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令德:黄河上的“黄继光”

2015-05-08朱兴国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5年3期
关键词:黄继光大堤洞口

朱兴国

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小学课本上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他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而在人民治黄抗洪抢险中,也出了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他在1949年黄河发生大洪水时,奋不顾身跳入奔腾的黄河,在湍急的洪流中,用身躯堵住了黄河大堤即将溃决的洞口。

这个人就是戴令德,一个人民治黄史上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物。

说戴令德传奇,并不是说他曾干过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几十年平凡的治黄岗位上,他一直默默地工作在最基层,为黄河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当年,他的英勇事迹为共和国的诞生献上了一份厚礼。有一首诗赞颂了他舍身救险的壮举:

1949年9月,那是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的庄严时刻,

一场洪水突兀而至,

像是赶来参加开国大典的不速之客。

“绝不能让黄河决口的悲剧重演!”

一种巨大的历史责任感,

顿时在大河上下,化作钢铁意志般的浪波。

一天深夜,黄河下游一处堤岸,

突然发生碗口粗的漏洞,

顷刻之间,就要把大堤拦腰撕破。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

黄河职工戴令德巡堤查险来到这里,

没有片刻犹豫,没有胆怯退缩,

他,纵身跳进浊浪翻卷的河水,

用身躯紧紧堵住汹涌湍急的漩涡。

洞口越来越大,喷涌的水柱发出狂吼,

戴令德,随时就会被无情的激流吞没。

然而,此时他的信念只有一个,

那就是:“宁肯死在洞中,也要守住黄河!”

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啊,

数十万抗洪大军,与洪水殊死搏斗,与险情短兵相接。

最后,滚滚洪流安澜入海,

汇入浩瀚的大海蔚蓝色。

也正在这时,千里之外的天安门广场上

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黄河儿女,把黄河安澜的一份厚礼,

庄重地,庄重地,献给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这首诗是著名黄河作家侯全亮所作《党的生日,黄河人的献礼》,诗中赞扬戴令德壮举的诗句,令人击节叫好。

提起这段往事,戴令德仍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那是1949年的孟秋时节,黄河下游发生了回归故道之后的第一场大洪水,这一年秋汛已持续半月有余。9月14日,郑州花园口站出现1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千里大堤,险象环生。众所周知,由于1938年国民党掘开郑州花园口大堤,“以水代兵”阻止侵华日军西进,使黄河人为改道夺淮入海,致使黄河故道长期不过流,沿黄百姓在堤上堤下肆意开荒耕种,堤防残破不堪。人民治黄之后,虽经3年多的复堤加固,但堤身仍然很单薄,并未经受过洪水的冲刷和考验。此次大洪水的到来,羸弱的千里堤线,暗藏着重重隐患,处处皆险情。

在黄河左岸的济阳黄河堤段,前赴后继的黄河水正滔滔不绝地反复冲刷着并不坚固的新修堤防。9月16日深夜,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漆黑的黄河大堤上,明明灭灭闪烁着数点微光,这些光亮是正提着马灯在寻堤查水的防汛值班人员。在济阳沟杨险工段的大堤上,有一个人在雨中提着一盏马灯,走走停停,一会儿在临河检查一下,一会儿又到背河查看一番。此人正是19岁的山东济阳黄河工程队队员戴令德,上半夜他当值,正在冒雨巡查堤防。

子夜时分,正是人们酣然入梦的时候,此时,戴令德正冒雨查险,疲惫与困倦不时向他袭来,时间似乎走得很慢。戴令德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仍然认真仔细地不断来回巡查。

17日凌晨1时许,终于到了该换班的时间,上半夜巡查堤防没有发现险情,戴令德如释重负,轻轻舒了一口气。徒步巡查了大半夜,有些疲惫的戴令德沿着沟杨险工大堤往舒家村临时住处走去,他准备叫醒正在休息的对班刘玉俊起来换班。马上要交接班了,可以回去美美睡一觉了,戴令德心里想着,脸上浮现出甜甜的笑意,脚步也加快了。身上披着的油布被雨水打湿,在马灯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油亮的光芒。

当他走到舒家村口的平工段时,忽然听到有哗哗的流水声,戴令德感觉这水流声舒缓清脆,与平时波涛汹涌的河水流动声大不一样,他立即警觉起来。他侧耳细听,仔细辨别水流声音的方向,感觉像是从背河发出的声响。他立刻循声跑到背河去查看,结果发现背河堤身有一个洞眼,正在汩汩地冒水,已经开始淌浑水了,哗哗的流水声正是来自这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堤出了漏洞。

戴令德清楚地知道漏洞对黄河堤防安全意味着什么,他一边大喊“出漏洞了,快来人啊”,一边反身跑到临河去查找漏洞。雨中的大堤上天黑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河中被滚滚的洪流吞没。他弓着腰,一手高举马灯,一手撑着地,俯身瞪大双眼紧盯水面,像一只搜寻猎物的猎豹,沿着河岸不停地往前寻找。向前探查了十来米,终于发现一处河水打着漩涡往下抽,他判断这应该就是那个洞口。戴令德将马灯放在堤顶上,以便赶来抢险的人们寻找目标,他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湍急的波涛之中,他两手在水中不停地摸找洞口的确切位置,嘴里仍然大呼快来抢险。漏洞很快就摸到了,洞口在水面下30多厘米,洞口已有暖水瓶那么粗,眼看着漩涡在不断冲刷洞口,当时戴令德手边除了马灯什么家什也没带。咋办呢?焦急的戴令德想到了身上披的油布,他迅速解下来团成一团塞进洞口,刚放进洞口,油布刷的一下就被抽进洞里。戴令德有点儿慌了,他又快速脱下身上的新夹袄、夹裤,团了团又塞进洞里,刷的一下又被抽进了洞里。

此时,戴令德身上只剩一个裤衩儿,初秋深夜的寒意,让赤身裸体泡在河水里的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眼看着洞口在逐渐扩大,但仍然没有人来,他的呼喊声也有些沙哑了,无计可施的他有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情急之下,戴令德不顾一切地扑向洞口,一屁股坐在了洞口上,他感觉整个身体被漏洞往里吸,他两臂使劲儿架住身子,双手扒住洞口两侧,汹涌的洪水淹没了他整个身体,只有脑袋露出水面呼吸。豁出去了,反正不能再让洞口扩大。戴令德打定主意,心里反倒不慌张了,浑身也充满了力量。此时他眼里的浪涛像起伏的山峦一般,一排排向他头顶涌来,随时会把他吞没。一个小浪头打来就能没了头顶,他紧闭两眼,屏住呼吸,浪涛过后再露出脑袋喘一口气。戴令德意识到,一旦自己泄劲儿,肯定会被吸进洞口,没命事小,溃堤险情所带来的灾难可是无法估量的。戴令德两只胳膊架在洞口一动也不敢动,感觉时间像停滞了一样,漫长得让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他仍然抻着劲儿不停地喊人抢险。

坚持了七八分钟,终于,他的对班刘玉俊和工程员王庆吉听到了喊声,他们一边喊人来抢险,一边往出事地点跑。听到喊声的人们带着工具、料物迅速赶了过来,把戴令德从不断扩大的洞口中拽出来,并对漏洞进行紧急抢堵。大伙儿首先用一个麦秸包抛入河中把洞口堵上,然后抢修围堰。这时赶来抢险的人越来越多,有三四百人,一部分人在临河抢险,把洞口周围快速修做了月堤,切断漏洞的水源;一部分人赶到背河去抢险,在出水口处做起了反滤围井,防止漏洞的水流将堤身泥沙冲刷出来。就这样,经过几百人3个多钟头的奋力抢护,终于把险情控制住。

“我命大,倘乎(若)大伙儿再晚来几分钟,我可能就被抽进洞里去了,呵呵!同志们把我从河里拽上来的时候,我浑身冻得直打哆嗦,上下牙都咬不到一块儿,腿哆嗦得像抽筋儿一样都站不稳了。”戴令德声情并茂讲述着,似乎在叙说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桩趣事。但老人轻松话语背后,却蕴含着一种责任、无畏和忘我的精神。

除了奋不顾身堵漏洞这件事迹,戴令德还有许多故事,比如,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捉獾高手。也就是在他勇堵漏洞之后的第三天,正在巡堤查水的群众在济阳吴党庙附近黄河大堤上,发现了一处獾狐洞穴,特别深,大伙儿翻挖了一天也没找到獾。戴令德听说后,就自告奋勇前去捉獾。到了现场,他仔细查看獾洞的地理位置和开掘程度,建议采用烟熏的方法将獾逼出来。这一招真灵,一只40多斤重的大獾从洞中蹿出,守在洞口的戴令德迅捷地伸手掐住獾的脖子,不想这只獾灵巧地扭头咬掉了他左手无名指的指甲,十指连心,疼得戴令德直冒冷汗。大家一拥而上合力扑打那只大獾,戴令德急忙提醒大家,獾洞一般会住一对,应该还有一只。话音未落,第二只獾又蹿了出来,戴令德眼疾腿快,抬脚就想踢翻第二只獾,獾急跳起来咬伤了他的左腿,戴令德忍着剧痛,和大伙一起七手八脚地制服了两只大獾。

65年过去了,戴令德左膝内侧当年被獾咬过留下的伤疤,如今仍依稀可见,如同永远印在他肌肤之上的一枚“奖章”。

说到奖章,戴令德就珍藏了2枚真正的奖章,一枚是“治黄功臣——特等功”,另一枚是“1950年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纪念章。由于岁月久远,如今奖章已变得锈色斑驳,字迹不清。两枚奖章是他舍身抢险而获得的。戴令德奋不顾身堵漏洞的壮举传开后,在大河上下引起了轰动。当年汛后,山东省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授予戴令德“特等功臣”光荣称号,这也是人民治黄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特等功臣。戴令德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出席颁奖大会的红色代表证——“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证(序号523号)”,证上盖有钢印的戴令德当年一寸免冠照片,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说起往事,老人仍十分激动。1950年初,山东省防总在惠民姜楼召开黄河安澜庆功大会,当时的山东河务局局长江衍坤亲自给他佩戴大红花,给他颁发特等功奖章,千人大会宏大的场面他至今不忘。后来,时任山东河务局副局长的钱正英还到济阳慰问过他。戴令德回忆说,钱正英平易近人,说话办事很干练。她还捎来上级发给戴令德的一身灰色粗布军装,算是对他堵漏洞时新夹袄夹裤损失的补偿。钱正英在检查济阳黄河堤防工程时,不小心掉进了大坝上洪水冲刷的深坑里,戴令德赶忙把她从坑里拉出来。每当讲到这一段,老人都笑得语无伦次,高兴的样子竟然像个快乐的顽童。

2014年4月22日,在济阳沟杨黄河险工17号坝,当年戴令德舍身救险的大堤附近,笔者再次见到老人,其一身朴素的藏蓝色装束,古铜色的脸膛,依然像十年前那样身板硬朗,依然那么健谈,改变的只有他不断增加的年龄。已经84岁高龄的老人,走在高高的险工边沿,步履稳健,精神矍铄,一点儿也看不出老态龙钟的样子。这已是笔者第三次倾听老人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了,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舍身救险说起来容易,关键时刻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1949年9月17日抢堵漏洞的那天,距离开国大典只有短短15天时间。假如在那个凌晨,戴令德是昏昏欲睡地走过那个漏洞,对哗哗的流水声充耳不闻,交接完毕后就去呼呼大睡;或者胆小怕事,看到漏洞就跑去喊人,从而耽误了最佳抢堵时间,后果都不堪设想。据多年从事黄河防汛工作的老人们讲,碗口大的漏洞贯通堤身,背河冒浑水,且哗哗形成水溜,若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抢护措施,险情会发展很快,半小时左右就会有冲决堤防的危险,一旦决堤,浩浩荡荡的地上悬河将一泻千里……若如此,开国大典会不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灾而被迫推迟?京津冀地区会不会因为黄河决堤成为黄泛区而被迫迁都他方?因为戴令德的舍身救险,这些假设便成为省略号,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笔者与戴令德沿着河岸边走边聊,老人说他离休后,一直居住在老家山东济阳县鄢渡村,各级领导每年都去看望他,日子过得很充实、愉快。问他当年跳下黄河堵漏洞时,都在想些啥,有过害怕吗?老人停下脚步,两眼炯炯有神,说:“想啥?就是觉得黄河一旦决了口不得了啊,黄河以北都遭殃了,大水能一直淹到北京、天津,会毁掉大片庄稼地和千百万人的生命财产,我这一条命算啥?当时没想到啥叫害怕,只想着一定要把漏洞堵住,别开了口子……”老人说话时一脸严肃和认真的表情,全然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语。据戴令德讲,1949年秋汛,参加抗洪抢险的人都很尽职尽责,许多守堤干部都身先士卒,敢于担当,哪里有危险、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不少人家里受灾,却舍小家顾大家,仍然坚守大堤;沿黄群众不计报酬,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没有一点儿私心杂念,为了抢险需要,很多群众拆院墙,扒门楼,把建房的砖石运往工地做抢险料物。全力以赴抗洪抢险,万众一心保卫家园,这就是人民治黄近70年岁岁安澜的根本所在。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急时刻,戴令德挺身而出,这种奋不顾身堵漏洞的大无畏行为,可与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精神媲美。黄继光的奋力一扑,赢得了一场关键战役;戴令德的奋力一扑,使黄河以北的华北大平原免遭一场黄河洪灾的扫荡,并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按时顺利举行。

猜你喜欢

黄继光大堤洞口
动作中的爱国精神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致敬英雄黄继光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战友给黄继光起绰号“八大员”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排水系统改进措施与建议
大灰狼找兔子
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