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分析
2015-05-08方菊香李宁
方菊香+++李宁
摘 要:县域经济在甘肃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际,怎样推动县域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以张掖县域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对西部大开发以来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点带面,从把握政策机遇、立足区位优势、提高金融效能等方面提出甘肃县域经济金融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县域金融
一、张掖地区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张掖地区共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和山丹县等5个县域经济体。2013年末,县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95%,土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9.73%,生产总值占全市总量的58.08%,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58.31%,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39.13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1.95亿元。同期,甘肃省共辖县域经济体69个,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1.54%,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47%,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42.9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总量的24.89%,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40.18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2.25亿元。与全省相比,张掖地区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较高,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比均接近60%,分别为全省的1.35倍和2.34倍,县域在全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从张掖地区看西部大开发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快速增长,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1999—2013年,张掖地区所辖5个县域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1.45%,略低于全省县域经济12.63%的增长水平。其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年均增长率20.19%,民乐县年均增长率10.89%,临泽县年均增长率13.78%,高台县年均增长率14.14%,山丹县年均增长率10.43%。2013年末,张掖地区所辖5个县实现生产总值195.65亿元,是1999年34.27亿元的5.71倍。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28:41:31,与1999年的49:27:24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4和7个百分点。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31%,比1999年提高10.68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轮驱动,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74.61亿元,是1999年6.3亿元的27.72倍。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迅速,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43亿元,较1999年的7.25亿元增长了5.58倍。三是张掖县域地区进出口额基数虽然低,但增长速度很快,2013年末为2336.4万美元,而1999年进出口总额只有12万美元,增长了195倍。
(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016元,县域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8299元,同199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33倍和3.05倍,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十一五”时期,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300公里,新增电力装机67.6万千瓦;2013年兰新铁路二线上的临泽、高台、民乐3个高铁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2008年至2013年,森林覆盖率由9.17%增加到13.04%,湿地面积由21.04万公顷增加到25.34万公顷;临泽、民乐被列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县;黑河湿地湖泊纳入全国重点治理规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左右。
(六)金融支持效能不断增强,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从信贷投放量看,2013年末张掖县域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2.57亿元,较年初增加29.31亿元,增长31.43%。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农业特色产业、采矿业、新能源、旅游业等重点行业,为张掖县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三、从张掖地区看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虽然略有提升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张掖县域人均GDP占全省人均GDP的比重缓慢下降,2013年该比重为100.64%,较1999年下降42.86个百分点;张掖县域人均GDP水平同全国人均GDP的比重,虽整体高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前,2013年该比重为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4.52%,较1999年提高3.98个百分点,但绝对差距依然很大。
(二)县域城镇居民收入同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农民收入仍小幅低于全国农民收入水平
从张掖县域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看,由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对城市经济关注常常多于与县域经济,使得县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水平,且差距逐渐拉大,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比重为55.72%,较1999年下降20.81个百分点。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各阶段增速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农民纯收入占全国比重为95.30%,略低于全国水平。
(三)产业结构层级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
2013年张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例28:41:31,甘肃省产业结构比例为14:45:41,全国的产业结构比例为10:44:46。张掖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比为28%,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41%,低于全省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31%,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能级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较为落后。
(四)经济外向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外贸依存度仅为0.74%,全省的外贸依存度为10.17%,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为46%,较全省低9.43个百分点,较全国低45.26个百分点。张掖地区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33.59亿元。
(五)金融资源存量小,融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非金融部门融资中只有贷款,没有通过债券、股票融资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非金融部门融资中银行贷款为122.57亿元,小额贷款为0.37亿元。二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较小,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相对较弱。2013年,张掖县域地区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27亿元,其中:财险收入0.88亿元,寿险收入2.39亿元。
四、推进县域经济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紧抓政策机遇,立足区位优势,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不断提升内生增长动力
当前,甘肃正处于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开发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各项政策的叠加期,新形势下应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同时,县域地区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历史延续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应找准利用政策与发挥特色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让政策和优势共同发力,重点突破,全面带动。面对产业结构层次整体不高的局面,既要抓住东部企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又要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外合作机遇,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对内招商与对外招商一起抓,内资与外资一起引,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和对外贸易,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内生动力。以张掖为例,县域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应稳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工业,继续壮大旅游产业。具体而言,在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畜禽养殖、高原夏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种子、果蔬、油料、畜禽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对外出口;在工业方面加快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展现张掖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坚持园区集群发展原则,引导优势资源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服务业方面突出宜居宜游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吸引和扩大社会消费,关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县域经济作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更是有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把握国家实施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机遇,针对甘肃县域基础设施普遍欠账的现状,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及社会资本等多方面资金,加快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的建设,为吸纳城镇居民就业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县域城区,统筹城乡空间和生产力规划,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及辐射带动能力,引进和培育更多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同时用好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扩大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城镇居民直接收入。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税费,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创业增收。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多方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在镇域和农村,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趋势,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现代新型农业主体,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三)强化金融支持,优化金融生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助推作用
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健全财政资金补偿担保机制,人民银行利用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各项货币信贷政策,银监部门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现有银行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力争在县域地区汇集更多的资金。引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结合县域经济主体特征,创新贷款业务品种,提高信贷资金支持县域经济的契合度。建立完善以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为县域地区经济体提供更多的保障。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培育融资主体,吸引国内投资基金或者大型财团前来投资,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优质的工业、旅游业、农业、商贸流通业类企业利用创业板、新三板、股权交易托管中心、债券市场等平台,实现直接融资,满足资金需求。三是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增强吸引资金能力。继续推进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县域信用环境和投融资环境,弥补融资薄弱环节,为金融提供蓬勃发展的土壤,使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畅.地方性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3,(23):74。
[2]刘利红.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法人银行的两轮效应测试[J].金融与经济,2012,(2):57-62。
[3]孙晓亮.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0,(26):45-46。
[4]唐一超.新形势下金融支持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23):91。
[5]朱冬辉.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风险分析[J].南方金融,2013,(10):89-92。
The Analysis on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ansu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Based on County-level Regions in Zhangye
FANG Juxiang LI Ning
(Zhangye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The county economy in Gansu provinc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therefore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the county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action to speed up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chiev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t the time when China is implementing a new round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how to push the county economy to further development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seriously. Based on making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y-level regions in Zhangye, throug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ansu from such aspects as grasping the policy opportunities, basing on the location advantage and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so on.
Keywords: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county finance
责任编辑、校对:杨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