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
2015-05-10乔小勇
乔小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
“人的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
乔小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 “人的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人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空间生产逻辑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生了剧烈变迁,经济特区、开发区、工业园、大学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城、低碳示范区、软件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不同新型城市空间不断浮现。但是,快速城镇化的空间生产过程还存在空间发展不均衡、生产效率不高及空间生产只注重 “物”的建设等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需要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和视域来进行支撑,空间生产理论正适合这种要求。实际上,随着城镇化的大规模展开,空间生产才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理论上被自觉地加以反思和批判[1],它强调空间生产中的个体及其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注重社会空间内涵。
空间生产理论为考察中国城镇化的空间生产状况提供了视角。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核心是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将空间生产理论嵌入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体国情,将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两个主要问题。中国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 “乡”到 “城”的重要转变。土地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人的城镇化是土地的城镇化的目标最终归宿。目前,中国的人口 “半城镇化”现象以及 “土地城镇化快速扩张”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城镇常住人口为6.66亿,而城镇户籍人口却只有3.84亿,差距高达2.8亿,而两者占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9.68%和29.14%,相差了20个百分点。同时,土地资源被大量占取和低效利用,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1981—2011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从7438.0km2增加到43603.2km2,增长了将近5倍,而城镇化率却仅增长了1.5倍。因此,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嵌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逻辑框架,从 “土地的城镇化”与 “人的城镇化”两者出现的突出问题切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两者间相互关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2.1 空间生产理论
空间生产理论以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社会学家、哲学家的视角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形成的,并非运用经济学理论、数学模型形成主流分析框架,它强调空间生产中的个体及其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
空间的生产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它是人口和生产资料空间重置的过程,它是资本突破空间障碍、追逐剩余价值的介质、手段和结果。在空间生产视域中,城市不再是建筑、道路、广场等“物”的聚集体,而是天、地、人等复杂要素相互作用的开放有机生命体[2]。
2.2 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多方面的过程,涉及从农村向城市区域的人口迁徙、农村和城市土地转化、空间资源的重新分配、政府治理等[3]。当前国际和国内双重条件的约束下,决定了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过程和道路[4]。中国城镇化是在 “双重转型”背景下进行的[5]。研究发现,经济和人口因素在决定城镇化水平中起到更重要作用[6]。
城镇化和城市的扩展是不一样的[7],总体呈现泡沫化倾向[8],存在比较严重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现象。虽然中国城镇化质量正在提升,但提质速度仍然慢于提速速度[9];中国的城镇化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尤其是中部地区两种效率都不高[10],而且中国区域间城镇化水平极不平衡,城镇化基尼系数较大[11]。推进城镇化,主要还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高效配置等。
3 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基于资本-政府-社会三维视角
3.1 资本逻辑与空间生产
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哈维更加关注资本集中与循环在城市空间生产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了以土地为资本的城镇化初级循环,而所谓城镇化或城市过程也就相应地被物化为 “空间的生产”,其运动轨迹和发展规律都遵循着资本的逻辑,不断地实行空间扩张以追求资本的增值 (见图1)[12]。在此意义上,中国的新城发展是资本地域化的表现,是资本的城镇化,是空间的城镇化,它符合空间生产的基本规律。运动[13]。
图1 资本逻辑下新城空间生产模式及其趋势图
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产过程,空间生产理论对社会空间的产生及其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以政府主导、以土地为资本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空间生产和重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在追求GDP、增加财税收入等政绩观的压力下,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将空间自身作为拓展增殖、获取收入的生产对象,而空间生产对现已形成的社会秩序的破坏、扰乱作用却被严重忽视,由此导致空间正义缺失、城市空间非均衡发展等社会问题,政府应通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空间重构与制度建设,来构建符合弱势群体意愿、有效解决空间正义缺失与空间非均衡发展的空间生产模式。
综上所述,从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发展趋势来看,政府、资本、社会缺一不可,其在城镇化的复杂系统工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实际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人的城镇化”与本文研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空间生产内涵是紧密联系的。
但是,资本逻辑下传统新城空间生产模式是以 “土地财政”为核心,单纯的空间生产面临土地开发总量、和谐社会建设、自然文化特色保护等三个方面的制约。从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来看,各级政府对长远发展规划目标的蓝图定义较为清晰,而对实现目标的短期资本循环风险的可控性考虑不很充分,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推动是在实现现实价值基础上的长远考虑。
3.2 政府职能转变与空间生产
新型城镇化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公共权力在空间的重组,建设一个真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一方面,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必须由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对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城市布局、城市规模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改变政府公共权力运行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城镇发展,转变为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管理城镇发展,通过公共权力在空间的重组,向市场、向地方逐步分权和放权。
3.3 社会管理创新与空间生产
卡斯泰尔将城市社会运动定义为:由于社会的统治利益已经制度化并且拒绝变迁,所以在城市角色、城市意义、城市结构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一般来自民众的要求和民众运动,当这些运动导致城市结构变迁时,我们就把它称为城市社会
4 “人的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4.1 指标的选取
本文主要选取代表 “土地的城镇化”的指标为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主要选取代表 “人的城镇化”的指标为城镇化率,按照“城镇人口/总人口×100%”计算城镇化率。
4.2 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1978—2011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4.3 城镇化率与城镇建成区面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由图2可知,1978—2010年,除部分年份外,整体上来说,中国城镇率的增长趋势总体上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趋势。数据表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总体上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长期以来各个地方都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过分地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导致了现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现象。
图2 1978—2010年中国城镇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趋势比较图
由于中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因此,本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结合1981—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统计数据,对以上两者的相互发展关系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实证研究,进而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性内容。设定U代表城镇化率,A代表城市建成区面积,其对数形式分别为ln U、ln A。
(1)ln U与ln A的数据平稳性检验。由于当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这两个变量间所进行的回归将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本文采用的是ADF单位根检验方法验证各项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本研究首先对于各相关数列进行自然对数求解,为在保证不更改数列之间协整关系的同时,以消除时间序列引起的异方差现象。在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ΔLn u和ΔLn a的ADF检验值均小于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所以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
(2)滞后期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下文在建立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模型时考虑滞后变量模型,其最优滞后值通过建立ln U与ln A的VAR模型来测算。根据表1赤池信息准则 (AIC)、施瓦兹准则 (SC)等6项指标确定滞后期,经过检验结果,最终确定最优滞后期为2。
(3)ln U与ln A的协整关系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只有当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序列即I (d)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ΔLn u和ΔLn a均为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表2中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都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验证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表1 滞后期的选择
表2 变量Ln u和Ln a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4)ln U与ln A的因果关系检验。由表3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ln U与ln A呈单向因果关系,即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是城镇化率的Granger原因,而城镇化率是城市建成区面积的Granger原因。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使得中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大增加,城市的急剧扩张,必将加大对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而目前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面临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与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城市空间的发展缺少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性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也是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
表3 变量Ln u和Ln a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5)城镇化率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相互影响弹性。本文在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的双对数模型中加入代表中国市场经济转轨的政策虚拟变量 (反映在经济转轨的影响下,城市建成区面积对城镇化发展的弹性),构建中国城市用地弹性系数修正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ln U、ln A表示城镇化率增长率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D1为政策虚拟变量,当D1=1时,表示中国在1993—2011年处于 “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政策虚拟变量,当D1=0时,表示中国在1981—1992年并非处于 “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政策虚拟变量,根据残差自相关和偏相关图3可知,模型 (1)、(2)存在残差二阶自相关,因此方程引入 AR(1)、AR(2)项。
由表4、表5可知,一是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快速增长,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对城镇率的增长带动效应较弱;二是要消除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现象,改变城镇化对 “土地红利”和 “人口红利”的过度依赖;三是模型 (1)中D1系数为负值,表明虽然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推进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四是模型 (2)中D1系数为正值 (1.79>K=1.12),表明1992年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加,城市空间规模逐步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方程 (1)与 (2)的残差变化趋势逐步趋于稳定,且变化幅度越来越小。
图3 变量Ln u和Ln a的残差自相关图
表4 模型 (1)检验结果
表5 模型 (2)检验结果
5 结论与展望
(1)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城镇化问题不同于区域经济学、实证主义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学派,它以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社会学家、哲学家的视角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形成的,并非运用经济学理论、数学模型形成主流分析框架,强调空间生产中的个体及其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注重社会意义上的空间涵义,而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空间涵义,也不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涵义。
(2)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完善了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的理论体系,实现空间生产的自然性、政治性、市场性、社会性有机统一。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新型城镇化实质上就是权力与空间、资本、社会的互动与组合,是公共权力的空间重组。
(3)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两个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国城镇化速度远低于工业化进程,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已逐步得到各方的共识。中国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 “乡”到 “城”的重要转变。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使得中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大增加,城市的急剧扩张,必将加大对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而目前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面临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与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结构性矛盾,依靠 “土地财政”推进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加快人口城镇化发展才是未来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1]庄友刚.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116-122.
[2]谢方.空间研究为城市研究打开新视域[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427).
[3]Gu C L,Wu F L.Urbanization in China:Processes and Policies[J].The China Review,2010,10(1):1-10.
[4]黄锟.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8):12-16.
[5]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51-56.
[6]Kilinc G,Gulersoy N Z.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for Districts/Counties to Become Provinceswith Respect to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Turke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1,19(8):1557-1580.
[7]Yew C P.Pseudo-Urbanization?Competitive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Urban Sprawl in China[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2,21(74):281-298.
[8]王家庭.中国城市化泡沫测度: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14-20.
[9]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11):3-18.
[10]肖文,王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1,(2):14-18.
[11]王家庭,唐袁.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的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13-18.
[12]武廷海,张城国,张能,徐斌.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资本逻辑及其走向[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2):1-15.
(责任编辑 刘传忠)
The Em 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Human Urbanization”and“Land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Spatial Production Logic Perspective
Qiao Xiao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Based on western spatial production theory and spatial production's own nature,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attributes,this paper puts political,capital,social elements into the era background and special connota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spatial production embedde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tries to build China's urbanization three-in-one spati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logical framework based on capital-government-society.Then,this paper holds an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beginswith the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new-type namely“Human Urbanization”and“Land Urbanization”to analyze the key problems,policy process,interior ru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end 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process between“Human Urbanization”and“Land Urbanization”,which aims at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relevant officials,experts and scholarsmajored in urbanization research filed.
Human urbanization;Land urbanization;Spatial production logic
F291.1
A
北京市教委社科面上计划项目 (PXM2015_014204_5001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2CGL088)。
2014-10-10
乔小勇 (1983-),男,河南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