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国内研究综述

2015-05-09周晋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3期
关键词:海登怀特研究综述

摘  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怀特被看作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30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颇丰,总体上可以199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登·怀特历史观、文本观、历史叙事理论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周晋,女,重庆人,1987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重庆工商大学助教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西方文论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

海登·怀特是随着新历史主义的兴起和传播而传入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不断有关于新历史主义的著作和论文被翻译过来,并陆续在国内出现了一些对新历史主义进行理论解读、流派对比的论文或著作。怀特被看作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1、研究的总体状况

从1987年杨周翰教授在《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中论及海登·怀特“新”历史叙事观念开始,国内对海登·怀特研究已经走过了快三十年。从总体数量上看来,共有汉译作品编译者对其评价和学者对其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约80篇(包括硕博论文),翻译其著作和论文集共4部,以200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前期(截至1999)关于海登·怀特的研究多在介绍新历史主义观点或后现代历史观念时论及,作专门研究的较少,翻译上以单篇论文为主,收录在新历史主义相关或西方文论相关的文集当中,如王逢振《最新西方文论选》、张京媛《新历史主义及文学批评》等。后期研究论文增多,一是在后现代历史理论研究方面,几乎都会提到怀特;二是怀特作品的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的译介比前期增多;三是出现了许多针对怀特历史叙事、比喻理论、历史观、文本观等方面的专门论文;四是相关硕博毕业论文增多,尤其是2006年以后,针对海登·怀特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硕博论文就有近10篇;五是在高校教材或有关西方文论、历史哲学的结集性著作中,多数在专章专节上提到海登·怀特及其理论。

①前期研究状况:

在中美第二届比较文学年会(1987)上,杨周翰在《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中论及“文史相济”,赞同海登·怀特的“历史叙述有某种情节结构和叙述结构的观点”,这是新历史主义在中国学界的首次亮相,为国内的史学研究和文学批评领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1990年,吉余翻译了海登·怀特的《评新历史主义》,这是国内最早对新历史主义理论家原文进行翻译的文章。在王逢振等编的《最新西方文论选》(1991)也收录了这篇文章(译为《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将海登·怀特作为文学批评家而非历史学者进行介绍。1991年,陈启能先生在《“从叙事的复兴”看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一文中,援引了怀特关于历史叙事的观念和分类。

1993年是新历史主义被介绍到中国的大年,对海登·怀特及其理论的介绍也在这一年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是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怀特《解码福柯:地下笔记》、《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等四篇文章被收入进去。徐贲、盛宁、王岳川等学者也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怀特理论的研究文章。比如徐贲《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雏议》等,都是早些年研究怀特思想的重要成果。

1999年,怀特《元史学》由台湾学者刘世安在台湾翻译出版,大陆学者陈新2004译本参考了刘先生译本。在面对怀特的新的历史观念下,也有一些学者对其弱点进行了批判。如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盲区》(1999),对怀特和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虚构”历史的观念进行了批判。而台湾旅美学者邵立新则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无中生有”、“指鹿为马”、“逻辑混乱”,邵立新认为按怀特的方式,不可能增进读者对历史的理解,怀特实际上是“借肯定意识形态倾向对历史作品的影响来否定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②后期研究状况

新千年开始至今,国内对海登·怀特的研究丰富了不少。

首先,怀特作品翻译明显增多。海登·怀特的专著和论文集有4部被翻译过来,分别是:陈新于2004年翻译出版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永国和张万娟于2003年翻译出版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董立河于2005年翻译出版的《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1987);董立河于2011年翻译出版的《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集》(1978) ;另翻译了没有入集的论文、采访等若干,如《“形象描写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和历史书写》(2001)、《世界历史的西方化》(2005)。

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论文或者访谈被翻译过来。如C·洛伦茨的《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与“隐喻的转向”》里面谈到了作者对历史叙述和新历史主义观点的看法。2007年,彭刚翻译了埃娃·多曼斯卡所写的怀特访谈录《过去是一个神奇之地——海登·怀特访谈录》,2008年《史学史研究》刊登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历史系教授乔治·伊格尔斯的《介于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纂——对海登·怀特历史编纂方法的反思》等,对我国学界了解新历史主义的最新动态有很大作用。2007年,江政宽翻译出版了基思·詹金斯的《论“历史是什么?”——从卡耳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埃娃·多曼斯卡访谈录《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在2007年由彭刚翻译过来。该书作者堪称西方研究海登·怀特的专家,书中收录了作者对海登·怀特、安克斯密特、伊格尔斯等人的访谈录,其内容涉及怀特自身对其理论评价。

其次,国内学者专门研究的成果增多。论文上,这个时期有近50篇讨论怀特及思想的文章,其中硕博论文约10篇。其中,张进的《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认为,怀特的历史诗学探讨了历史话语的转义性、叙事性、审美性以及意识形态性,打破了文学和历史的界限,使历史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审美性得到关注。彭刚在论文《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的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客观性问题》中,指出怀特真实的立场更可能是认同历史学作为“一门技艺”的学科,学界对怀特理论的误解低估了其应有的价值。但出版的专著基本上为博士论文形式,主要有张进的《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2004),董馨《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通: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研究》(2010)两部。董馨从历史话语的诗意内涵、历史文本的诗性结构、历史诗学的诗化形态三大方面对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撼动了文学性与历史性之间的坚韧藩篱,超越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对立,其中所强调的“文学性”或“诗性”或“修辞性”对当代文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2、具体研究的几个方面

国内的研究,总体而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史与文学、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问题。韩震认为海登·怀特把历史写作看与文学虚构相差无几的活动,抹平了文学和历史的界限;赵志义认为,海登·怀特关注历史的文学性,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历史,它与文学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亲和的关系了。而邵立新则厉斥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为“指鹿为马”、“逻辑含混”。也有一些学者在接受怀特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都具有虚构性的同时,认识到怀特的一些理论弱点,比如陈新认为如果撇开语言学语境,怀特的理论有堕入“历史虚无”的危险。

②历史修辞与历史叙事理论。在怀特还没有被国内学者广为所知的20世纪末,徐贲在《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中、陈新在《历史·比喻·想象:海登·怀特历史哲学述评》中对怀特的修辞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翟恒兴在博士论文中专门研究了怀特的故事建构与主义理论等等。

③海登·怀特的学术渊源以及与其他思想流派的比较研究。如:韩炯在博士论文中梳理了海登·怀特思想与维科、索绪尔、科林伍德、克罗齐、斯宾格勒、弗莱、阿尔都塞、维科、巴尔特等的关系。杨杰在博士论文中认为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解释学、形式主义文论和知识考古学渊源颇深。此外,不少学者将怀特纳入新历史主义,总体上比较新历史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批评、文化唯物主义流派等的共同点和区别。

猜你喜欢

海登怀特研究综述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三)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一)
了不起的作家:E.B.怀特
大脚趾比赛
德里克·怀特
边走边看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汤姆·海登:从民权斗士到政坛“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