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

2015-05-09叶玉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针灸有效率症状

叶玉霞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

叶玉霞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5%较对照组的77.3%明显提高, Ⅰ级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亦提高(P<0.05)。结论 采用常规抗神经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恢复日常功能。

针灸;神经衰弱;治疗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心理性疾病, 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为神经症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精神兴奋、脑力疲乏、情绪暴躁、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伴头晕头痛、心悸、气短、月经紊乱、阳痿等。神经衰弱是由大脑神经活动长期持续性进展过度, 致大脑兴奋功能及抑制功能暂时性失调[1]。神经衰弱持续时间长, 迁延数月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了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且长期神经衰弱会造成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生, 出现焦虑、抑郁、轻生等,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时常采取抗焦虑、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 但药效一般, 长期应用则会出现药物依赖等并发症。现作者以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针灸治疗,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神经衰弱患者, 经诊断与CCMD-2R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自觉记忆力降低明显或几乎消失, 无法坚持工作和学习;精神不振、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注意力降低、焦虑、抑郁等。排除因精神性障碍性疾病、人格分裂等造成的神经衰弱;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参与研究时,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治疗组男26例, 女18例;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36.7±5.8)岁;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3.5±2.2)年;对照组男28例, 女16例;年龄20~56岁, 平均年龄(38.2±6.0)岁;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3.8±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 给予必要心理疏导、饮食干预, 并叮嘱患者每天进行1 h有氧运动, 如太极、慢跑、游泳等, 2片/次复合维生素B营养脑神经, t.i.d.;睡前口服2 mg舒乐定, 失眠者适当添加剂量至4~6 mg;伴有抑郁症患者可每晚睡前口服25~50 mg多虑平。用药14 d后停用, 评估药物效果后重复使用。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选神门穴、安眠穴为主穴,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配穴, 阴虚火旺者配以太溪穴、心俞穴、足三里穴、大陵穴;心脾两虚患者配以心俞穴、三阴交穴、脾俞穴;痰热内扰患者添加公孙穴、内庭穴、丰隆穴;明显健忘患者配以百会穴、志室穴;肝郁化火患者配以足窍阴穴、风池穴、行间穴;多梦患者配以魄户穴;头晕明显患者配以合谷穴、印堂穴。所有穴位均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 隔日1次, 1个疗程10 d, 1个疗程后休息2~3 d,然后开始第2个疗程, 共计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4]睡眠质量:采取世界卫生组织(WHO)睡眠质量检测法评估患者睡眠质量。Ⅰ级:睡眠率70%~80%, 睡眠可;Ⅱ级:睡眠率60%~70%, 睡眠困难;Ⅲ级:睡眠率50%~60%, 睡眠障碍;Ⅳ级:睡眠率40%~50%, 中度睡眠障碍;Ⅴ级:睡眠率30%~40%, 严重睡眠障碍。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 记忆力恢复, 可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 记忆力提高明显, 可实施大部分社会功能;有效:自觉症状改善, 记忆力增强, 可基本恢复生活和学习;无效:症状无改善, 记忆力无变化, 无法学习和生活。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治疗组Ⅰ级睡眠质量97.7%(43/44)与对照组Ⅰ级睡眠质量81.8%(36/44)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神经症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衰弱症状、兴奋症状、情绪症状等, 患者常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跃、对指向性思维吃力、烦恼、容易激惹、颈项僵硬、头昏头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等, 病情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不愈,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致工作、学习障碍。

临床治疗神经衰弱时, 通常采取药物予以病情控制, 难以取得疗效, 且长期药物会使患者出现药物依赖。而且临床药物多采用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类药物治疗, 但临床疗效有限, 效果不佳。在中医方面精神衰弱属于“惊悸”、“不寐”等范畴[5], 心为病变部位, 虚实夹杂。患者机体因情志不畅伤及脏腑器官, 致脏腑气机失常, 阴阳失调。且伤及心肝,情绪不安、惊悸懊恼;长期不寐则会致虚火上炎, 胸闷纳差、头痛不适等。因此气机逆乱、气血不和等是导致神经衰弱常见病因, 因此配以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 对经脉气血予以调整, 平衡机体阴阳, 恢复脏器功能。

针灸以神门穴及安眠穴为主, 通过神门穴宁心安神, 安眠穴改善睡眠质量;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辨证实施配穴,以此补其不足, 共奏阴阳平衡的作用。另外通过针灸可平衡植物神经功能, 促使神经衰弱者脑电图恢复正常,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恢复患者神经症状。在此次研究中,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明显提高, Ⅰ级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亦提高(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 患者行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同时配以针灸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 采用针灸联合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神经衰弱可取得显著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恢复日常功能,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1] 赵维杰.针刺治疗失眠症90例.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11): 768-769.

[2] 郑新杰.针刺配合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68例.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2):120.

[3] 郭娜, 李平.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神经衰弱体会.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1):16-17.

[4] 王琳.澄清大众关于神经衰弱的认识.科教文汇, 2008, 2(1): 208.

[5] 王杰, 武峻艳, 李平.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9):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68

2015-02-12]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针灸有效率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很有效率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