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旧村改造的建筑人文设计研究

2015-05-09邓艺杰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建筑

摘  要: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21世纪自然村的数量逐渐减少,村落作为拥有我国人文历史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但随着人们的聚集和前移,村落逐渐发生着各种变化。村落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特有的文化特性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村落被开发商逐渐破坏。因此,在村落逐渐消失的过程中要重视和保护农耕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探讨我国旧村改造的建筑人文设计,是使人们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项重要责任。

关键词:旧村改造;建筑;人文设计

作者简介:邓艺杰(1987-),男,湖南省郴州市人,助教,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空间设计方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2

一、传统村落建筑人文的形成与发展

1.北方村落建筑人文的形成与发展

一方面,北方村落的建设多少以呈现敦厚的建筑风格,这往往与气候、地理环境和当地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北方地区多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这里冬季寒冷,四季变化明显。因此,在建筑的材料设计和整理的形式布局上能够体现抵御严寒的目的,才能够适应人们的正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吸收充足的日照,从而导致北方的建筑风格出现了坐南朝北的方向。另一方面,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多以广阔的平原和相对较少的人口为主,因此,村落的建筑用地多位诶诶宽松和平淡的布局形式。并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影响,村落的见着用材多以价格低廉和容易开采的乡土材料为主,尤其在使用材料上多以砖和石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北方村落建筑的色彩和质感。

2.南方村落建筑人文的形成与发展

南方的村落建筑与北方的村落建筑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受到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南方村落的建筑风格多以清新和柔情的特点。一方面,在受到气候影响的条件下,南方地区多以湿润多雨而炎热的天气为主,这就造成了南方村落的建筑风格呈现出轻巧灵活多变的形式,尤其是在建筑空间上不需要对于防寒的目的使用,更多的是朝向偏南或者东南方面,为了让更多的风吹进屋子,以缓解室内多热的空间。另一方面,受到地理环境的额影响,南方的传统村落是沿着山体等高线方向或者依水而建的不规则的布局形式,这种形式呈现出一种安全感的向心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现实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成果。

二、现代旧村改造对传统建筑人文的影响

1.对居民传统生活习惯和风俗的影响

现代旧村改造对于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旧村更为明显,比如在老北京的改造对于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旧村居民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院落,可供其休憩、娱乐甚至少量的栽植、养殖之用,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活动的空间,也为他们创造了一种领域感与安全感,是旧村居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1]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在四合院能够体会到家的味道,成群结队的孩子能够在老胡同玩耍,更多的老人在老胡同谈天说地,这对于老北京的人们生活调节了愉快的气氛。而对于旧村的改造,更多产生的是对邻居之间的陌生,尤其是对于古老建筑人文的失去。这使得居民的生活方式变的单一,人心逐渐封闭,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

2.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优良的传统文化,村落的形成是各种文化积累的结果。传统文化来源于村落,旧村的改造在破坏当地的各种风俗形式之外,能够对于当地的优秀文化传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展。旧村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在促进农村的繁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旧村的改造是在保护现有的文化遗产基础上能够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这给当地的政府和开放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传统村落建筑人文在旧村改造中的应用

1.建筑设计在旧村改造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在旧村改造中发挥的作用来源于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传统的村落简则大多数以砖、石为主,而南方多以竹子和木材为主,这些都是代表当时民族文化的特殊风格,因此在对旧村的改造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居民建筑风格从而实现对于旧村的改造。另外,在环境设计上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比如气温、日照和风向的各种问题。比如为御寒而设计的厚墙、厚屋顶和窄门、窄窗,为防晒设计的宽挑檐,为抗风设计的天窗、圆屋顶等等,这些都是充满人性化和创新意识的改造方案。

2.景观设计在旧村改造中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上改造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景观的改造,一部分是人为景观的改造,这种不同实行的改造体现了不同的方式。这就要求政府在对于旧村的改造过程中要实现良好的策略,首先要对自然景观并不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尤其是对于村落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其次,对于古老村落的风俗习惯和韵味要实现村落和改造的相结合,使得改造之后的效果与本村落的精神文化相联系,最后在实现改造的过程中不要对于当地的人员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住惯了平房的居民来说,也许最不习惯的就是在商品房中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小院,缺少了一个和亲人朋友邻居交流的场所,院落的缺失使得居民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逐渐产生压抑的情绪,因此在新区设计中将原来的独门独院改为门口花园。[2]

3.设备设施在旧村改造中的应用

传统村落的设备设施主要包括对于水井、石磨等多种传统的基本日常工具,这些是村民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民族活动建立起来的各种实物形态。这些传统基础设施除了供当地居民使用以外,更多的是来自对于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是更好地维护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保障,因此赋予了村民更多的精神寄托。所以,在村落改造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于设备设施的破坏,尤其是祠堂等多种具有文化的设施。比如宗庙作为村民的精神家园与当地居民具有更多的联系,是为了自己对于祖先的崇敬,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4.传统文化在旧村改造中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村落大多是又多个小家庭形成的,各种村落的传统文化不同造成了多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因此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之根。传统文化中村落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内容,如果在改造旧村的过程中,运用标准化的住宅取代了传统的村落,这直接对于古老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比如古老的花纹样式、雕刻工艺、屋脊上的仙人走兽、垂花门前的石狮子等最好原汁原味地进行保留利用,不要牵强附会地对其进行所谓的“提炼”,到最后反而让人不知所谓。[3]因此,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文化才能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在针对旧村的改造,重点是要在改造的过程中能够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才能使得古老风貌得到完好的保存。比如可以将村落的建筑、街道、广场以及居民作为整体进行景观设计,但是不能单纯地种树种草就而,要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观意境,这才能给予居民舒适的生活环境。[4]这对于政府的改造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使用传统的并代表具有当地特色的设计元素,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带有记忆性的内容,才能使得建筑人文实现与居民之间的感情联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在不损坏当地居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对于传统村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远.中国老旧城区该如何保护[J].决策探索,2011(02).

[2]岳青.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旳有益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

[3]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民俗研究,2013(01)

[4]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废弃建筑
高一帆
《老建筑》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超高层建筑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