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课堂教学法之三:足球射门与躯干支柱力量练习方法

2015-05-06陈亚中尹军

体育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躯干射门练习

陈亚中 尹军

摘 要:射门是决定足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技术之一,良好的技术需要相应的躯干支柱力量支撑,尤其是下肢爆发力对射门的球速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下肢爆发力的水平往往受躯干支柱力量的影响,尤其是躯干的旋转爆发力水平更是对下肢爆发力具有决定作用。本文以射门技术的基本动作模式解析为切入点,介绍与之相配套的以髋关节为轴和以膝关节为轴的屈蹬练习,以及躯干支柱力量练习方法,指导读者科学地进行各项身体练习,不断提高射门技术水平。

关键词:射门;动作;躯干;支柱力量;俯撑;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32-05

本文对射门动作结构进行分析,抓住屈伸髋力量、躯干旋转爆发力、颈肌力量、能量系统与躯干支柱力量等制约射门的体能要素,并设计相关的动作模式练习,以期增强与之相配套的力量和能量系统,提高射门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射门的身体运动功能要点分析

射门是个人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作主要是由踢球、头顶球等技术动作构成。所以,有观点认为,射门就是一种特殊的传球,传球的目标是越过对方守门员并通过防守方的球门内的球门线。

1.踢球射门动作分析

任何脚法的踢球都可以运用到射门战术中,因此,踢球技术各个环节要点是进行体能练习应考虑的要素。踢球技术环节包括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触球、随摆等五个部分。从单纯技术角度考虑,支撑脚站位与摆腿是训练应抓好的体能环节。从战术角度考虑,射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速度快。其中准确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力求避开防守队员精准射门;速度是对球速的要求,需要运动员加快摆腿的速度。从技战术两个层面可以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要点为单足支撑的稳定性、快速屈伸髋关节、快速屈伸膝关节等。

2.头顶球射门动作分析

头顶球技术运用到了射门中,即成为了个人进攻战术。头顶球按触球部位可分为前额正面、额两侧;按身体运动姿态可分为原地、跑动、跳起头顶球;按来球方向与性质可分为半高、高、正面、侧面、旋转等。无论何种头顶球技术,都包括蹬地、身体摆动、头触球等技术环节。由此可以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要点为下肢力量、躯干力量(前后摆动、旋转)、头部力量等。

3.射门的特殊环境

射门是进攻的最终目的,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运动员在射门时,通常会遇到防守方强烈的身体对抗。这种对抗常见的形式为推、拉、挤、撞,目的是使射门队员失去平衡而导致无法射门或射偏。此外,射门是在对方半场,极有可能是运动员反复冲刺奔跑后来完成,暂时性的疲劳往往会降低射门的质量。所以,在体能训练中还要抓好躯干支柱力量以维持身体对抗外力下的平衡,抓好无氧供能系统的发展以提供必备的能量。

二、射门动作模式练习方法

从动作结构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角度来看,制约射门动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屈髋力量、伸髋力量、膝关节屈伸力量、躯干摆动力量、躯干稳定、颈肌力量、能量系统等,其中以保持躯干稳定的支柱力量将单独列出。

1.屈髋为主的力量练习

(1)俯卧登山步

起始姿势:身体俯卧姿,双手撑地内侧与肩同宽,五指向前。双脚略分开与髋关节同宽,前脚掌着地。腹肌、臀肌紧张,身体成平板状。

练习方法:单腿直线屈髋屈膝,大腿收至胸前,保持后恢复起始姿势。两腿依次练习。

练习要点:收腿时膝关节与踝关节紧张,保持好脚尖与膝关节始终向前成直线运动。身体始终是平板状态。

注意事项:直线屈髋动作也可变化为向内或向外的屈髋动作,也可双脚悬吊做登山步。

(2)僵虫练习

起始姿势:仰卧,双臂上举,屈膝屈髋并保持髋、膝、踝成90度。

练习方法:异侧手腿同时落下于地面,恢复起始姿势,进行另一侧练习。

练习要点:控制好非练习腿与手的姿态,练习过程稍慢。

注意事项:屈髋为主的练习,同时发展协调性。

(3)弹力带屈髋

起始姿势:站姿,弹力带束于练习腿的踝关节上方。

练习方法:支撑腿向前跨步,练习腿屈髋屈膝向上高抬,如此反复。

练习要点:练习腿高抬时,注意保持踝关节、膝关节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脚尖适当勾起,膝关节勿发生内外旋。支撑腿保持好身体稳定,躯干正直。

注意事项:根据弹力带拉力大小决定支撑腿跨步的距离,练习腿也可做向内、向外的旋转屈髋与提膝动作,但要保持膝、踝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也可原地直腿屈髋。

2.伸髋为主的力量练习

(1)仰卧弹力带直腿下

起始姿势:仰卧姿,支撑腿屈膝约90度。练习腿束弹力带于踝关节上方,辅助者位于练习者前方,双手牵引控制弹力带拉力。

练习方法:练习腿上举时,弹力带保持一定拉力,练习腿对抗压力下落至地面后,再缓慢恢复上举姿势。

练习要点:保持好直腿下落与上举,髋、膝、踝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注意事项:可做快下慢上的练习。当辅助者在练习者身后时,则为屈髋练习。

(2)弹力带直腿后摆

起始姿势:站姿,支撑腿膝关节微屈,弹力带束于练习腿踝关节上方,另一端固定。

练习方法:练习腿对抗弹力带拉力做直腿后伸的动作。

练习要点:身体控制好稳定,伸的动作可稍快,返回起始姿势时动作稍慢。

注意事项:此动作模式相对于仰卧直腿下难度较大,但更接近于射门动作,也可双手扶器械保持稳定。

3.小腿屈伸为主的力量练习

(1)弹力带小腿快速前摆

起始姿势:单足站姿,支撑腿膝关节微屈。弹力带束于踝关节上方,另一端固定高处,身体背对。练习腿的小腿向后折叠,使弹力带对小腿产生一定拉力。

练习方法:小腿快速向前摆动,身体成站姿并稳定住,然后恢复起始姿势。

练习要点:摆动过程中保持髋、膝、踝成向前的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训练小腿阻力下的快速前摆能力,也可俯卧位进行练习。

(2)弹力带小腿快速后摆

起始姿势:站姿,身体面对固定器械。弹力带束于练习腿踝关节上方,另一端固定于低处,使弹力带对小腿产生一定拉力。另一侧腿膝关节微屈。

练习方法:小腿快速做向后摆动,到高点后缓慢复原,身体稳定。

练习要点:摆动过程中保持髋、膝、踝成向前的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训练小腿阻力下的快速后摆能力,也可俯卧位进行练习。

4.躯干的旋转爆发力

(1)转体平抛球

起始姿势:身体成基本运动准备姿势,双手持球于体侧,身体朝外侧旋转,重心压在外侧腿。

练习方法:外侧腿蹬地发力,躯干快速向另一侧旋转,直臂把球向另一侧抛出去。

练习要点:依靠躯干旋转的力量把球掷出。

注意事项:可双人练习,使用实心球效果更好。

(2)转体向下抛球

起始姿势:同前。

练习方法:外侧腿发力,身体旋转的同时双手上举球至头顶,身体形成背弓,直臂快速把球掷向地面。

练习要点:依靠躯干的旋转与向前摆动把球掷出。

注意事项:此动作加入了躯干向前的摆动,也可去掉旋转动作只做躯干的向前摆动掷球。

5.能量系统发展

(1)立卧撑——踢球(头顶球)

练习方法:身体直立,快速做俯卧撑后接纵跳,然后向前迎球,直接踢回同伴的传球。

练习要点:俯卧撑与纵跳动作规范,特别是在持续几次后,当身体疲劳时,保持好练习的强度,整个练习过程中队员不能休息。

注意事项:可连续做3个立卧撑后再跑动踢球。根据队员能力,每次训练持续3分钟左右,2~3组为宜。可要求队员做不同脚法的踢球或者头顶球。

(2)四点跑后踢球

场地设置:4个标志物摆放成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练习者站在中心。辅助者持球,面对练习者距离约10米。

练习方法:练习者在场地中心点快速启动,按要求依次用手触摸到每个标志物,然后快速接同伴传球并踢球给同伴,迅速跑回中点,并重复整个练习。

练习要点:尽最大能力进行跑动与踢球练习,始终在高强度下练习,在疲劳状态下保持好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注意事项:每次练习持续3分钟左右,重复2~3组。跑动路线、跑动形式、踢球方法可预先设置好。

三、躯干支柱力量练习方法

1.手或肘支撑的俯桥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在分腿俯桥练习的基础上,双臂依次节奏性地将身体推起,适时停顿并重复。

要点:臀大肌收紧,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注意事项:动作应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适时停顿;练习过程中克服身体倾斜。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10~30秒。

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动作熟练后,可抬起一条腿配合对侧的上肢动作,增加练习的难度。

2.单臂支撑俯桥—静止或动态

(1)练习方法:练习者在分腿俯桥练习的基础上单肘或单手撑于地面,对侧手臂静止或节奏性上举。

(2)要点:臀大肌收紧,颈椎、胸椎和腰椎在一直线上,肩、髋、膝和踝关节也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始终保持身体呈一直线;动态上举时身体保持稳定。通常静态练习的时间为每组30秒,动态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则为每组10~15次,练习1~3组,间歇时间为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可使用橡皮带增加练习的难度,但练习的时间或练习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3.单脚支撑俯桥—静止或动态

(1)练习方法:练习者在并腿俯桥练习的基础上,用单脚撑于地面做对侧腿的外展膝关节动作,即可做静力性练习,也可做有节奏的外展膝关节动作。

(2)要点:身体支撑一侧的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勾脚尖,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始终要保持身体呈一直线;动态外展膝练习时身体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静态练习时间为每组30秒;动态练习次数和时间为每组10~15次,练习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可在膝关节上方套上弹力带,增加练习的难度,但练习的时间或练习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4.单手支撑的平板提拉

(1)练习方法:练习者手持哑铃撑于地面,在分腿俯桥练习的基础上,做节奏性的提起重物练习。

(2)要点:身体支撑一侧的手臂与躯干夹角成90度,勾脚尖,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始终保持臀肌、腹肌收紧;练习过程中身体保持稳定,克服倾斜。每组练习8~12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可在膝关节带上橡皮带来增加练习的难度,但练习的时间或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5.肘撑或手撑的侧桥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脚略靠拢,以肘或手和双脚支撑,髋部抬起,身体呈一条直线。

(2)要点: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腹部收紧,躯干整体发力。每组练习30~60秒,1~3组,间歇时间10~3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在两腿的踝关节处套上弹力带,做侧向的上抬腿动作;也可以将一条腿直膝或屈膝抬起并使之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6.动态侧桥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在并脚侧桥的基础上节奏性地抬起髋部,身体呈直线后适时停顿,还原并重复。

(2)要点:撑起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勾脚尖。

(3)注意事项:腹部收紧,躯干整体发力,适时停顿。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将一条腿直膝或屈膝抬起并使之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7.侧桥提拉弹力带

(1)练习方法:在并脚侧桥或前后开脚侧桥的基础上使用弹力带,节奏性地提拉弹力带。

(2)要点:侧撑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上拉弹力带时两肩胛骨尽力内收、靠拢。

(3)注意事项:腹部收紧,身体呈直线,保持稳定。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直腿抬起或屈膝使之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8.臀肌桥练习

(1)练习方法:在静态背桥的基础上,将迷你弹力带置于膝关节上方,以增加练习强度。

(2)要点:臀肌收紧,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臀大肌收紧。

(3)注意事项:练习时保持臀肌紧张,身体呈一条直线。每组练习30~60秒,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抬起一腿使之处于悬空状态,以便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9.单腿背桥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以肩背部和单脚后跟触地,髋部抬起,对侧腿屈曲呈90度抬起。

(2)要点:将迷你带置于膝上方以增加训练强度,练习时身体支撑一侧的肩、髋、膝和踝关节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勾脚尖,臀大肌始终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练习时保持支撑腿臀肌紧张,保持身体稳定并呈一条直线。每组练习30~60秒,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使用迷你带增加训练强度时,需要相应地减少练习时间。

10.克服阻力的背桥练习

(1)练习方法:在动态背桥的基础上施加负荷以增加练习强度,练习时保持臀肌紧张,身体呈一直线。

(2)要点:身体撑起时肩、髋、膝和踝关节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勾脚尖,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负荷施加于髋部。每组练习8~12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采用一腿悬空\另一腿支撑的姿势,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1.下肢非稳定支撑的俯桥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脚置于泡沫轴、重力球、瑞士球或悬吊带上,呈俯桥姿势。

(2)要点:俯撑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勾脚尖,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保持臀肌、腹肌收紧,身体呈一条直线。每组练习30~60秒,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抬起一腿使之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2.上肢非稳定支撑的俯桥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手或双肘撑于瑞士球、重力球、悬吊带上,俯撑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要点:勾脚尖,臀大肌保持收紧状态,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保持臀肌、腹肌收紧;保持身体呈直线。每组练习30~60秒,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抬起一腿并使之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3.瑞士球俯桥—旋转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肘撑于地面,双脚夹住瑞士球,下肢和躯干缓慢转动。

(2)要点:俯撑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转动幅度逐步加大。

(3)注意事项:练习时注意控制动作速度,保持躯干稳定。每侧每组练习8~10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双手支撑在悬吊带或瑞士球上,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4.悬吊带侧桥—挺髋

(1)练习方法:肘撑于地面,双脚前后相接触置于悬吊带内,节奏性挺髋,适时停顿,还原并重复。

(2)要点:侧撑起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注意事项:保持身体稳定。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也可以双手支撑在悬吊带或瑞士球上,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5.悬吊带侧桥—转体

(1)练习方法:肘撑于地面,双脚前后相接触置于悬吊带内;上体旋转并上肢伸展。

(2)要点:侧撑起时,肩、髋、膝和踝关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注意事项:保持身体稳定。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双手支撑在悬吊带或瑞士球上,也可使用橡皮带做上拉转体动作,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6.V字仰卧起坐—正向或侧向

(1)练习方法:练习者仰卧于地面,上身与双腿同时抬起呈V字型,还原并重复上一动作。此动作亦可侧向练习,以锻炼躯干侧面肌群。

(2)要点:躯干保持挺直姿势,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注意事项:双腿保持竖直,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间歇方式是适当牵拉练习肌群。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练习时可使用悬吊带,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手持负重以增加难度,也可以在双手支撑在悬吊带或瑞士球上,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7.仰卧屈腿触脚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腿屈膝仰卧于地面,双手位于身体两侧放于地面,上身左右侧向收腹至手触及脚跟,还原并重复。

(2)要点:躯干保持挺直姿势,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柔韧性。

(3)注意事项:微抬头,腰和臀平贴地面。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30~6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坐在瑞士球上,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8.坐姿旋体练习

(1)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腿屈膝坐于地面,双手自然放置于胸前或持重物,做左右收腹旋转。

(2)要点:躯干保持挺直姿势,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控制能力。

(3)注意事项:练习时双腿合并转体,上身保持平直。每组练习8~12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建议负荷采用5~15千克。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采用负重练习方法,练习次数需要相应减少或增加间歇时间;也可以坐在瑞士球上,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19.屈蹬练习

(1)练习方法:在直体背桥的基础上收腿,还原并重复。

(2)要点:以膝关节为轴做屈伸运动,髋关节始终保持稳定姿势,不要出现臀部下沉现象。

(3)注意事项:练习时要保持稳定,缓慢匀速。使用瑞士球、悬吊带时可以采用单腿练习以增加难度。每组练习8~12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采用单腿练习,练习时需要减少练习的次数或增加间歇时间;也可以双手握悬吊带使肩背离开地面,或使肩背部置于非稳定状态,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20.上肢稳定支撑的背起练习

(1)练习方法:俯姿,腹部置于瑞士球上,双腿抬起至身体呈直线后适时停顿,还原并重复。

(2)要点:以髋关节为轴做向后举腿动作,躯干始终保持稳定姿势。

(3)注意事项:臀部收紧,注意控制平衡和动作速度。每组练习10~15次,1~3组,间歇时间60~90秒。

(4)动作强化与拓展方法:在上述动作熟练后,可以双手支撑在悬吊带上,做上述练习;也可以在踝关节套上迷你带做下肢的交替摆动,进一步增加动作的难度。

猜你喜欢

躯干射门练习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探索足球》节目直播间
游泳教学中流线型身体姿态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旋风小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