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发出的癌变信号
2015-05-08双竟柳
双竟柳
你知道吗?不仅人可能得癌,食物体内也可能产生“癌细胞”。这样的食物不但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人吃后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发黄发褐
常见食物:红烧肉、烙饼等
解读: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颜色会发黄发褐,同时释放出诱人的香气,这个反应叫美拉德反应。比如红烧肉、烤鸭、烤面包、烙饼、油炸食物……各种烹调后颜色变深发褐的处理,几乎都促进美拉德反应。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丙烯酰胺是这个反应的一个产物,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濃郁,丙烯酰胺含量就会越高。因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等。
变焦
常见食物:炸鱼、烧烤等
解读: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基因突变作用。一般来说,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食物水分含量越少,产生的杂环胺越多。特别是变焦的鱼、肉类食品,不仅含有大量杂环胺,同时还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在外就餐,少吃烧烤、炸鱼等食物。家庭中尽量避免油炸和熏烤等烹调方式,用炒制、烤箱烤制和水煎来替代。如果一定要吃熏烤和油炸食品,应该搭配绿叶菜和豆类、粗粮一起吃。
发霉发苦
常见食物:花生、瓜子等
解读:受霉菌污染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常会发霉变质,产生毒素,比如黄曲霉毒素,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黄曲霉菌最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尤其在花生等坚果中多见。此外,容易发霉的食物还有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粮食。当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时,应该丢弃。存放坚果和粮食一定要保持通风,以防霉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