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5-05-09谢春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稳定型口服

谢春霞

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谢春霞

目的 探讨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为今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 治疗组不仅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再加用地尔硫卓口服.3次/d.10 mg/次, 治疗7 d。经治疗后, 检查心电图变化、心绞痛改善程度、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变化, 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0.83%, 治疗组显效16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方便、安全,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地尔硫卓;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安全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之一, 介于劳力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猝死、梗死之间, 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等[1,2]。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43~70岁, 平均年龄(52.3±7.2)岁, 另外确诊患有糖尿病者8例, 患有高血压者7例;治疗组25例,男13例, 女12例, 年龄45~73岁, 平均年龄(51.8±7.8)岁,另外患有糖尿病者6例, 患有高血压者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所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在48 h内心绞痛至少发作2次或12 h以内有心绞痛发作方可入选, 具体包括如下三种类型: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此次入选的49例患者均符合以上要求, 可进行探讨分析。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并且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常用药)等;治疗组除了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再加口服地尔硫卓.3次/d.10 mg/次, 治疗疗程为7 d。

1.4 观测指标[3]发生心绞痛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在治疗前后, 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检测心肌缺血的总负荷的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后, 均进行常规血压、心率的检查,观察药物对其产生的变化;观测药物不良反应, 若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处理。

1.5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两者比服药前减少程度≥80%,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显示基本正常或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缩短, 两者比服药前减少≥50%,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显示有明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 病情没有出现好转, 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0.83%, 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6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0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发生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发生心绞痛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发生心绞痛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在治疗后对比发现, 心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舒张压、收缩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 两组治疗前后发生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情况比较(±s)

.1 两组治疗前后发生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mms)发作次数(次/d)持续时间(min)对照组24治疗前1889±3546.3±3.619.3±4.5治疗.1145±241a2.9±1.4a9.8±3.9a治疗组25治疗前1912±2796.5±3.119.2±3.8治疗后 966±174ab.1.8±1.3ab7.4±2.7ab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比较( x-±s)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均无特殊临床症状出现, 安全性良好。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征为在休息和夜间新发作的心绞痛疼痛时间可能会延长, 心绞痛症状加重。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或不适, 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有些类似, 但疼痛程度更加剧烈, 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作, 持续时间长达30 min[5,6]。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生理机制独特, 发现后应当及时治疗, 若耽误了治疗时间, 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7]。

地尔硫卓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能使周围血管的阻力降低、平滑肌松弛, 可以作用多个生理系统, 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显著, 能够有效地控制室上性心动过快, 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心绞痛、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等。药物过量则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以及心脏传导阻滞, 因此, 应注意其用法用量, 以免造成不良反应[8,9]。

本研究采用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0.83%, 治疗组显效16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方便、安全,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1] 陈颖.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首都医药.2009.169(2):47.

[2] 师远征.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2014(9):81-82.

[3] 赵俊英.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09, 6(11):859-860.

[4] 李娜, 刘润梅, 王晶, 等.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地尔硫卓治疗临床观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 (10):1883-1885.

[5] 贺定国, 陈建慧.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58.

[6] 王伟森.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观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3):184-186.

[7] 李新芳. 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0):66.

[8] 谭荣平. 地尔硫卓治疗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吉林医学.2012.33(30):6569.

[9] 白明水.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地尔硫卓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2014(17):147-14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96

2015-02-05]

45005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门诊部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稳定型口服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