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

2015-05-08兰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股骨头间隙髋关节

兰国红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

兰国红

目的 通过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影像资料, 探讨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X线、CT和核磁共振检查等资料。结.58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都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面积与塌陷程度有关。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应推广使用, 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髋关节病变造成的, 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受了外伤、酒精中毒等情况下, 才导致股骨头骨折或缺血而引起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常会出现髋关节剧烈疼痛、股骨头塌陷、患者活动功能障碍等情况, 是骨科常见疾病中的疑难杂症, 致残率较高, 病程发展较快, 因此准确诊断股骨头坏死位置和面积, 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有重要意义。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 只有通过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才能得出准确、高效的诊断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12月来本院治疗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其中男35例, 女23例, 年龄18~68岁。

1.2 方法 收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分析股骨头坏死塌陷与坏死面积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体征形态分.58例患者中, 有50.0% (29/58)的患者病变部位出现在中央+外上侧;有43.1% (25/58)患者的病变面积达到了40%~70%;股骨头塌陷的患者占24.1%(14/58)。58例患者均采用了X线、CT、核磁共振, 只有核磁共振能够检查出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 能准确诊断股骨头坏死位置和程度。

2.2 股骨头坏死塌陷与坏死面积的关系 通过分析58例患者所有坏死的股骨头是否塌陷, 发现塌陷的股骨头坏死面积明显大于无塌陷的股骨头坏死面积, 坏死面积越大, 越容易塌陷。见表1。

表 股骨头坏死塌陷与坏死面积的关系[n(%)]

3 讨论

3.1 X线检.58例患者经过X检查显示仅有12例患者股骨头外形异常。其中4例患者为1期股骨头坏死.4例患者的 X线片只能看到股骨头骨轻微向外移位, 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出现肿胀。两关节之间的间隙增宽, 虽然关节间隙有轻微的增宽, 但高度没有明显变化, 股骨头并没有发生塌陷[1]。2例患者为2期股骨头坏死, 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骨骺变得扁平, 密度有所加深, 有部分骨骺被骨化中心累及, 出现了病理性骨折的现象, 有的患者原先缺血的骨化中心周围, 出现了一层新骨, 把骨骺包围, 由外围骨向中心推进, 变成了“头内头”的X线片。有1例患者为3期股骨头坏死, X线检查为:与2期相比骨骺分裂形成小块状, 全部变得扁平。受新骨增生的影响, 股骨头内的骨密度有所增加, 因为有的患者骨内有血管性肉芽组织重新生长, 所以骨密度减少, 同时与死骨的吸收和排出也有一定关系。还有5例患者为4期股骨头坏死, X线检查结果:股骨头周围的骨密度基本一致,因为骨骺在不断的生长、增厚, 所以坏死股骨头也基本完成了修复。

3.2 CT检查 CT检查中仅有28例患者检查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射线片检查不能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确诊时, 临床上多采用CT检查, 进一步分析患者股骨头的病理变化。这一时期, 有5例患者股骨头内出现多处片状低密度阴影,可以从中看到关节间隙并没有发生改变, 但是有部分骨小梁被吸收而消失, 也有的缺少骨小梁。中期CT检查中, 有11例患者的股骨头内出现了囊状透光区, 边缘模糊, 并且大小不等。并且可以看到高密度的硬化性死骨, 均由于缺血造成。股骨头的软骨面有不同程度的断裂变形, 关节间隙也变得比之前宽窄很多。晚期的CT检查中, 有12例患者股骨头内的

囊状透光区边界模糊, 面积也较大, 还出现了大面积的高密度硬化性死骨, 比中期要多。部分股骨头塌陷变形, 而且软骨面发生了断裂变形, 甚至消失, 髋关节间隙也在变窄, 部分患者髋关节间隙消失[2]。

3.3 核磁共振检.58例患者采用了核磁共振后, 均被检查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核磁共振是通过磁场共振把股骨头从上往下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 再从前往后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查看。所以, 核磁共振与X线、CT相比, 不仅能看出股骨头坏死的部位, 还能看出坏死的面积, 使临床医生能够制订出准确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指导患者做康复锻炼有重要意义。

在58例患者的各项影像学检查中, 只有核磁共振将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部检查出来, 而其他两项检查不够全面、完整,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 X线、CT检查与核磁共振相比, X线、CT检查不能确诊时,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看出股骨头坏死部位、面积, 核磁共振检查直观的显示出股骨头的塌陷与坏死面积之间的关系, 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检查结果更全面、直观。

综上所述, 核磁共振与X线和CT相比, 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 能更准确的反映坏死部位和坏死程度, 诊断结果更准确, 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症治疗, 值得推广使用。

[1] 郭宇宁, 卫小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35-536.540.

[2] 王军辉, 陈亚玲. 运用定量分析技术初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PECT表现. 中医药导报.2009.15(1):53-5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44

2015-08-11]

277100 枣庄市立医院

猜你喜欢

股骨头间隙髋关节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间隙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给你
苦难的间隙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