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对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2例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5-05-08朴锦善刁玉霞俞曙星苏海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莫德持续性免疫性

朴锦善 刁玉霞 俞曙星 苏海波

匹多莫德对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2例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朴锦善 刁玉霞 俞曙星 苏海波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在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持续性ITP患儿22例, 给予口服匹多莫德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外周血CD4+、CD4+/CD8+、CD16+CD56+NK细胞数、Th1/Th2较治疗后明显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匹多莫德治疗, 可调节持续性ITP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 使血小板维持在安全水平, 减少持续性ITP发生出血的危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匹多莫德;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多数为良性、自限性病程.80%以上患儿为急性病程.1年内血小板完全恢复正常。仅有20%左右患儿转为慢性。在免疫功能恢复的过程中, 部分患儿会出现血小板<30×109/L,可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目前针对严重出血倾向ITP患儿 的治疗仍为糖皮质激素、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输注血小板等。本组试验选择病程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ITP患儿,给予口服匹多莫德, 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血小板恢复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诊断的持续性ITP患儿22例 , 男10例, 女12例 , 年龄2~12岁。所有患儿均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 血小板曾恢复正常, 在病程3~12月内, 外周再次出现血小板减少, 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1.2 ITP的分型[1]①新诊断ITP:病程<3个月。②持续性ITP:病程3~12个月。③慢性ITP: 病程>12个月。

1.3 方法 持续性ITP患儿, 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意大利多帕药业有限公司, 注册证号H20090934.400 mg/支)口服.1支/次.2次/d.2周后1次/d, 连服6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集抗凝静脉血3 ml, 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检测分析计算。包括CD4+、CD8+、CD4+/CD8+、CD16+CD56+NK细胞数。CD3+CD8-细胞中表达IFN-γ、IL-4的阳性百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持续性ITP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4+、CD4+/CD8+、CD16+CD56+NK细胞数、Th1/Th2较治疗后明显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22例患儿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s)

表 22例患儿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s)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时间例数CD4+(%)CD8+NK(%)Th1/Th2治疗前2227.06±2.3829.47±2.751.04±0.08.9.85±1.670.77±0.03治疗后2231.12±3.9824.74±3.261.23±0.2613.25±2.531.30±0.17+(%)CD4+/CD8+(%)CD16+CD56

3 讨论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2009年美国血液病协会(ASH)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首字字母仍用ITP表示, 强调了自身“免疫性”的重要作用[2]。急性ITP病程在3个月内, 为自限过程, 免疫状态好, 随着机体对病原菌的清除、特异性抗体逐渐消失,机体的一过性免疫反应使得大多数儿童ITP呈急性病程[3]。持续性ITP病程为3~12个月, 包括未获得自发缓解或停止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的患儿。慢性ITP病程>12个月, 是由于机体存在持久恒定的免疫功能失调紊乱并使细胞因子过强的产生, 活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产生增加, 需要免疫治疗[4]。

目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ITP的一线治疗方案, 考虑到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及其他毒副作用, ITP患儿首选IVIG治疗, 大多数患儿血小板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部分患儿未获得自发缓解或停止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 给予口服匹多莫德短程治疗。仍然有一部分患儿进入持续性ITP。本组资料发现, 持续性ITP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CD4+/CD8+比值明显降低, 提示持续性ITP时CD4+T细胞减少, CD8+T细胞增多, 同时发现NK细胞显著降低, 存在T细胞亚群紊乱。因而T细胞亚群紊乱在持续性ITP的起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淋巴细胞是细胞与体液免疫的重要环节, 能在抗原刺激下激活产生功能各异的淋巴因子, 调节体液免疫, CD4+/CD8+比值维持动态平衡是决定免疫稳定状态的中心环节。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调节T/B淋巴细胞。NK细胞对B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 同时NK细胞能杀伤某些不成熟的胸腺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由于NK细胞数量的降低, 导致其对B细胞分化抑制作用的减弱, 自身反应性CD4+Th细胞数量增加, 从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ITP的患儿Th1/Th2功能失衡, 是一种Th2优势表达。

匹多莫德是一种胸腺二肽类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 匹多莫德可阻断环磷酰胺对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淋巴细胞增值能力的抑制作用,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提高细胞趋化性, 增强B细胞的敏感性, 产生更多的的抗体来抵御外来物质, 激活NK细胞, 对免疫系统的T细胞群的平衡起调节作用;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 通过刺激白介素-2、干扰素-γ细胞因子产生,可进一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促进淋巴细胞活化, 促进细胞免疫反应;纠正CD4+/CD8+在病理情况下的比例失调,使机体免疫系统向正常生理条件下的稳态调节[5]。可达到调节小儿Th1/Th2细胞功能平衡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活力提升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减轻Th1细胞功能抑制的程度。

本组资料显示持续性ITP在常规一线药物治疗后, 仍有部分患儿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 使血小板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经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后, 可纠正患儿体内T细胞亚群功能的失衡, 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使患儿血小板维持在相对安全水平, 减少持续性ITP发生出血的危险几率, 等待ITP的自限病程。

综上所述, 口服匹多莫德治疗, 可调节持续性ITP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 使血小板维持在安全水平, 减少持续性ITP发生出血的危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82-384.

[2] 盛光耀, 翟慢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新进展.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18(3):97-99.

[3] 林雯, 肖燕, 刘勤, 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中国小儿血液.2002.7(2):49-51.

[4] Nuget DJ. Controversie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s. Blood.2002(16):15-17.

[5] 李慧, 王永军, 孙进. 匹多莫德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剂学杂志.2012.10(4):68-7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42

2015-08-04]

132011 吉林市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莫德持续性免疫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