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词汇习得综述
2015-05-09黄晓莹
摘 要:语言是人们交流、交际的重要载体。词汇是语言至关重要的成分,词汇的丰富程度,关系到语言使用的正确率和准确率。儿童时期是词汇习得的关键时期,若能提高儿童的词汇水平,会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有所帮助。本文主要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几个方面对儿童词汇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儿童;语言;词汇
作者简介:黄晓莹(1991-),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H1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尤为重要的方式,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关键成分。所以,儿童时期的词汇学习与积累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几个方面对儿童词汇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
1、名词
(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林敏在其文章《论儿童怎样掌握名词概念》中指出: 儿童的实词习得先于虚词,名词在实词习得中处于第一位,然后习得动词, 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是数量词和代词。
(2)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彭小红,刘玉兰在《论儿童早期名词习得过程中的词义泛化现象》一文中对所研究的三名儿童的语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三名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词义泛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且大多数属于单一泛化。
(3)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彭小红《论儿童早期词汇的名词倾向》一文中,以四个长沙儿童的早期个案追踪语料,来考察儿童早期词汇的名词倾向问题。分析孩子们最初习得的50个词汇,名词倾向占主体,但并不绝对,名词并不是总是先于动词习得。
2、动词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马剑萍、徐琴美在《范例对儿童动词学习的影响》中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在儿童接触动词的初期,较少的范例和信息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此外,研究发现以儿童熟知的物体作为动作对象时并不总是有利于儿童的动词学习,当熟悉物体出现与儿童有认知相冲突的动作时,儿童对新动词的学习反而会受到负面影响。
(2)北京语言大学张艳芹,任秀芹在《汉语儿童动词的习得过程》一文中指出儿童动词习得问题的解决应当是所有儿童语言理论提出的基础。汉语儿童动词的习得过程大致由动词感知、从环境中区分事件的部件、动词和事件之间产生映射关系三个模块组成。
(3)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穆亚婷,邓永红在《说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一文中使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一定得规律:动作动词在动词中最早出现,并且占数量优势;心理动词中,描述认知行为的动词比之情感动词更早也更容易被掌握;儿童两岁之前未曾习得使令动词;动词词序出现零论元现象。
3、形容词
(1)安徽师范大学胡德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一文中认为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存在着两条有规律的顺序:1.大小类→高矮类→长短类→粗细类、深浅类→厚薄类;2.具有反义关系的一对空间维度形容词,无标记的不在有标记的之后出现。
(2)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彭小红,张莹的文章《汉族儿童早期形容词习得个案研究》,对两名1至4岁说汉语儿童进行了语料采集和追踪。研究结果显示, 这两名儿童形容词的习得顺序大致为:性质评价、机体感觉、外部特征,品行行为、情绪情感、事情情景;其中两者习得外部特征形容词总类均处于第一位。
4、量词
(1)应厚昌等的《4-7岁儿童掌握量词的特点》﹙1983﹚在对个体量词、临时量词、集合量词这三类量词测查的基础上,发现各不同年段儿童对三类量词的掌握情况时不一样的,呈现出不同的顺序。4岁组和5岁组的儿童一开始掌握的是个体量词,然后为临时量词和集合量词。在6岁组,临时量词的正确率已赶上了个体量词而成为第一位。在7岁组,临时量词的正确率仍然领先,个体量词占第二位,集合量词占最后一位。
(2)丁凌云的《儿童语言中的量词》﹙1999﹚一文中作者指出儿童量词的习得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主观语言感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理机制在儿童量词的习得中至关重要,儿童在同成人的言语接触以及自己的言语活动中会感知量词和名词的某些特征,会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量词同另外一些具有同类特征的名词联系在一起进行搭配。
5、代词
(1)孔令达,陈长辉在《儿童语言中代词发展的顺序及其理论解释》一文中指出,儿童在习得各种语言成分时,其习得时间的早晚不仅受该语言成分语义理解难度和语言形式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而且与该语言成分在交际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关——作用越大,越具有不可替换性,优先习得的可能性就越大。
(2)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彭小红《说汉语儿童早期代词习得》中通过对一名两岁零两个月小孩的代词习得做个案研究,其结果显示:一,理解能力比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早一些;二,单数代词先于复数代词被儿童掌握;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习得先于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3)北京大学心理系许政援,闵瑞芳《汉语儿童人称代词的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获得代词顺序是从“我”、“你”到“他”。11一16个月都用直称;18个月前后摹仿使用人称代词;19 或20个月开始正确使用主格和所有格的“我”,而后使用宾格的“我”、“你”, 但产生“我”“你”代词倒置;2 3一24个月时才正确使用宾格的“我”和“你”;26个月时正确使用主格的“ 你”;19一20个月时摹仿说出“他”;24个月在讲故事、作游戏时用“他” 来指玩具或小人书中的人和动物;2岁7个月到3岁左右开始“他”指实际生活中的人,但语法上常有参照不清等缺陷;3岁3个月后,儿童使用“他”时指代关系基本正确。
6、数词
课程教材研究所张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董奇、陈瑶在《3、4岁儿童数数的规则及其策略运用的研究》中指出数数能力是儿童用于建构其数学知识系统的重要工具,是儿童早期获得的最基本的数认知能力之一。研究发现:(1),3、4岁儿童数数精确性会随着数列数目的增大而下降,4岁儿童的数数精确性比之3岁儿童有着明显的提高:(2)3、4岁儿童在数7、10、15、30 的任务中所出现的错误有着很大不同:(3)3、4岁儿童所使用的数数策略有所不同。
结语:
关于儿童词汇的习得,已经有许多学者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多领域进行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是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及与儿童习得过程的实际相结合,并且在实际中发挥作用。为了对儿童词汇习得有所帮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家庭层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的语言词汇,让孩子在一个良性的语言环境中成长。
2.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要有专门的教师开展语言课程,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提高孩子的能力,为孩子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
3.国家层面
国家要重视儿童语言学习,培养专门的儿童语言教育教学人才,规范儿童语言学习,注重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2]肖巧慧.儿童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 (18).
[3]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聚焦言语行为[J].外语研究,2007.
[4]周兢.从前语言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3 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习得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6).
[5]胡习之.试论现代汉语名词重叠[J].阜阳师院学报,1995(1).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7.
[7]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 第四版)[M].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王金禾.儿童歌谣叠音艺术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