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上帝做一双鞋
2015-05-11苍夜
苍夜
每当忆及童年,彭璐璐最难忘的就是自己的“兵器柜”。只要小伙伴前来玩耍,他就会自豪地打开柜子,取出里面的钳子、剪子、锥子给大家炫耀,并规定只许看不能摸。这些“宝贝”是父亲用来制鞋的,在20世纪60年代,机械化还没有普及,人们只能纯手工制鞋。看着父亲将一根根麻线缝进鞋底,彭璐璐耳濡目染,从小就满怀憧憬。正是这种眷恋,让他走上了皮鞋定制这条道路……
当鞋匠遇到鞋匠
随着年龄增长,上了中学的彭璐璐接过父亲的衣钵,前往广东台资皮鞋厂做了学徒,跟随外国制鞋匠人学习技艺。“中国制作的鞋子,粗制滥造,很难打入国际市场。”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彭璐璐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谁说中国没有高端皮鞋了?”抱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潜心学习制鞋技巧。
那段时间,他意外结识了意大利制鞋名匠Ryad,并学到了流传百年之久的优良制鞋技艺——GOODYEAR WELT(固特异)接缝法。这种接缝法是美国人查尔斯·固特异爵士1871年发明的,又称滚边式接缝:将鞋面与中底先行缝合,然后再将中底与鞋底缝合。其中每双鞋需要经过280多针缝制,几十次的烫、擦等颜色处理,至少300余道工序。学艺过程中,彭璐璐的视野逐渐开阔,“国外匠人制作一双皮鞋,会倾注全部精力,他们会当做是给上帝制鞋,没有丝毫怠慢。”听到这种说法,彭璐璐很感动,从那时起,他立志要创造中国的皮鞋定制品牌。
2002年,彭璐璐前往上海,遇到了生命里的重要合伙人——同样痴迷皮鞋制作的王令宗,两人相见恨晚。王令宗是复旦毕业的高材生,不仅在鞋厂干过,还去过米兰深造。眼看上海的皮鞋定制市场趋于成熟,2006年,两人在上海乌鲁木齐路租了间店面,挂上了“JACK PENG”的牌子,开了张。“那是我的英文名,简称为‘JP’。”彭璐璐说,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MADE IN CHINA”的格局。
创业初期,两人做了有趣分工,一个只管“说”,另一个埋头“做”。王令宗带领师傅们专心制鞋,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彭璐璐则坐镇门厅,和登门拜访的每一位客户悉心交流,只要对方有兴致,他就奉陪到底。“迈出第一步,就是用心去交流。”彭璐璐回忆,刚做高端定制,客户的需求至关重要,这时你要敞开心扉去倾听,然后调整自己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尊贵和独一无二的定制体验。
给脚塑像
因为与客户交流到位,“JACK PENG”的定制业务做得很顺利。他们制作的每双鞋,会按照固特异工艺,严格到“绝对不少于280针”。工艺细节由王令宗把关,体验服务这一重担,则落在彭璐璐身上。
每次客户来量了脚后,数据都会交到师傅手中。可制作鞋楦时遇到问题,就需要对脚部重新裁量,但又不能把客户叫来叫去。彭璐璐想了个办法:他从韩国进口了一种石膏粉,按照客户双脚的尺寸大小专门制作出立体脚模,就算客户不到现场,也能根据脚模来校正鞋楦。“立体脚模制鞋法”的出现轰动了上海皮鞋定制业,这种以人为本的定制理念引起了不小的反响。“JACK PENG”在圈内一夜成名,很多客户慕名而来。
5年下来,“JACK PENG”成为了国外领事人员、白领精英、时尚追求者的挚爱,可它的规模并没有扩展,店面依旧在乌鲁木齐路,没有分店,没有改建。彭璐璐明白,手工定制皮鞋的受众群体并不多,产量也低,赚的是慢钱。
有一天,彭璐璐将成品鞋交给一位客户后,却被对方叫住:“小伙子,你的皮鞋做得不错,要不我们一起干吧?”望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彭璐璐激动不已。因为他不仅是“JACK PENG”的忠实粉丝,还是台湾资深金融管理专家、著名投资商——贾坚一。
这位老人在彭璐璐的店里已经连续定制了8双鞋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对这两位年轻人十分钦佩,“现在还能静下心来做一门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了!”感慨之余,贾坚一也清楚“JACK PENG”虽然有底气,但是它还缺乏资金和发展规划。干了一辈子投资,贾坚一想在晚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将“JACK PENG”打造成中国高端皮鞋定制品牌,铸造百年手工文化刚好与他的想法吻合。尽管年龄有所差异,但思想的一致将三个人聚拢,犹如上演了一场“鞋业版”《中国合伙人》,翻开了“JP”皮鞋定制全新的一页。
“JP”成长记
2011年,三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令源宝皮具(上海)有限公司”,贾坚一任品牌CEO,将事业逐步推向正轨。为了提升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当务之急就是打造一间有格调的旗舰店……
时隔2年,位于上海香港广场的“JACK PENG中国旗舰店”顺利开业。橱窗中散漫地陈列着不同时期的手工制鞋工具、鞋油、鞋刷,与凝神制鞋的工匠背景图揉为一体;店内哑光色的柚木展示柜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类皮鞋,在暗花墙纸的映衬下,锃亮时尚,让每位进入的客人心动不已。
从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师傅们,也来到了店中,在宽敞明亮的环境里制作皮鞋。“我们要让这些师傅与客户交流,而不是把他们‘藏’起来。”贾坚一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会优先将工匠师傅们的照片刊登在报刊杂志上。因为“JP”的核心力量,是这些制鞋年限平均在15年以上的师傅们。此外,贾坚一还给师傅们提供优良的住宿环境,并专车接送。在他心里,只有匠人心情好了,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精品皮鞋。
从创建公司到现在,“JACK PENG”已拥有7家店面,师傅25名。做一双鞋最快要两个星期,一年下来,产量不会突破2000双。鞋子的价钱根据皮料、做工差异,少则2000元,多则上万。曾有人给贾坚一提议,“JP”的鞋子和国际大牌相比太便宜了,而贾坚一却认为,中国的定制市场还有没有完全成熟,定制理念还需要灌输,价钱不能乱涨。
近来,“JACK PENG”在上海北竿山国际艺术中心收购了四层工作室,准备将师傅们都请到里面工作,成立加工制作中心。虽然步伐很慢,但“JP”一直在前进。3位合伙人看中的,并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自己的脚步与梦想是否更加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