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二语音系研究现状及趋势

2015-05-09吴力菡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国内外趋势现状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ZD2014042),2012年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摘  要:简要归纳国内外近年二语音系研究的特点及趋势。

关键词:国内外;二语音系;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1

“语调”是超音段音系学术语,指口语中的音高模式,英语中的语调包括重音、音调、节奏、停顿等韵律特征(Cruttenden 1997)。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调模式的研究属于“二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范围。2004年,语音分析软件Praat公开全部源代码后迅速普及,二语音系在国内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1.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外二语语音和音系学近十年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均有较大突破,具有如下特点:(1)研究内容多元化:包括音系习得的认知过程、口音与可理解度的关系、流利度和语音评估、语调感知、超音段与音段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韵律对口音感知的影响、感知对习得的作用、族裔身份对产出的作用等;(2)学科的交叉性突出;涵盖语音(产出和感知)、音系学、教学法、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3)研究方法多样:多借助语音分析软件等手段进行,以实证研究居多,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也有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分析。当前趋势在于,从多角度探索语音习得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最终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规律或服务于教学实践。(Wanick-Klimczak et al.2013)

2.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1999-2007年,中国知网以“英语语调”为主题的论文为8-18篇/年,2008-2014年33-39篇/年,学界逐渐从基于音段的语音研究过渡到超音段的语调研究,语调成为热点。从内容和方法上看,近年语调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6):主要通过对比英汉语调系统,解释或预测学生存在的语调问题,如重读和弱读不分明、语调平直、降调过多、不会使用降升调、调型单一、停顿不当等(潘华慧1994,温晋东1995,黄怡俐等1997,张一鸣2001,陈文凯2002,李建武等2003,窦艳2003)。这些研究主要基于观察和直觉,属印象式的描述,以定性研究居多。

第二阶段(2006- ):以语音分析软件为手段,实证研究为主,为分析学习者的语调偏误提供数据支持。2006年,陈桦的系列论文及专著《中国学生英语语调模式研究》(2008)开辟了二语实验语音学研究的新领域,可谓开山之作。随后,王红梅(2008)、杨军(2009)、文秋芳等(2010)、洪薇(2012)等依据国内外音系理论,分析学习者的语调特点。这一阶段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拓展,包括学习者语调单位和调群边界的声学特征(戴峥峥等2011,黄丽娜2012,孟小佳等2009,夏志华等2008)、调核重音或凸显实现的方式和特点(高薇2013,纪晓丽2010,杨莹2010)、调核的位置和偏离度(陶海宗2012,吴力菡等2010)、自我修复、列举并列成分和附加疑问句的语调特征(凌莉等2012,齐文静等2012,邵鹏飞等2013)、语调功能的习得(徐维丽2011,许红妹2009)、认知接口(程春梅2012)等方面的探索。可以说,国内二语语调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特点如下:

(1)描述性研究居多。大多聚焦于学习者的语调特点,通过参照本族语者的语调表现,对学习者的语调偏误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和归纳。而对于学习者具有这些语调特征的原因分析,学界大多归因于母语迁移作用(陈文凯2002,窦艳2003,黄怡俐等1997,李建武等2003,潘华慧1994,张一鸣2001),较为笼统,鲜有对其背后的音系根源进行深入探索和充分论证(如王红梅2008,杨军2009)。

(2)重视口语产出的声学特征,语音描写精细,但忽略语音事实背后的音系意义。

(3)关注口语产出的声学表现,忽略了二语语调感知方面的因素,仅查阅到张景(2008、2012)和杨晓春等(2010)对调型和调核感知的研究。

(4)以横向研究为主,纵向研究较罕见,仅查阅到文秋芳等(2010)、毕冉等(2013)。

(5)多止于对学习者的偏误分析,鲜有系统的学习策略或干预性实验研究,如陈桦等(2010),胡宇(2012),蒋红柳(2012),杨晋(2010)。

(6)考察对象以高校学生居多,对其他层次的学习者(如陈桦2008)关注较少。

综上,国内二语语音发展模式的音系分析和可学性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Cruttenden, A. Inton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Wanick-Klimczak et al. (eds.) [M].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English Accent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13.

[3] 陈桦. 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方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6).

[4] 文秋芳.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国内外趋势现状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国内外眼视光学对比研究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国内外做法与经验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国内外教师教育网站建设与应用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