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生古筝演奏实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2015-05-07周博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幼师生实训教学古筝

周博

摘 要:古筝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幼儿的基础阶段学习更为关键。本文分析了幼儿古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错误引导、不重视练习曲目、专注程度低等问题,对于幼师在教学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增加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和提高其技能。

关键词:幼师生;古筝;实训教学

古筝作为中国古典的民族乐器,对其学习的首先要求是一定要有文化素养。其中,师资的优劣对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幼儿阶段古筝的学习对幼儿学习古筝的成长道路至关重要。还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分层次教学。本文研究幼师在古筝演奏实训教学中分层次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结合自己古筝演奏的经验,对古筝实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幼儿古筝学习出现的问题

1、家长的错误引导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因此,古筝成为了很多家长选择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中小学入学时都优先录取特长生。因此,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古筝来提高竞争力,并且家长也重视孩子学习的质量如何,只注重古筝学到了什么级别。从而歪曲了学习的目标,导致幼儿只为了考级而学习古筝,而没有注意到学习的乐趣,这些都是因为家长的错误引导和音乐培训机构的不好宣传造成的。学习古筝的目标就是获得相关的级别证书。

2、独立性弱

由于幼儿明星赛事选拔的兴起,更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晋升优质学校的机率。这就造成了孩子学习古筝的年龄提前得越来早。其实,幼儿学习古筝的能力是有限制的,这和他们的认知能力、身体发育程度以及手指灵活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而言,幼儿学习古筝最好的年龄是6-7岁,在此年龄阶段之前的孩子,其记忆能力、求知欲望以及自制能力都没有发展完全,理解能力相对于6-7岁幼儿也是相对较弱,所以其学习是机械式的,并且需要家长陪伴。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小孩子固有的天性,并可能对其产生身心影响。

3、忽略练习曲、专注度低

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小孩子相对于大人来讲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许多老师和家长仍然要求孩子练琴时间达到一小时,甚至是2-3小时,这对小孩子来讲是很难承受的。孩子长时间的盲目用指、按弦,会造成手指不适,因无法把握对节奏音准的理解,孩子在心理上会出现退缩、犹豫,甚至是放弃学习的想法,这就会导致小孩子的专注度低,注意力无法集中。同时,由于考级等压力,孩子们在练琴时往往忽略了基础练习的重要性,过于追求曲子的难度。

二、古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轻基础、重技巧

古筝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对基本技巧的训练是初期阶段的关键,中级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而高级阶段列,更加侧重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现技巧的培养。然而,就目前的古筝教学来讲,它主要注重的是专项训练,对综合素质方面较为忽略。古筝教学大多局限于基础技能培训,一昧追求表演曲目的难度以及演奏技巧,而对于乐谱乐理等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自己演奏曲目的理解欠缺。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而古筝的情感是要靠表演表达的。

2、轻熏陶、重训练

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还普遍较低,对家长而言,他们认为孩子可以记得几首曲目,上台简单表演或者能够考级就好,他们完全忽略了对孩子艺术以及情感方面的熏陶,家长对古筝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目前的古筝教学是一对一式的填鸭式教育,并且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老师更偏重于单项专项训练,过于追求古筝曲目的难度和演奏技巧,急于求成,不遵从孩子的认知规律,仅仅希望他们尽快学会弹奏曲目。

三、幼儿古筝教学的建议

1、理解曲目

孩子能不能完美弹奏一首曲子,跟他们能不能理解这首曲子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曲子改编成故事或小童谣,用生动的语言感染他们,将其带入曲子的意境中,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做游戏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另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亲自示范,引导教学,让孩子将古筝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再加上回家如果在父母的表扬鼓励下练琴,孩子很快就可以掌握曲子的内涵并将将其发挥到极致。

2、充分调动,示范感染,激发兴趣

每首曲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背景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蕴含的情感等,它们有的高亢,有的委婉,有的抒情,有的含蓄,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感知这些,这就需要老师将曲子的故事、内容、特点、要求等融合起来,编排成一个小故事并融入感情进行演奏示范。这样持续下去,孩子们对曲子的理解度就会大大提升,进而对古筝的信心也会越来越足。

3、提高演奏水准,勤学苦练,学习模仿

将曲子改编成故事或童谣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记忆,再加上勤学苦练,可以让孩子们在曲子的节奏、音准和表现形式上取得很大的提升。但是因为孩子们还不能够独立处理音准节奏等问题,所以学会模仿是他们学习古筝的一个必要过程,在这斯间,老师可以对其示范、表扬、鼓励,以刺激孩子们对学习古筝的兴趣。

4、幼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

幼儿阶段学习古筝的年龄主要在3-6岁,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强,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因此,对于幼师来说,要对年龄相仿和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相似的孩子进行浅层次的教学,教一些基本知识,对认知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多交一些知识,并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幼儿会出现疲倦现象,幼师也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在幼儿阶段的古筝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年龄特征进行实训演奏,同时对幼师的要求也很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情绪特征和认知能力,培养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从而为以后古筝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对幼师在古筝演奏实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的研究学者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睿芳.议古筝演奏启蒙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

猜你喜欢

幼师生实训教学古筝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古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