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
2015-05-11刘金秀杨连梅
刘金秀+++杨连梅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挥集体智慧,又开展合作学习,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好形式。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较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是体现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方面。怎样开展课堂讨论呢?教师把握讨论的契机是开展课堂讨论的保证之一。课堂讨论的成效及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契机的捕捉和确定。
一、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讨论的契机教师要把握好,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要源于教学的需要。课堂讨论要及时捕捉契机,错过良机,就要影响讨论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要能捕捉出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简单否定,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鼓励勤于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想法中,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2.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开展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
学生经常会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困惑,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提问题,这是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教师要结合问题,抓住契机,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讨论的契机
课堂讨论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是紧密结合的。它可使教学的诸项目标准得到全面落实。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1.在教学的重点处开展课堂讨论
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思维步步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不仅完成了教学目的,突出重点,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出的规律与老师教给他们规律,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开展课堂讨论
教学难点是纵横交错的外关节点。学生年龄小,对有些抽象的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性、形象性的教法,就能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目标。
3.在知识的关键处开展课堂讨论
教学中的新知,常是旧知的延伸或几块旧知的结合。这些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是教学的关键。一些问题,要解决它有一些“突破口”,这些“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些关键处,组织小组讨论,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使一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总之,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是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以往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拉法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