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与脑内微出血相关性研究

2015-05-08黄美媚李国兴黎宏庄欧阳基鹏梁艳玲游文霞杨少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出血性数目溶栓

黄美媚 李国兴 黎宏庄 欧阳基鹏 梁艳玲 游文霞 杨少民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与脑内微出血相关性研究

黄美媚 李国兴 黎宏庄 欧阳基鹏 梁艳玲 游文霞 杨少民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与脑内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进行各种相关危险因素、一般资料的记录, 确定CMB的部位、数目, 随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缺血性卒中指南进行处理及治疗, 对出现出血性转化(HT)的患者及无出现脑梗死后HT的患者均进行CMB的统计, 明确脑内微出血和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相关性。结果 在有出血转化组(HT组)中有24例(35.3%)通过磁共振检查到有脑内微出血出现, 无出血转化组(无HT组)仅有16例(12.1%), 两组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患者IMBs出现平均数目较无HT组高, HT组患者转化HT组并发症比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P<0.05)。结论 脑梗死后出血转组患者脑内微出血检出率较无出血转化组高,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脑内微出血呈正相关,考虑脑内微出血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出现出血转化情况的预测因素之一。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脑内微出血;T2梯度回波加权

HT是指急性脑梗死后继发性脑出血, 其程度从少量点状出血到脑实质血肿, 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令临床医生担心及棘手。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对入组的患者进行各种相关危险因素、一般资料的记录, 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均行MRI常规序列和GRE-T2*WI检查, 确定CMB的部位、数目, 随后对全部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缺血性卒中指南进行处理及治疗, 对出现HT的患者及无出现HT的患者均进行CMB的统计, 包括数目、部位、大小等, 急性脑梗死后HT多变量回归分析, 明确脑内微出血和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112例, 女88例,年龄50~88岁, 平均年龄(57.30±8.12)岁, 体重47~76 kg, 平均体重(60.50±7.13)kg。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标准且排除脑出血、合并有血液病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进入本研究后记录患者各种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诱因、起病特点;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脑白质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阿司匹林使用、静脉尿激酶溶栓、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心房纤颤等相关因素, 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序列和GRE-T2*WI检查, 采用飞利浦公司1.5 T超导MRI扫描, 轴位GRE-T2*WI的扫描参数:快速小角度激励序TR/TE=800/26 ms, 反转角度30°, 层厚5 mm, 层距1.5 mm,共18层。所有MRI资料判读由对病史不详的2名独立的高年资的神经专科医师及1名放射科医师完成, CMB的判读需要意见一致, 当不一致时, 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CMB为在GRE-T2*WI序列上斑点状的、圆形的、性质均一的、直径为2~10 mm的低信号或信号缺失区域, 周围无水肿带。确定CMB的部位、数目, 随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缺血性卒中指南进行处理及治疗, 治疗2周, 临床上对出现HT的患者及无出现HT的患者进行分组, 有出血转化组(HT组)及无出血转化组(无HT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对入院时进行的MRI常规序列和GRE-T2*WI检查进行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CMB数目、部位、大小, 同时对两组患者预后, 使用Barthel生活指数(BI)评分进行比较, 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分析比较, 并对两组患者HT及CMB进行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病例按照《脑血管疾病指南规范》治疗2周后统计.200例患者分为有出血转化组(HT组)及无出血转化组(无HT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HT组与无HT组出现脑内微出血例数及部位等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IMBs数目、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男/女)体重(kg) HT组6858.7±11.847/2158.3±7.4无HT组13257.3±10.379/5359.2±8.3

表 两组脑内微出血情况的比较[n(%)]

表 两组患者 IMBs平均数目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表 两组患者 IMBs平均数目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IMBs数目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BI指数HT组686.4±3.98(11.8)13(19.1)76.3±9.7无HT组1322.6±3.112(9.1)11(8.3)58.8±7.9

3 讨论

梯度回波序列是目前MR快速扫描序列中最为成熟的方法, 不仅可缩短扫描时间, 而且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信噪比均无明显下降。CMB是由于脑内微血管壁的损害所导致的微小出血后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或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1]。因此, 这种病灶内存在着大量的铁离子, 是磁敏感性特别高的物质, GRE序列对此敏感, 在此序列上IMBs表现为斑点状的、圆形的、性质均一的、直径为2~10 mm的低信号或信号缺失区域, 周围无水肿带[2]。与其他序列比较, GRE-T2*WI是用来研究IMBs的有效且敏感的手段。脑梗死后HT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约20%~40%的HT发生于急性脑梗死后1周内, 其是溶栓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 既往脑出血是溶栓治疗的排除标准, 但对于脑梗死急性期GRE所见CMB是否能进行溶栓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指南, CMB与脑出血高度相关, 被认为是易出血的脑微血管病标志,在自发性脑出血中, CMB与大量脑出血及脑出血再发具有相关性。但对于合并CMB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溶栓是否增加HT的风险目前还有争议, 有关CMB患者溶栓后HT风险的资料有限, 因为目前溶栓前一般并不常规进行MR-GRE序列的检查。通过本研究, 确立CMB与HT的关系, 考虑CMB可以作为HT预测因素之一, 往后对于临床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合并CMB时, 进行一系列的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时, 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即当CMB合并存在时, 尽早辅助头颅CT了解颅内有无出血, 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及时的治疗, 这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达到尽早筛查出有出血性转化倾向的患者, 尽早干预, 减少患者出现出血转化的机会, 或尽早发现患者存在出血性转化, 减少患者死亡、致残风险, 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的目的。

[1] 杨松, 周志明, 张志强, 等.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1):64-67.

[2] 韩建成, 高培毅, 林燕, 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81-18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82

2015-07-30]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出血性数目溶栓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移火柴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牧场里的马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