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2015-05-11于源源马骏刘瑞芬
于源源,马骏,刘瑞芬
(1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妇一科,山东 青岛 266033;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威海医院妇产科;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神经外科; 4 山东省中医院妇科)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于源源1,2,马骏3,刘瑞芬4
(1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妇一科,山东 青岛 266033;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威海医院妇产科;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神经外科; 4 山东省中医院妇科)
目的 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病人16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9例,采用中药内服法+灌肠法+外敷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83例,采用中药内服单一疗法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愈显率分别为44.87%、50.00%和44.87%,试验组分别为82.67%、81.33%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80~23.32,P<0.01)。结论活血补肾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盆腔炎性疾病;中草药;综合疗法;治疗结果
部分慢性盆腔炎在发展过程中无病原体的存在[1],因此,西医学运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西医妇产科教材中,将中医药治疗列为首选方法惟一的疾病是慢性盆腔炎[2]。临床发现单一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欠佳,疗程较长,而中医药综合疗法不仅提高了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也降低了中药口服对胃肠的副作用,病人更容易接受。本文旨在观察活血补肾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8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血瘀肾虚证慢性盆腔炎病人162例,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前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孕次、产次、流产次数、病程、病情、生存质量、血红细胞沉降率、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妇科B超示盆腔积液及炎性包块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妇产科学》(第6版)、《中医妇科学》(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7版)中的有关内容拟定。①病史:有急性盆腔炎史;②主症:下腹坠痛或刺痛,腰骶酸痛,白带量多、色黄或白;③次症: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面色晦暗,神疲乏力,性交痛;④舌脉:舌暗或有瘀点或瘀斑,舌苔薄白,脉沉或涩;⑤体征:子宫活
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附件区(索条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以上主症必备,次症具备2项或2项以上,体征2项必须同时具备。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法+灌肠法+外敷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单一疗法治疗。两组病人均于用药1月后复诊,经期停药。
1.3.1中药内服法 治以活血补肾、化瘀止痛,选盆腔炎方(由丹参、赤芍、菟丝子、山萸肉、连翘、生蒲黄、炒灵脂、香附、甘草等组成),水煎服,日一剂,连用4周。
1.3.2灌肠法 采用盆炎消灌肠方(由丹参、连翘、赤芍、白芍、制乳没、皂刺、透骨草等组成),浓煎100 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7 d,间隔7 d,再连用7 d。
1.3.3外敷法 采用灌肠中药药渣热敷小腹部位,配合局部神灯照射,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用7 d,间隔7 d,再连用7 d。
1.4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末评价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5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在试验过程中,共有7例脱落(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剔除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例)。
2.1两组疗效观察
在综合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82.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72%,愈显率为44.87%,两组愈显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2,P<0.01)。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67%,愈显率为8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72%,愈显率为50.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2,P<0.01)。在局部体征疗效方面,试验组病人总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73.33%;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8.72%,愈显率为44.87%,两组愈显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P<0.01)。见表1~3。
2.2两组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2、4周各指标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前、治疗后2周,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下腹坠痛或刺痛、腰骶酸痛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259、2.551,P<0.05)。见表4。
2.3两组治疗前后各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后2、4周各局部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前、治疗后2周,两组各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病人左侧附件、宫骶韧带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t=3.513、2.20,P<0.05)。见表5。
3 讨 论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局部体征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即指出本病由血瘀引起。《丹台玉案》:“妇人患带下者,病在带脉也,虽有赤白,总属肾虚。”《妇科玉尺》和《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也指出本病病机亦可有肾虚。刘瑞芬教授认为,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且本病病程较长,久病及肾,由实致虚,故血瘀兼肾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且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使瘀滞更深,而肾虚更著,恶性循环的结果使病机更加复杂。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腹腔最低处,并且盆腔血管丰富,周围有一静脉丛。保留灌肠之中药可直达直肠黏膜,经静脉丛吸收,增加盆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被病灶直接充分吸收后,可加速盆腔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消散慢性粘连,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中药外敷是借助药物的走窜发散和穿透能力,使药物透过肌肤,刺激经络,直达病所,起到“从外治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盆腔组织的血液流动、血液流变情况和微循环状态,提高血液、氧气的供应,以助于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消炎、消肿的目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是腹壁最后闭合处,没有皮下脂肪,故屏障功能薄弱,而且脐下两侧有腹壁下动、静脉,血管丰富,经神灯照射,组织温度升高,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细胞通透性升高,可加速药物扩散到血脉中,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利于炎症的消退,从而提高疗效。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中药内服单一疗法,中药综合疗法能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病人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其愈显率分别由44.87%、50.00%、44.87%提升为82.67%、81.33%、73.33%;能较好地改善慢性盆腔炎病人下腹坠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及盆腔积液、包块等症状及体征。故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确切的疗效。中药综合疗法注重内外合治,达到标本同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使局部与整体、攻邪与扶正完美结合,并且无明显副作用,且较单一疗法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三元,闻莉. 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 医学研究通讯, 2001,30(2):11-14.
[2] 乐杰. 妇产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2.
(本文编辑 马伟平)
COTHERAP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FOR XUE-YU-SHEN-XU-ZHENG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YUYuanyuan,MAJun,LIURuife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Qingdao Haici Medical Group, Qingdao 266033,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therap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TCD) for Xue-yu-shen-xu-zheng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PID)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This study consisted of 162 patients with Xue-yu-shen-xu-zheng CPID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random: treatment group (n=79) and control group (n=83).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TCD by mouth, enema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onotherapy with oral TC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signs, and laboratory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ResultsThe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syndrome effect, and local sign improve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44.87%,50.00% and 44.87%, respectively, versus 82.67%, 81.33% and 73.3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χ2=14.80-23.32,P<0.01).ConclusionThe co-therapy of Huo Xue Bu She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tonifying the kidney)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drugs, Chinese herbal;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treatment outcome
2014-08-08;
2015-03-1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20B013)
于源源(1982-),女,博士,主治医师。
刘瑞芬(1951-),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R711.33
A
1008-0341(2015)03-02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