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2015-05-11韦健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原点本体言语

韦健

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提出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路。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来,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更不是倒退,而是回到原点,寻找一种新的平衡,酝酿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要回归什么?就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一、 教学内容:基于“素养”,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可现在却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于是,语文教学“表面热闹花哨,实质低效无效”的有之;“追赶潮流,人云亦云”的有之;“这个主张,那个流派,唯我独尊”的有之……笔者认为语文课得干语文的事,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文本独特价值,合理确定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语文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1]这类教学内容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往往被赋予了太多的东西。但语文姓“语”,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可见,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文课有时却失去了自我,“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从而出现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对语文的理解仅着眼于课文内容,即重视“说了什么”,而忽视“怎么说”。对于其他课程,懂得教材“说什么”就可以了,无需知道“怎么说”,但对语文来说,弄懂课文“说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应当侧重于引导启发学生去领悟课文“怎么说”,如果离开了“怎么说”,不但不能深刻理解“说什么”,而且更不可能从中去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借文本之力,使学生得语文之力。我们不能紧紧盯着文本的内容,满足于文本意思的获取,我们要跟着内容跳出内容教,教什么?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将非语文的元素剔除,确保语文教学不缺位。”叶老强调语文教学不缺位,实质上就是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学习言语表达的智慧、学习文章的解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教学方法:基于“语用”,返璞归真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并不是看教师讲得漂亮不漂亮,而是看教师有没有组织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看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没有提高。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着眼于“语用”教语文,要遵循语言能力形成的规律(言语—语言—语用)。每个人学习语言都是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去感悟语言的规律,不断积累语言运用的知识经验,再迁移到生活世界的语言运用活动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语用素养。

当前的语文课,课堂上的语文味淡了、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没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缺少了、听说读写的扎实练习不见了。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3]因为图像是显性的、确定的,它不等同于语言,语言是模糊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语言与图像感受的方法更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借教材中的选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课堂上过多的媒体展示、过多形同虚设的小组合作活动等,反而会导致语文学习功能的减损。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何以得到提高?说到底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少语文大家回顾自身语文学习的历程,都说出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我的语文能力就是读出来、写出来。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切切实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首先是读。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就是强调语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舍此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语言感悟有了、形象感受有了、情感升华有了、方法表达有了、语言积累也有了。如果读不好,则什么也没有。然后是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学会表达,而我国语文课程在构建中存在重阅读、轻表达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安排学生言语表达的实践活动,每堂课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练习书面表达。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有了指导思想。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应该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为言语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

三、 教学视角:基于儿童,关注言语实践

特级教师李吉林有句经典名言:我——一个长大的儿童。“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角色最准确的定位,提醒教师时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去发现儿童、去发展儿童。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就会更多地考虑儿童的兴趣需要,去思考学生如何“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心理学研究发现,兴趣主要源自学生对知识本身魅力的好奇,以及经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后获得的成功体验。语文教学中,一篇文章哪些语文知识对学生最具魅力呢?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内在的需要,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呢?王荣生教授指出:“学生感兴趣的、似懂非懂的、理解不了的,往往是文本体式的紧要处、关键处。”这既是这个文本独特的价值所在,也是这个文本特有的语文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所在。学生读不懂、理解不了的地方,一般可以通过文本体式的解读来解决。由此可见,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儿童学习需要,其实与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相吻合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儿童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到这个交集点,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就会在课堂上自觉地转变教学方式,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课堂上,学生或反复吟诵,领悟语言节奏韵律之精美;或咬文嚼字,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准;或品味涵泳,感悟文章表达方式之精巧;或熟读精思,积淀语感经验之精妙;或迁移运用,训练言语表达之精当。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如郭初阳老师执教“如何给《南方周末》投稿”一课,使用的教材是《南方周末》评论版的8篇短文,其中6篇是小学生写的(最小的是一年级)。教师完全退居幕后,让位于学生。首先,学生作为读者,自由默读、评论事件。然后,学生作为编辑,揭秘文章发表的秘诀。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变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编辑的身份,以8篇短文为例,给五年级学生讲讲:文章要怎样写,才有可能刊发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学生研读圈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发现文章发表的秘诀:①发自内心,说真话,有自己独特的见解;②题目要新颖;③要有现象和具体证据,让人信服;④事件虽小,但与很多人都有关系;⑤文笔要流畅,写得要精彩。最后,学生当“作家”,进行创作。学生发现并学到了文章发表的秘诀,渴望看到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创作兴趣盎然,已经不再把写作当作头疼的难事。由此可见,学生在具体言语实践中能够独立发现知识、自主建构知识,并化知识为智慧。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原点本体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眼睛是“本体”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话题:回到原点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
7.1 数形结合思想
问疑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