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分析
2015-05-09许岩
许岩
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分析
许岩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冠心病内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 口服, 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血脂情况、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情况、脑卒中、心力衰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HDL-C和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后则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TC、TG、LDL-C、CRP等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治疗冠心病, 主要途径为通过抗炎作用所实现, 治疗效果良好的同时, 不良反应少。
阿托伐他汀; 抗炎;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公敌, 有研究显示, 其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一种轻微炎症反应, 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 认为原因主要是血管内皮受到损害, 在损害处发生炎症反应, 血管产生了增生纤维, 造成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因此,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主要以对炎症的抑制和治愈方面着手, 此次研究对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抗炎效果进行讨论, 在本次治疗中可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 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现将主要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相符合,且所有患者经本院动脉造影进行确诊排除: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缺陷;②肌酸激酶(CK)≥正常值的3倍;③患有其他合并症;④无法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 男31例, 女19例, 年龄39~87岁, 平均年龄(67.5±7.7)岁;对照组中, 男30例,女20例, 年龄40~85岁, 平均年龄(66.8±7.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患者禁食12 h后, 采集无需抗凝的静脉血,对患者静脉血中的TG、TC、LDL-C, HDL-C, NO以及CRP的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并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方式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 口服, 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血脂情况、心律情况、心绞痛情况、心力衰竭时间、脑卒中等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 对其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进行统计, 观察组的TC、TG、LDL-C、CRP等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 HDL-C和NO水平治疗后则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TC、TG、LDL-C、CRP等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对比(±s)
注: 与观察前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时间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NO( μmol/L)CRP( mg/L)观察组50观察前6.83±0.572.83±0.634.38±0.44.1.16±0.1949.11±7.1211.08±0.68观察.3.55±0.37a.1.72±0.59a.2.86±0.54a.1.71±0.55a.58.11±6.95a.10.09±0.69a对照组50治疗前6.88±0.572.95±0.664.27±0.491.18±0.348.44±7.9511.24±0.68治疗后 6.57±0.15b.3.11±0.57b.4.22±0.39b.1.18±0.21b.49.99±5.78b.11.00±0.68b
表2 两组观察期间几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6例, 略高于对照组(24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道上, 发生不良反应后给予对症治疗可缓解, 并无出现肌溶解、药物肝损伤等严重性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公敌, 有研究显示, 其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一种轻微炎症反应, 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 认为发生原因主要是血管内皮受到损害, 在损害处发生炎症反应, 血管产生了增生纤维,造成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因此,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主要以对炎症的抑制和治愈方面着手。同时有研究认为, 血液中血脂的异常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其中TC、TG、LDL-C、CRP的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影响较大。因此, 对血液中血脂的调节可预防并制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阿托伐他汀通过之前的研究已经验证, 其可抑制体内TC合成, 进而对TG、LDL-C、CRP的水平进行调节, 达到降血脂作用[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 其中抗炎作用在该处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尤其重要[5]。NO主要由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或内皮细胞生产, 其推动了CHD的发生发展[4]。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的TC、TG、LDL-C、CRP等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 HDL-C和NO水平治疗后则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TC、TG、LDL-C、CRP等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治疗冠心病, 主要途径为通过抗炎作用所实现, 治疗效果良好的同时, 不良反应少。
[1] 高海燕, 崔玲, 韦洪艳, 等.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67-468.
[2] 郭辉.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40-41.
[3] 石先辉, 贾如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炎作用及临床应用.医学综述.2008.14(12):1888-1890.
[4] 杨平, 张丽芳, 顾淑娥, 等.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6).543-546.56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93
2015-02-04]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