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5-05-09李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脑出血常规

李景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景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 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 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降低, 以护理干预组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吞咽障碍;早期训练;脑出血;护理质量

脑出血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1,2]。其中, 吞咽困难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该症状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患者进食, 而且易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3,4]。为此, 本研究作者对本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3例;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46.37±29.82)岁。试验组中男28例, 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7.46±25.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 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具体措施:直接吞食训练及护理。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全面评估患者的需求, 进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另外, 为患者制定并发放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指导手册, 帮助患者了解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同时, 还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做好舌部训练(嘱患者张口, 伸出舌头, 向上下左右方向摆动, 锻炼舌头灵活性)、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吹气和发声训练。吹气训练操作方法:取一个吸管, 捏住底端, 让患者吹气, 反复练习20次。发声练习可以选择爆破音的词汇让患者练习发音, 维持唇部的最佳生理外形)和空吞咽训练(取一棉签浸入冰水, 护理人员轻轻触碰患者的软腭、舌根和咽后壁以帮助患者进行空吞咽练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结果(根据日本洼田饮水实验评价结果将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分为5级, 并对不同级别进行赋值, 分值越高, 表示吞咽功能障碍越明显)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由护理人员向患者或其家属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调查表, 调查表分为四个维度, 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降低, 以护理干预组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对比(±s, 分)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护理干预组403.49±1.381.47±1.24常规护理组403.37±1.262.24±1.56 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 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吞咽功能障碍作为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显著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还易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增加了病死率。因此, 探寻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发现: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本研究作者做到对脑出血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直接吞食训练及护理, 在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后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具体指导, 同时, 发放给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指导手册, 帮助患者了解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加强功能训练护理干预, 做好舌部训练、唇部训练和空吞咽训练, 最大限度的改善脑出血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 提高脑出血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续学俊, 于海柱, 吴涛, 等.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居民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4):387-390.

[2] 马英, 张月卿, 马会娜, 等.保定市某院农村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调查.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 .20(5):835.

[3] 戴兴珍, 吴桂梅, 陶连珊.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8):256-257.

[4] 梁连锦, 梁爱秋, 甘俭.老年脑卒中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偏瘫预后的影响. 右江医学.2010.38(2):144-1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89

2015-02-05]

723000 汉中3201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脑出血常规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