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美术院的后现代风格表现
2015-05-11曾长生
中国台湾美术院以从事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促进产学官合作、拓展国际与两岸艺术交流及资源共享、推动并提升台湾美术发展为宗旨。
中国台湾美术院于2010年3月,在台北成立。于2011年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及广东美术馆等地举行巡回展,为推动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中国台湾美术院目前已增至24位院士,除了陈奇禄荣誉院长及发起人廖修平、王秀雄、傅申、何怀硕、江明贤、黄光男等人外,尚有陈银辉、谢里法、顾重光、吴炫三、曾长生、钟有辉、林章湖、詹前裕、林盘耸、薛保瑕等创始成员。2012年逐步扩大成员组织,陆续邀请了台湾中生代的艺术精英加入阵容,如苏宪法、林昌德、李振明、游明龙、郭博洲、林俊良及廖新田等教授。
一、中国台湾美术院的后现代风格表现
中国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正反映了台湾华人当代文化转型期的多元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东方艺术传统方法与风格的突破,还表现其以观念主义方式更加全面、深入接触到东方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多重层面。台湾艺术家在现阶段所拥有的文化自觉,不只丰富与发展了自身的文化历史,也为整个艺术界注入了新观念。
中国台湾美术院院士的成长背景及作品样貌虽然各异,但在内涵及精神上,均具有某种新人文主义(New-Humanism)倾向的跨东方主义(Trans-Orientalism)风格,他们多年来的创作实践,精益求精,所累积的成果,已成为世界华人当代艺术的可贵资源。兹就:①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创作之路;②第二现代抑或另类现代;③第三类文化:野性思维与跨东方主义,三个面向,简略分述一下这些台湾美术界精英的创作特色。
1.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创作之路
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与书法中吸收了营养。上世纪50年代后,他们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一些能呼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类心理状态的观念,其中有表现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些是在反映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情感。大多数的西方现代主义作品所着眼的是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上个世纪70年代后,艺术已趋多元化发展,已不是一种风格主导,而是许多风格混杂并存,艺术家自由地运用“挪用”“解构”“拟态”与“后现代”的手法。有些艺术家甚至往非西方艺术的传统或装饰艺术探索,以扩展他们的文化层面。事实上,如今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区别已逐渐消失,许多艺术家已不再注重传统的分类了。
王秀雄——享誉台湾艺术教育与学术界:日本东京教育大学艺术博士班肄业。研究领域包含:美术心理学、台湾美术史、日本美术史、美术史学方法论等。曾任台师大美研所所长、教授。
陈银辉——难以归类的现代画风:其艺术形式吸收了立体派的造型理论及规则,也有着野兽派色彩的张力,甚至还有超现实派和抽象绘画的装饰性、音乐性,堪称“陈银辉画风”。
廖修平——推动台湾现代版画艺术的先驱:其近三十年来致力于推广版画的创作与教育,具有卓越贡献,作品个人风格鲜明,具有台湾风情与国际视野。
谢里法——象征先民刻苦精神的牛之系列到地景艺术实验:版画作品曾为纽约现代美术馆收藏,现任教于台师大美术研究所。论作不少,以《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知名。
曾长生——从虚拟现实探讨绘画的可能性: 企图自原始的神秘象征及自然界具生命力的造型中,寻回人类先天的本能与知觉的本源,亦即人性的本质。近年来则对人道、科技、文化、环保等题材进行关注。
苏宪法——具有东方品味的风景书写:近年来走访世界各地,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其风景画游走于具象写实与抽象化的色彩表现之间,带给观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作品具有丰富的文人气息。
薛保瑕——反思视觉文化符码之建构与解构:抽象作为一种讯息的转化过程,经由综合性的构图,以隐喻性的手法转换创作来源。其画多以抽象生物形体的结构,暗示精神性的诉求层面。
郭博州——绘画洋溢着诗人的温暖视觉:作品充满壮观与宏伟的生命观照,混沌中带着悠悠史诗般的忧愁,如同盘古开天辟地的气魄。其作品背后受到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
2.第二现代抑或另类现代
上世纪90年代,欧洲新一代的学者,诸如乌里奇·贝克(Ulrich Beck)、安东尼·季登斯(Anthony Giddens)以及史考特·拉希(Scott Lash)等人,严格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当代人类并没有超越现代性,反而正是生活在现代性激进化的发展阶段中,同时提出“第二现代”(Second Modernity)的理论以替代众说纷纭的后现代主义。
欧美的艺术如今较多关心生命价值、进化代价、环保共生等基本议题,而第三世界艺术家大多数仍在文化认同与异国情调的主题中打转,这似乎也突显了前者的“第二现代”与后者的“另类现代”之间的差距。东方并未经历过完整的现代化过程,其现代主义是片面而断层的。在全球化趋势下后现代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盛行的今日,东方尚没有达到西方欧美先进国家的深层发展水平,也不同于具反省精神的第二现代自主演化境界,或许较接近第三世界的“另类现代”(Alternative Modernity)境况。
傅申——强调推理论证的中国书画鉴定权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硕博士,专业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曾任美国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在中国书法、绘画史及书画鉴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何怀硕——追求个人独特内心世界的东方美学家:作品广为中外美术界知晓。创作构思多来自内心的冥想,展示超越现实之心象造境。著述有《苦涩的美感》《绘画独白》《何怀硕文集》等20部。
江明贤——中西融合的新人文表现主义者:水墨画中蕴含着东方的内在美感和意境,以西方的技法表现彰显外在形式和色彩变化之美,将“中体西用”的创作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光男——绘画表现在于生活感应:其现代水墨经常包含两个互不兼容的元素——传统题材和西方形式不断交错,框架的运用是一种新视野,将虚实相间、计白当黑的哲理转化客体为主体。
林章湖——突破传统水墨、明心化境:在传统技法中注入现代时尚感,曾在爱尔兰讲学期间以连绵山陵取代中国水墨式的崇山峻岭,营造出雾气邈远的特殊意境,创出个人风格的水墨画作。
李振明——以生态关怀为出发点的后现代图式:曾任台中师院、东海大学及台师大美术系所教授,现任台师大艺术学院院长。作品提示了环保的重要性,他的关怀生态所显露的温馨感正是东方后现代的极佳写照。
林盘耸——追求心灵故乡的中国台湾设计界导师:现任台师大文创中心主任,多年来投身于企业识别系统及海报设计的工作,擅长在美学与设计理念之间求取平衡,尤其以中国台湾观点的海报创作为人所注目。
游明龙——表现洗炼、大器与现代简约风格:他认为设计广义来说是一种策略、需要逻辑性与创造性。而设计更是一种文化的语言,是设计师心灵深处的反应。他用这样的表现概念来诠释台湾印象。
3.第三类文化: 野性思维与跨东方主义
今天再强调全球文化统一的概念是毫无意义的,它忽视了非西方文化在西方的影响,也忽略了全球化过程的矛盾,更无视于接受西方文化过程中的地方性角色,诸如透过地方文化的吸收与重塑西方文化的要素。它也忽略了非西方文化彼此之间的影响。它过度强调西方文化的一致性,不了解混合文化,像国际舞台上第三类文化(Third Culture)的发展。而且它忽视了许多西方化产业的标准,如今其实已是不同文化潮流的混合物。东方与西方,南半球与北半球之间,一个世纪的文化相互渗透,已经产生了一个跨洲的混合文化。
华裔现代艺术家的跨文化另类表现,亦即与西方不同的“跨东方主义”的禅境特质,而“野性思维”(The Savage Mind)与“跨东方主义”也正是非西方当代艺术家的“跨文化”(Trans-culture)基本精神与主要策略。
陈奇禄——书画兼优的台湾文化舵手:人称“山地通”,是杰出的人类学学者,专注于中国台湾地区土著研究达四十余年,不仅开创了中国台湾研究的学术先河,同时也致力探索台湾本地区原住民的物质文化发展。
吴炫三——自喻为“太阳之子”:粗犷原始画风享誉国际,大学时代即爱作怪搞前卫的吴炫三,光是油画就画了1000张,40年来独沽艺术一味。近作的原始精灵造形,即源自原始和中国象形文字的图腾作品。
顾重光——集东西方形式与意境的新东方主义者:在40年的创作中多次大胆地改变画风,为了追求更忠于自己的表现。近作运用复制与裱贴的技法,以韩纸、水墨与中国年画创作,集形式与意境之大成。
钟有辉——歌颂生命的十青版画创立人: 曾任中国台湾地区某版画学会理事长及台艺大版画中心教授,为台湾版画艺术教育投注心力。不论绘画创作、版画、油画等,他都喜从自然环境中去取材。
林昌德——写生造境与美柔汀版画均有专研: 他的版画作品经常运用美柔汀由白至黑的调性,散发出沉潜幽静的魅力。对绘画写生理论也有深入研究,著有《写生造境——林昌德水墨创作解析》等专著。
詹前裕——表现理想美写实胶彩画: 因具有水墨写生与美术史背景,胶彩画作品从中国古典美学观出发,透过旅游与生活的体验,花鸟、山水、宗教等题材均真实地呈现生命历程。
林俊良——作品曾多次荣获国际设计大奖: 台湾师范大学视觉设计系教授、英国设计与艺术指导协会会员。此次参展的海报设计作品,以中国台湾、日本及韩国的印象为主题,融入了东方书法与象形图像等基本元素。
二、 ECFA签署后的中国台湾当代艺术发展趋向
海峡两岸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同时也签署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双方同意本着平等互惠原则,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及植物新品种权等两岸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今天两岸不再壁垒分明,未来的两岸关系不再是零和游戏,而是互补共生,历史学者现在都极为重视对政治论述与政治文化的重新诠释。同时,海峡两岸的艺术家们如今均面对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如何携手以“跨文化”与“第三空间”的策略来引导当下的艺术发展,乃是海峡两岸未来合作的自然趋势。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2011年8月22日,为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台湾美术院院士作品大陆巡回展剪彩时表示,华夏文化成了两岸最大公约数,希望两岸取长补短,再创华夏文化辉煌。
中国台湾位处于亚太地区既边缘又交汇的时空坐落点,其原住民加上来自大陆各地区华裔移民的传承交融,经不同时期外来族群(荷、西、日、美)文化的冲激,其文化艺术演变也自然受到“原始思维”的生命力,以及“跨东方主义”的多元性等机缘因素之影响,而此一既原生又多元的“跨文化”独特条件,在华裔当代艺术发展史上,理当成为中国台湾艺术家的基本优势。
1.新历史主义与跨东方主义
今天在西方,一种新类型(自省性和对话性)的史学已经诞生,他们想要创造一种有关人民、生命韵律、工作和死亡的新历史。大众文化不只是各种社会利益的反映,那更是一个论述冲突与对应的舞台,透过这些冲突与对应,某些特定的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得以形成。如今人们不再壁垒分明,有人主张政治主要只是一个受利益考虑支配的游戏,也有人主张政治只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附带现象。相反地,来自不同传统的历史学者现在都极为重视对政治论述与政治文化的研究,如今我们逐渐相信政治领域有相对的自主性。
像去年北美馆参加《2011年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台湾馆展名为《听见,以及那些未被听见的-台湾社会声音图景》,即是一项关于“声音”、铺陈中国台湾的“社会声音图景”(social soundscape)的展览。“声音”是主题核心,载负多重意义,它同时作为内容与形式,也作为当代社会中政治行动场域的隐喻。这个展览探讨社会中的不同“个体”或“一群人”以什么方式宣称其存在,或如何存在。通过“声音”的政治动能和它代表的“差异”,展开探讨社群意识、社会运动的发生和文化形式的构成。一方面,勾勒社会声音与时代的关系,一方面探索声音如何被听见,和它具有的政治社会性为何。其中王虹凯的《咱的做工进行曲》,以集体参与“录音”的方式探索中国台湾的历史与社会空间。苏育贤的《那些没什么的声音》(Sounds of Nothing),是针对平凡的市井小民所作的素人“乐团”专辑计划。
2.跨文化与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可以说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此种批评的特征,简言之,即在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而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两岸艺术家如今同样面对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如何携手以“跨文化”与“第三空间”的策略来引导未来的华人艺术发展,乃当急之务。
像2011年10月1日起于台湾美术馆开展的“M型思惟——2011亚洲艺术双年展”,即是以两个关键概念“斡旋调解”(Mediation)以及“静思调息”(Meditation)阐释亚洲当代艺术创作的“M型思惟”,藉以反映亚洲所面临的M型时代的趋势与危机,另一方面,以亚洲深具沟通机能的文化态度,来强调面对冲突的调解之道,展出中国(包括海峡两岸和香港)、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澳洲、纽西兰、美国和中亚及西亚的伊朗、哈萨克、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地的艺术家作品。台湾美术馆从2007年的“食饱没”、2009年的“观点与观点”到2011年的“M型思惟”,即企图更贴近亚洲的问题、价值与文化底蕴,呈现属于亚洲的文化观点。
3.跨媒材、跨领域、跨文化的混种时代
现代主义主流论述的消逝,为艺术所带来的是全面性之解放;随即而来的是诠释理论的百家争鸣与手法媒材之千变万换:结构、解构、女性、后现代、后殖民,各式各样的“主义”轮替地进入主论坛,摄影、录像、数字、装置、身体,各型各类的素材互补地各显神通。多元开放的时代不仅代表了西方艺术自身的解放,其余波也触及了非西方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之抬头。如今,非西方艺术可以以非西方的媒材与体裁来从事当代艺术的创作,任何形式、媒材、文化的创作,都不会受到“当代主义”之限制。此完全之自由使得非西方艺术可与西方艺术同步,但终不同行地各奔东西,各展所长。
2009年由台师大文创中心协助策划,在彰化县福兴谷仓展出的“福兴文化创意国际双年展——对话”,也是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自然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男性与女性、青年与熟年等不同面向的相对组合作品,进行“对话”。综观此次福兴文化创意国际双年展,其促使台湾多元的设计样貌进行对话,并透过整合福兴及鹿港地区的艺术家、文化展演设施、文化资产等资源,与世界上的艺术家进行互动,增加彼此的了解与合作机会,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能量,将文化资源转成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带动此区域之文化创意产业,并增进地方文化经济收益。
三、结语
总之,西方现代主义的独断期已结束,“后历史时代”的艺术不用再遵循所谓“形式的演化”或“媒材之纯粹性”。艺术不用再是纯粹的绘画或雕塑,艺术的主题可以不用再是艺术自己。从今以后,它可以使用并混合任何的材质,来表现任何的主题。中国台湾艺术自此也取得了自主权,不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殖民地。对中国台湾美术而言,是古今中外融于一炉,尽管有些风格源自欧美或来自中原地区,但却都在流动、质变中。这是个混沌难明的时代,而中国台湾美术正是以百家杂陈的面貌印证了它所属的时代。新一代的艺术也必然会呈现出跨媒材、跨领域、跨文化的混种模样。
参考文献
1颜娟英.台湾近代美术大事年表[M].台北:雄狮美术,1998
2王秀雄.台湾美术发展史论[M].台北:历史博物馆,1995
3王秀雄.台湾美术院的成立契机和对联展的期待[M].艺术家,2010/3
4谢里法.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M].台北:艺术家,1992
5谢东山.台湾美术批评史[M].台北:洪叶,2005
6谢东山.殖民与独立之间:世纪末的台湾美术[M].台北:台北市美术馆,1995
7萧琼瑞.五月与东方1945—1970[M].台北:东大,1991
8赖瑛瑛.复合艺术——六十年代台湾复合艺术研究[M].台北:国泰,1993
9 赖瑛瑛.台北类达达[M].达达与现代艺术[M].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1993
10林伯欣等.战后台湾美术中的东方优越论[M].台南:台南艺术学院,1999
11台湾美术全集[M].台北:艺术家,民91。
12台湾现代艺术大系(24册)[M].台北:艺术家,2004
13林盘耸.苏宪法.台湾美术种子[M].台北:台师大美术系,2007
14曾长生.台湾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师大效应初探[M].时空与高度.历史博物馆,2008
15曾长生.承先启后: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创作之路[M].台湾美术院首届大展.台湾美术院,2010
16曾长生.宏观调控效应下的2009艺展现象[M].艺术家杂志,2010
17曾长生.ECFA签署后的2010台湾视觉艺展趋向[M].艺术家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