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我是歌手》学习什么

2015-05-07曹深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我是歌手营销真人秀

曹深

摘 要:2015年3月,《我是歌手》第三季精彩谢幕。而三季的播出持续引领了综艺节目的风向标,在业内掀起了“歌手现象”。本文从创新、营销、制作的角度,研究了《我是歌手》成功的因素和魅力,同时收到了部分质疑的声音,以此给出学习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真人秀;创新;营销

3月27日《我是歌手》第三季歌王之战总决赛CSM全国网收视率2.47,份额9.09%,同时段蝉联第一。而两季的收视和市场份额也是全国同时段第一,总的来说这是《我是歌手》三季的胜利。

节目的火爆令无数歌迷狂热追捧,同时也引发业内人士对“我是歌手”现象的探讨和反思。《我是歌手》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创新是节目的根本

《我是歌手》是2011年湖南卫视购买的韩国MBC电视台的节目版权,但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造。

首先,节目引进和形态的创新。《我是歌手》第一季播出时,正是中国电视荧屏上各大演唱类真人秀节目的鼎盛时期,《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等让人目不暇接。但是,这些节目同质化严重,草根儿登台,专家评判。而《我是歌手》把华语乐坛上有影响力的歌手请上竞演舞台,让500位大众评委决定他们的去留。这种“凤凰变草根儿”、“观众是裁判”的“逆向思维”很快立足。

原版的《我是歌手》只在灯光、舞台、节目包装、7位歌手擂台竞演的方式等元素上有详细的规划,除此之外没有完整的“白皮书”,这种“先天不足”给中国版的《我是歌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最终,节目组决定结合中国本土的娱乐环境和受众心理,对原版进行了大胆地的“整容”。连续三季的比赛都在决赛前加入复活赛,而到了第三季更是创新性地加入紧张刺激的“踢馆赛”,在比赛中不断地注入新鲜元素。另外,除了将歌手推上前台,湖南卫视还引入了歌手“经纪人”,让人气主持人和歌手“绑定”竞赛,“经纪人”之间的插科打诨等都是竞演之外的亮点。同时,在第三季里,节目组在保留每位歌手单独房间的基础上,独创性地增加了400平米的公共会客厅,让这里成为话题的生产基地,同时有效地舒缓了受众的收视情绪。为了“吃干榨净”,节目组更是把每场比赛最后的公布竞演结果环节当成了最热门的卖点。数十台摄像机对准7位竞演歌手,捕捉他们细腻的表情和感受,同时,总导演洪涛公布成绩的方式采取故弄玄虚但又恰到好处、张弛有度,让观众心甘情愿被牵着鼻子走。大胆创新,让《我是歌手》青出于蓝。

二、独特营销让节目更具活力

当《我是歌手》收获无数鲜花掌声时,营销的力量逐渐显现出来。关于营销,广告界公认的大师罗瑟·瑞夫斯曾经提出了著名的“UPS理论”,也就是“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我是歌手》正是牢牢抓住这一理论,在独特营销方式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以独特的视角选择竞演歌手,和韩国原版《我是歌手》不同的是,中国版《我是歌手》选择注重具有年代感,并走国际化路线的歌手,所以在《我是歌手》的三季里,我们既看到了天籁女声黄绮珊,又看到了铁肺歌后彭佳慧,既有国字号女生韩红也有摇滚游侠周晓鸥,就连马来西亚的茜拉和韩国的郑淳元也来参与竞演。这些歌手代表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他们的演唱风格也影响着不同年代的歌迷。选对了歌手就意味着选准了受众,而选对了受众也预示着找对了营销主体。

其次,让“造势”为节目加温。这三季的《我是歌手》在线上和线下的自我营销表现可圈可点。开播前一周,节目组推出的宣传片“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多频道、多时段滚动播出。这种病毒式的传播用简单重复、视觉轰炸的方式把节目的定位和理念传播出去,让受众增加印象。当节目正常播出,受众群稳定以后,线下的营销又大显身手了。节目组秉承了湖南卫视一贯地“炮制”话题的思路,不断地抛出“舞美师”的“内幕”微博,歌迷对歌手的评价,以及炒作歌手的花边儿新闻等手段。据新浪微博的相关数据显示,《我是歌手》在播出期间占据新浪微博时事热词、分类热词、娱乐热词的全部第一。另外,《我是歌手》APP上线QQ空间,QQ音乐,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全面“造势”的营销思路让节目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从荧屏上“烧”到网络媒体,又“烙”进受众的心里。

三、打造节目“不计成本”

众所周知,在成本核算上,湖南卫视非常严格,节目制作人就是最终投入产出的负责人。可是,用音乐总监梁翘柏的话来说,《我是歌手》把钱都花到了观众看不到的地方,节目组找来的是国内最顶级的乐手、和声、调音师和音响设备,连话筒用的都是十几万一支的森海塞尔9000。拍摄《我是歌手》,湖南卫视几乎全员出动,第一季在竞演现场设置了38台摄像机位,到了第二季就增加到了40台以上。每次节目录制时,全台至少有两三百人同时参与。光后期的剪辑团队就有十几人,他们吃住在机房里,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7个小时。节目的素材和成片比是1000:90。总导演洪涛更是拼命三郎,曾三天三夜奋战在机房,他为了捕捉一位观众的精彩画面,更是翻出了8台摄像机录制的画面。可以说,从上到下,从点到面,湖南卫视在《我是歌手》投入的物力财力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而正是这些“不计成本”的付出让《我是歌手》彰显了独特的品质魅力。有观众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每周五看《我是歌手》就像是在家里看演唱会一样。”

当前,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空前繁华,《我是歌手》连续飘红三季更是奇迹。今天,我们向《我是歌手》潜心学习,是为了明天制作出更适本土国情的节目,强化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如意:《科学的推销术评析-罗瑟瑞夫斯的UPS广告理论透视》,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猜你喜欢

我是歌手营销真人秀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