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05-09梁家源黎鉴秋邓锦辉何柏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粉碎性腕关节桡骨

梁家源 黎鉴秋 邓锦辉 何柏辉

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梁家源 黎鉴秋 邓锦辉 何柏辉

目的 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4例,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功能评估结果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5.3%, 外固定组优良率为82.4%,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估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0.6%, 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8.2%,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康复时间6~11周, 平均康复时间(8.2±2.6)周, 外固定组康复时间5~10周,平均康复时间(7.9±2.3)周, 两组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T型钢板内固定的影像学疗效明显好于外固定支架。

T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约占骨折的1/10[1]。一般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 因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 骨折率相对较高, 青壮年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但都是因为暴力外伤引起的[2,3]。粉碎性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的一种, 大多数情况都会损伤关节面,如果发生骨折固定不牢, 可能会导致愈合面畸形、腕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 每组34例。内固定组男15例,女19例,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54.8±5.4)岁, 根据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标准[4], C2型10例, C3型24例;外固定组男16例, 女18例, 年龄26~71岁, 平均年龄(58.5±5.7)岁, C2型12例, C3型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骨折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必要的处理后, 在1周内进行手术, 手术时患者自然平躺, 采用臂丛注射麻醉。外固定组:分别在患肢的桡骨背侧和第二掌骨桡背侧划开两个1 cm长的小口, 分离后缓慢放入套管针避免伤及指伸肌键和桡神经浅支。使用电钻进行钻孔, 拧入外固定螺丝, 螺丝尖深度应严格控制在距离对侧骨皮质3 mm处, 安装外固定支架[5]。在X线机透视的辅助下, 对患者患处进行复位, 确定对接完好、关节面平整后固定好外固定支架。内固定组:采用掌侧入路, 在前臂掌桡侧切开一个纵向5 cm长小口, 牵拉肱桡肌和桡动脉血管到桡侧, 使患者暴露处远端骨折部位, 进行关节面平整和骨折复位, 将T形钢板置于桡骨骨折端掌侧, 用螺丝在远端固定, 确保固定牢固。两组患者在手术后7 d内都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定期查看X线片结果。外固定组在术后半个月内打开或放松外固定支架, 根据患者自身愈合情况, 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内固定组10 d后拆线处理,更换高分子石膏进行固定, 根据实际情况, 在6周左右拆除。

1.3 疗效判定标准 功能评估: 根据Shea评定标准[6]对腕关节各侧的偏斜角度、前臂前后旋功能、手指活动情况、腕部疼痛以及握力等指标进行评价。总分设置为20分.18~20分为优.15~17分为良.12~14分为中等.12分以下为差。影像学评价:参照Gart-land-Werlev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度[7], 对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等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畸形情况、主客观评价和并发症等方面, 0~2分为优.3~8分为良, 9~20分为中等.20分以上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评估结果对比 内固定组功能评估结果:优15例, 良14例, 中等4例, 差1例, 优良总人数29例, 优良率85.3%;外固定组优13例, 良15例, 中等5例, 差1例,优良总人数28例, 优良率82.4%,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影像学评估结果对比 内固定组影像学评估结果:优13例, 良17例, 中等3例, 差1例, 优良总人数30例,优良率为88.2%;外固定组优10例, 良14例, 中等7例, 差3例, 优良总人数20例, 优良率为70.6%, 两组影像学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功能评估结果比较[n(%), %]

表2 两组影像学评估结果比较[n(%), %]

2.3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和不良事件比较 内固定组康复时间6~11周, 平均康复时间(8.2±2.6)周, 外固定组康复时间5~10周, 平均康复时间(7.9±2.3)周, 两组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出现2例钉道感染情况,及时给予换药、抗炎处理后缓解, 内固定组出现1例螺丝松动情况。

3 讨论

桡骨远端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较高的活动量, 很容易发生远端骨折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桡骨骨折都会损伤腕关节面, 导致腕关节畸形或弯曲不畅[8]。人们在活动时, 桡骨远端承载绝大部分的轴向载荷, 如果发生损伤或者损伤后未得到正确的治疗, 都有可能发生断面畸形的情况, 进而引起桡腕关节的疼痛和握力下降[9,10]。另外, 如果桡骨远端背侧的成角扩大或桡骨出现缩短的情况, 也会引起远侧尺挠关节的运动障碍, 对腕关节的旋前和旋后功能影响严重。单纯的桡骨远端骨折, 采用手法复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是对于不稳定的复杂骨折, 尤其是粉碎性骨折疗效较差。目前临床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办法主要有外固定支架法和T型钢板内固定法两种。外固定支架法主要是通过抵消前臂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力, 防止骨折端再次移位, 并对骨折周围的韧带、骨膜等软组织进行辅助牵拉和引导, 复位断面、平整关节面确保患处血流通畅, 但外固定支架对侧方的牵拉作用较差,不能有效的避免畸形的发生。内固定组以桡侧柱(指桡骨桡侧)、中间柱(指桡骨尺侧)和尺侧柱(指尺骨头)作为支撑,用T型钢板固定能有效的预防畸形的发生, 并且内固定术能更为直观的将骨折块复位, 最大程度的恢复掌倾角、桡骨长度和腕关节平整性。结合本次临床研究, 可以看出T型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T型钢板内固定的影像学疗效明显好于外固定组, 因此T型钢板内固定法更适合用于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1] 王维勇.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附118例病例报告). 医学信息.2010.5(10):2735-2736.

[2] 李国俊.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98-199.

[3] 陈雪辉. 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 中外医疗.2012.31(18):76.

[4] 肖学军.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 中国医药导报.2011, 8(15):60-61.

[5] 傅维德.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14-2115.

[6] 张恒富, 蒋明华. 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2012.23(10):15-17.

[7] 罗运绍.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关节不稳.中医正骨.2010.22(10):60.

[8] 肖学军.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77-79, 83.

[9] Shang LP, Zhou F, Ji HQ, et al.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minimally invasive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Beijing Da Xue Xue Bao.2013.45(5):711-716.

[10] 程千, 狄东华, 赵建忠.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重庆医学.2010 .40(21):2147-214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78

2015-01-20]

527100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粉碎性腕关节桡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