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Times、Guardian的文章,体验报刊英语简洁、精确、优美的语用特点和正三角、倒三角、论点论据相结合的语篇结构特点,同时也体验文中反映的真实生动的英美社会万象。(2)描述、反思观察:通过写读报笔记(reading log)中“新闻事件摘要”(news summary)中学会描述和复述的技巧。通过写读报笔记中“我的看法”(My Opinion)这一块和课堂讨论环节锻炼反思能力。学会透过新闻报导这一表面现象看到英美媒体选题偏见这一内在“潜规则”。(3)阐述、概况抽象:在课堂学习中概况新闻英语的语用和语篇使用、组织规律。从新闻描写的文化表象抽象概括西方文化价值观。(4)反应、积极实践:通过读报笔记互学小组活动、阅读课堂互教小组活动和校园新闻报导小组活动将结论应用于新的环境中。
图24 基于体验学习圈上的自主阅读模式的特点首先,自主学习以学生有目标、有步骤、有权利实施自己的学习的活动为前提。
学生应该对其学习活动“自觉地作出选择和控制”,在各个阶段对其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总结”(庞维国,2012:4)。贯穿整个课程的读报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阅读,课程后期的课文互教活动让学生担当老师的角色上台讲解新闻,最后的新闻报导活动更是完全放手给学生进行采访活动。课程全程中有三次小组互评活动,让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调整下一节的学习目标。
其次,体验式自主性阅读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水平进行阅读活动,通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一个人在能够识文断字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这种经历被阅读理论界称为总的前结构。总的前结构是进行英语阅读的深层基础。它不但包括了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和体验,还包括了这个人在获得知识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官所同时获取的各种情感信息和技能。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知的程度也有差异,因此阅读的总的前结构因人而异,阅读速度因人不同(胡春洞,王才仁,1998:1)。《外报外刊选读》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预读二至四篇指定新闻,一篇自选新闻。学生可以自己掌握时间、自己寻找感兴趣的文章、运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实践。阅读笔记是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工具,学生根据阅读笔记的要求完成对新闻故事的概括、新闻生词的查找解释和思考新闻的社会意义和与自身的关系。
再次,体验式自主性阅读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阅读活动。库伯认为“个人学习方式是在社会知识结构以及个人创造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知识是个体形成的” (库伯,2008:85)。体验学习圈的四个环节对应四类的学习类型:发散式学习,通过内涵式感知获得知识,强调具体体验和反思观察;同化式学习,通过内涵式领悟获得知识,强调反思观察和抽象概括;辐合式学习,依赖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通过外延式领悟学习;顺应式学习,喜欢具体体验和行动应用,通过外延式感知学习(库伯,2008:66)。每个学生因为个人性格、生活经历不同而形成独特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是天生的行动者,他们在课堂上活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另一些学生含蓄内向,不善表达,却心思缜密,学习深入。一个包含四个体验学习环节的课堂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们找到较适合自己的学习环节,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体验式自主性阅读是“合作”的小组互助阅读学习。阅读往往被看成是“孤立”的个人阅读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利用读者已有的知识体验去感知眼前文字并达到理解的过程”(胡春洞,王才仁,1998:12)。然而,从之前第一点的论述可知,由于对英语的熟练程度和英语国家认知程度的不同,学生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一些难句的理解会出现偏差。
在体验式教学中,阅读理解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自己在独自阅读时获得的初步的、可能有误差的理解,对文章的深度、正确的理解则是通过与阅读小组成员或是与教师的讨论协商后达到的。体验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体验主体主动与环境——个体的主观内部环境和外部客观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库伯,2008:31)。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者完成新知识的概括总结,并把学习成果立即应用于下一次的阅读活动,在新的体验中检验他学到的知识,开始了体验学习的又一次循环。
5 体验阅读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体验阅读自主学习模式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将有目的有步骤地在任务份额这个“跷跷板”两端转换。保罗·弗莱尔批评固定内容的传输教育是一種教育“银行”式的观念。“教育因此成为一个存放的行为,学生是仓库,教师是存款人,教育中没有交流。教师的工作只是关注正式教材并实施存放,学生的学习是容纳、接受、记忆和重要”(库伯,2008:23)。体验教学法立志于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习反思创新、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体验学习实践中,对主观体验的强调实际上是对个人参与的存在主义价值观、责任以及强调情绪和思维都是事实的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强烈肯定”(库伯,2008:27-30)。
那么,主动学习是否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作用的终结?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教师可以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心”。笔者认为,体验学习圈的生成动力在于内涵与外延之间的知识转换。杜威相信只有(下转第61页)(上接第42页)正确的体验才是有意义的体验,是形成新的有用知识的体验。因此,教师的指导是促成知识形成、转换的重要条件。第二,报刊阅读的专业知识性决定了老师在一开始进行指导阅读的必要性。我们在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泛读课尝试加入了一定的新闻阅读时间,但老师除了讲解一些词汇和主题思想外没有更多的扩展。在对这80个学生问及“在报刊阅读过程中,你觉得有必要让教师指导”时,8%的学生说“很有必要”,48%的学生认为“必要”,27%的学生说“没必要”,12%的人认为“无所谓”。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学生还是希望教师介入他们的阅读活动的。
在此认识上,我们在具体实施体验学习圈中各教学环节时,用“跷跷板”式的任务换移教学方法实现老师身份职责、参与份量从重到轻、从主到辅的转变,推动学生逐步适应自主阅读和学习。整个体验学习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体验学习的前期,老师可以有较多的介入,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步骤、梳理阅读策略、总结反思学习成果的示范作用;体验学习的后期,老师的介入逐步减少,慢慢过渡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功能变成评价学习成果和提出改进意见为主。
6 结论外报外刊阅读课的大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扩大学生的社会性知识面,即通过阅读英语报刊达到学习英语知识和与社会交流的双目标。体验学习圈的四个步骤正是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把外部物质世界内化成抽象知识、再反哺出新的概念知识来进行其他体验活动的一个在循环中上升的过程。其实用性、以学生为中心、社会交际性和内化性的特征正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条件。研究在体验学习圈指导下构建的适合中国西南地区学生的自主阅读模式,将为中国高校的英语报刊教学提供又一条有价值的参考路线。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DIA110281)子项目《基于“体验学习圈”之上的英语报刊自主阅读模式的探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 库伯,D·A.著.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