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2015-05-09陈雄张静叶建华林士军刘玉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降钙素支气管哮喘

陈雄 张静 叶建华 林士军 刘玉春

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陈雄 张静 叶建华 林士军 刘玉春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 其中55例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非合并细菌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发作期, 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CT联合CRP检测, 能够协助判断出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且血清PCT、CRP水平的高低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是否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 常发作于凌晨或夜间。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原因有很多, 感染是其中之一。目前, 由于在临床上对细菌感染的分析较为困难, 从而使得因无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影响了疗效。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 CRP)均是机体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1], 可据此来协助判断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本文旨在探讨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选取100例于本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00例。经相关检查, 有55例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作为观察组;非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 男66例, 女34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9.1±7.3)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8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 且均无气管异物、气胸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当天,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血清PCT、CRP测定, 并给予相应的影像学及痰液细菌学培养等辅助检查。治疗后, 再次对两组的血清PCT、CRP进行测定。其中, PCT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产品名称: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测定, CRP采用胶体金法(产品名称: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 深圳市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测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 x-±s)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 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细胞组分和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在临床上,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急、咳嗽、喘息以及胸闷等[3]。此病因易反复发作且难以完全治愈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但呼吸道感染是其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加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比例较高, 且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易继发细菌感染。因此, 正确判断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临床上对细菌感染的分析较为困难, 而PCT和CRP均是机体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因此, 对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99±0.44)ng/ml、(86.41±15.79)mg/L和(0.21±0.11)ng/ml、(26.55±6.49)mg/L, 且两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0.22±0.05)ng/ml、(26.11±5.54)mg/L和(0.20±0.12)ng/ml、(25.82±8.25)mg/L,且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CT联合CRP检测, 不仅能够协助判断出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而且血清PCT、CRP水平的高低也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是否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从而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徐宁, 毛小琴, 撒亚莲. PCT、CRP在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463-464.

[2] 张永丽, 施秀英.痰液降钙素原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 8(24):3025-3026.

[3] 江进平.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24-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25

2015-01-19]

518000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