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榴园的喧闹》的替罪羊母题研究
2015-05-09张培芳
摘 要:当代美国印裔作家基兰·德赛将替罪羊母题成功地移植到其作品《潘石榴园的喧闹》中,成功塑造了典型的替罪羊人物形象桑帕斯,并赋予其明显的替罪羊仪式。通过对替罪羊母题的戏仿,德赛在作品中彰显了印度传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替罪羊;人物形象;仪式;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张培芳(1980-),女,汉族,河南鹤壁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2
“替罪羊( scapegoat)”一词由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廉·廷德尔将希伯来文译成英语《圣经》(旧约)时首次采用[1]。它是指用于献祭的羊的名字。在赎罪节犹太人祭司把两只手放在一只活山羊头上向它忏悔以色列孩子们的罪过,这样把他们的罪恶转移到羊头上,然后把它赶到荒野,使之永不返回,以免带回罪恶。这只羊就叫做替罪羊[2]。“替罪羊”驱邪模式虽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神秘和迷信色彩,但它反映了社会历史进程中个人命运和社会命运之间规律性的复杂关系,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因而它也具有现代性的特征,成为古今中外作家所青睐的表现形式。笔者仅以《潘石榴园的喧闹》为例,深入分析小说中替罪羊人物形象、替罪羊仪式以及替罪羊母题所彰显的不同时代与民族精神,从而展现替罪羊母题的持久永恒魅力。
一、替罪羊人物形象分析
《潘石榴园的喧闹》是当代美国印裔作家基兰·德赛1998年出版的处女作。小说描写了一事无成的主人公桑帕斯爬到了潘石榴树上,从此以树为家,并被众人当做圣人,接受万人朝拜,最终变成了潘石榴的故事。小说成功塑造了桑帕斯这一替罪羊人物形象。他带有替罪羊的明显标志,集身体标记,精神异常与圣人巴巴的角色与一身,成功地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正如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吉拉尔所说,生病、精神错乱、遗传畸形、车祸伤残,甚至一般残废习惯上都成为迫害的对象[3]。《潘石榴园的喧闹》中的主人公桑帕斯出生脸上就有胎记,文中记载“他那一侧有一道褐色胎记的脸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欣喜”[4]。桑帕斯不仅脸上带有明显的标记,而且遗传了母亲的精神病,具有很多不同常人的怪异的特征和举动。晚上当家人都进入甜蜜的梦乡时,他却爬到屋顶上来回踱步,唱歌。当苍蝇落在了早餐上时,桑帕斯不是将迅速将其赶走,而是像丢了魂儿似的仔细端详,要把虫子的小尖鼻子长条脸看个仔细。上学时,他表现出低能的特征,门门功课成绩不及格,“他成绩报告单上红色的“不及格”以所向披靡的力量压倒所有其他字符,肆无忌惮地增加”,毕业后,同学们都找到了工作,只有他一个人还闲荡着没着落,在茶摊子边做着白日梦,逍遥度日,正如他父亲所说“只要嘴里有颗玫瑰糖球吃,他是天塌下来也无动于衷的”[4]25。此外,他向路边的牛发问;他将钱折成船放到牛奶里漂;他以偷窥别人信件内容消磨工作时间。桑帕斯最惊人的举动是在所长女儿的婚礼上,他穿着女性的衣服表演脱衣舞,最终一丝不挂,他因此被解聘。桑帕斯脸上的标记和他异常的行为举动使他具备了替罪羊的特质。吉拉尔认为,挑选牺牲品不是根据人们给他们的罪名,而是根据他们具有的受害者的标记,根据所有可使人联想到他们和危机有罪恶的联系的标记[3]30。一个人的受难标记带得越多,他就越有可能大难临头。小说中桑帕斯的种种行为和特征注定了他替罪羊的命运。
二、替罪羊仪式分析
《潘石榴园的喧闹》中的主人公桑帕斯经历了明显的替罪羊仪式。首先,桑帕斯的出场就伴随着某种仪式。他诞生在异乎寻常的环境中,那年夏天,夏考特异常炎热无雨的天气造成了严重的干旱。旱情严峻得甚至使红十字会在夏考特西边搭起了饥荒救援营。供应站定量发放的食物越来越少,到处都找不到水果,也几乎断了蔬菜,城中冒出了无数的求雨计划。持续几个月没下雨,人们烦躁不安,这符合驱邪前的情形。在一阵混乱之中桑帕斯诞生了。他的降生伴随着她母亲库菲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狂烈的暴风,伴随着赈济饥荒的物资的到来,伴随着神气银雨的降临。这种魔幻似的出场注定了他被献祭的命运。其次,长大之后,他被孤立于家庭和社会之外,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父亲看不惯儿子不成器的样子,总是数落他。妹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祖母也不看好他,上学时对他成绩不满,工作时对他表现不满,“可怜的桑帕斯, 也不见提升,也不见涨工资”[4]22。他与同事疏离,独来独往,老板总是盯着他,使他感到一阵阵的紧张。桑帕斯被家人和同事孤立,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抑,从而产生了幽闭症,当他再也不能承受时,独自一人自我放逐到郊区,爬到大树上,无论家人如何劝说都不再下来,主动实现了自我隔离,这也类似处置替罪羊的仪式。
三、替罪羊母题的实现与超越
吉拉尔认为,神话里的替罪羊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控一个尚未神圣化的替罪羊,这时候,所有不道德的罪行都集中在他身上。然后覆盖上第二阶段由团体的和解引起的正面神圣化的替罪羊 [3]63。经过了第一阶段的迫害范式,小说也展示了第二阶段,替罪羊的神圣化,完美地展现了吉拉尔所说的替罪羊机制。但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桑帕斯借助于偷窥信件内容以及吸食大麻后的梦幻语言实现了神圣化,人们把他当圣人来朝拜。因为他通过邮局的工作知道了镇上几乎所有人的通信内容与内心秘密,并熟记于心,当人们询问他时,他能对答如流,并用富有哲理的话语提供对策。他从此开始了“潘石榴树上的布道,以一种魔力与智慧回答众人的疑问,而这种魔力与智慧从此以后便成了他的品牌” [4]71。以前的同事也恭恭敬敬地来拜他。整个夏考特镇的人都来洗耳恭听他的布道。根据众人推测,“他是一味超凡圣人,他孩童般的天真蕴含了深邃的智慧”。
被神圣化之后,家人对桑帕斯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家人都搬到荒郊,进驻果园,与他一起落户。对他的起居安置得仔细周到,给他弄齐了保障温饱舒适的东西。原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都会严厉的斥责他。现在他就像个酋长那样,需要时大叫一声,传唤他们,不需要时朝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去。他的沐浴需要动用整个家庭张罗忙碌悉心伺候。他的餐饮需要小粉妞使尽浑身解数托着碗碟盘盏爬上树。小粉妞还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打字课,专门来伺候桑帕斯。母亲成为他的指定厨师,只为他自己做饭。祖母也把他神化了,“他生来就带着一股仙气。大家都说他大概有些疯癫,其实不过是他对浊世没有兴趣罢了”。
桑帕斯的神圣化还表现在他与猴子的关系上。在影院附近给女士带来无限烦恼的猴子在桑帕斯面前变得异常驯服。在猴子的等级社会里,他不仅仅被接纳,而且被抬举得高高在上,“它们团团围住桑帕斯坐着,就好像一群体面的白发保镖”。母猴们情笃意长地侍弄他的头发,在它们的悉心打理下,他的头发越发油亮了。桑帕斯非常喜欢这样被伺候着。他以前的同事乔希娜小姐评论到,“猴群的行为不也宣告桑帕斯确实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巴巴么? [4]105。一位从阿拉哈巴德一所教堂来的牧师将桑帕斯与他见过的画中的圣人形象联系了起来,他说绘画中的那位圣人也总是被林中的兽物前呼后拥着的。
然而,正如替罪羊的命运一样,桑帕斯的神圣化伴随着他的死亡。猴群因醉酒捣乱使小镇上的人乱作一团。医务处长,警务处长,税务处长,准将先生,科学家沃尔玛先生都卷入这场骚乱之中,提出计划控制局面。他们最终在桑帕斯父亲的提议下制定了捕猴方案。士兵警察等人进驻果园,桑帕斯感觉这些人正在任意践踏他。随着捕猴计划的开展,他脸上浮起绝望而迷茫的神情。信徒虔诚地认为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了,因为桑帕斯对他们熟视无睹,他坐在树上就像琥珀里一枚沉寂的化石。在人群喧闹声中,他最终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潘石榴,一侧有一块褐斑,就像一块胎记。影院猴王将它紧紧抱在胸前,攀援着潘石榴树的枝丫,腾跃而去, 最终幽灵般消失在了林木中 [4]218。桑帕斯在一片骚动与喧哗中告别了尘世,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他完成了自己替罪羊的使命。德赛利用替罪羊母题以及诙谐的语言,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印度人民所崇拜的圣人的虚无。但与以往替罪羊文本不同的是,《潘石榴园的喧闹》呈现并戏仿了替罪羊母题,桑帕斯的消逝并没有给小镇带来宁静和谐的秩序,而是比以往更加混乱。
四、替罪羊母题所彰显的时代与民族精神
《潘石榴园的喧闹》充满了对印度佛学理念的思考以及作家对印度文化特别是崇拜圣人的指涉与讽刺。佛学的基本隐喻是“出家”:既走出以父母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之“家”,又走出那个以天地为支柱的宇宙之“家”。它的本质是“解脱”,即解脱人生和宇宙的种种束缚,获得生命的“大自在”,“大解放” [5]27。《潘石榴园的喧闹》塑造了一个出走的浪子形象及其决绝的背影,桑帕斯“一脚跨出了通往屋顶的门;他展示了自己决绝的意志,尽管无人目睹” [4]15。他挣脱父母的羁绊,远离他们以寻求自由。他凭着一种面对虚无的决心,坚定地无所依傍地走向他的自性之路。印度文化对精神追求的认可乃至崇尚由来已久而且长盛不衰。小说肯定了个体寻求精神解脱的神圣性。同时揭示了印度强调精神启蒙的神圣传统的弱点。
总之,德赛将替罪羊母题成功移植到自己的作品《潘石榴园的喧闹》中,表达了时代与民族的诉求,即人们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神圣性的否定,强调了人非圣贤这一理念,讽刺了印度人们对所谓圣人的膜拜,从而颂扬人类的自然本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而小说最终驱邪失败,结尾描述了驱邪活动失败后的情形:社会依然混亂,人们动用了警察,部队,法官控制局面,结果使本来混乱的局面更加混乱。这体现了小说对替罪羊模式的戏仿和超越,对驱邪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进行讽刺,对印度社会崇拜的圣人的讽刺,正如书中所说,“多少高士其实偷偷地在发财?多少化缘乞食的道人其实根本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回事?多少高深的智者拥有“高深”的银行账户”?
参考文献:
[1]甘文平.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 2003(3):67.
[2]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 New York: American Bible Society, 1999:106.
[3]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冯寿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21.
[4]基兰·德赛.潘石榴园的喧闹[M].卢肖慧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10.
[5]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