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建设 构筑内蒙古向北开发开放核心平台
2015-05-06李树林任丽君
李树林+任丽君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先后提出要全面实施新一轮改革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中西部地区各省会城市都在积极谋划承接产业转移和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面实施向西开放和对外发展。呼和浩特市既是承东启西重要节点城市,又具向北开放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打造呼和浩特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对于提升呼和浩特市外向型产业承载能力,支撑与物流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在呼和浩特市实现规模化扩张,培育具有区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重大意义
(一)贯彻中央精神,促进呼和浩特市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和对外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时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央的相关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要通过向西开发来实现我国新一轮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8月22日访问蒙古国演讲中提出的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外交战略,给地处西部沿边地区的省会城市、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呼和浩特市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实现这一国家战略亟待通过以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等为代表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为支撑与物流关联性较强的国际商贸流通业、出口加工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在我市实现规模化扩张、构建我市开放型产业集群创造条件。
(二)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进呼和浩特市向北开放合作核心平台建设
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要求“大力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依托重点口岸和合作园区,加快国际通道、对外窗口及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深化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发挥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努力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自治区党委、政府在“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将建设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八个重要目标之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呼和浩特位于通往俄罗斯、欧洲陆路和空中黄金通道,是我国大陆进入欧洲的门户。位于我国北部的蒙古国和俄罗斯与我国资源和产业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为与俄蒙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市,打造面向俄蒙,以国际贸易为核心、轻工产品加工为支撑、进口资源利用为重点的开放型产业平台提供了良好条件。呼和浩特市外向型产业发展平台亟待建设综合保税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基础设施。
(三)发展非资源型和外向型产业,提升呼和浩特市产业发展层级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经济,离不开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系统。要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当前国际产业已经发展到基于地区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行产业空间布局的阶段,为此,促进我市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亟待依托我市初步形成的以机场、铁路、公路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保税物流基础设施,搭建具有国际辐射能力和影响力的物流组织平台和信息平台,以此来提高呼和浩特市的国际物流组织效力和服务能力。因此,亟需在呼和浩特市设立保税物流园区,使呼和浩特市由腹地变成“港口”,成为国际产业发展运营中心和物流组织中心,搭上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的快车。
(四)设立空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是呼和浩特市建设西部地区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的需要
自治区党委、政府,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搬迁工作,谋划中的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要建成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首都机场的主备降场、西部地区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以连接国际、国内大型城市航线和区内航线为主,兼顾国内二、三线城市,辐射鄂尔多斯、包头等周边城市,并与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互联互通,实现自治区首府航空“通达省会、畅行区内、首府中转、拓展国际”的航空枢纽战略目标。航空枢纽的形成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商贸、旅游、会展、软件、金融服务外包、物流等相关产业以及电子、生物制药、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与保税物流、航空物流密切相关,通过建设呼和浩特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可与航空枢纽的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五)强化区域内的核心地位,推进呼和浩特市产业转型的需要
2013年8月份,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拿到了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设立赤峰保税物流中心的批复文件,赤峰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被批准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2014年4月,鄂尔多斯市设立综合保税区的申请已正式由自治区政府上报国务院待批。综合保税区是“境内关外”的一种最高级形态,是我国在原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等特殊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设立在内陆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促进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设立综合保税区41家,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若申报成功,将填补自治区的空白。呼和浩特市亟待谋划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抢占保税物流发展先机,以此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打造空港物流园区的基础和优势
(一)区位优势
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科技和金融中心,是西部大开发门户城市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陆上、空中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重要桥梁,是我国发展与上述地区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依托。呼和浩特地处我国多个经济区交界中心,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与蒙古和俄罗斯贸易往来的物流枢纽,辐射功能显著、区位条件优越。
(二)交通条件
呼和浩特市拥有全方位的、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目前,已建的出区通道有8条高速,辐射周边重点国省公路7条;国铁干线3条,铁路专用线30条;有全区最大的国际口岸机场,机场运营航线已达132条,通往城市63座城市,国际及地区航线7条;拥有直通法兰克福的国际集装箱铁路专列。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干线为主,航空运输为辅的市内外、空中地面相互配套,通达国内国际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路。
(三)综合实力
2013年,呼和浩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0亿元,人均GDP接近15000美元,以乳业为核心的现代农牧业体系,以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以旅游、金融、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在电力、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2013年客流量已超过600万人次,机场货运量达到3.26万吨,开通了国际、国内定期货运航班,已经跨入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阶段。同时,呼和浩特集中了自治区70%的重点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23所高等院校,3个国家级企业实验室和5个自治区级企业实验室,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0万多,科技和人才保障能力较强。
(四)信息技术
呼和浩特市将和林格尔县的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新城区的鸿盛两化融合示范区列入承接云计算产业的主要区域和载体。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集团IDC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西北基地等云计算项目先后入驻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鸿盛园区,构建服务全国的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拥有集信息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保障为一体的全国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服务于全国的枢纽型云计算产业基地和数据灾备中心,可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多领域的云服务,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核心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外向型加工产业基础薄弱
呼和浩特市外向型加工产业基础薄弱,出口加工区作为自治区外向型企业最集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引进和入驻的企业数量较少,产业较为单一,目前有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北特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以光伏、光缆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白塔国际机场航空货物运输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呼和浩特市外向型产业和国际贸易较为薄弱,2012年、2013年分别完成货邮吞吐量2.87万吨和3.26万吨,其中国际航空货运的占比极低。目前呼和浩特航空货运组织能力不支持呼和浩特市外向型产业扩张。
(二)产业关联度低
物流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关产业的支撑才能实现规模化扩张和提升发展。发展临空物流、保税物流需要国际商贸产业、出口加工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的支撑,从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来看,包头是国家级工业基地,以稀土、装备制造、特种钢铁冶炼为主;鄂尔多斯是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呼和浩特是现代农业基础基地,以乳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榆林是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国家煤化工基地、国家能源基地;呼包鄂榆经济区主要以煤炭、油气、电力、新能源、稀土、乳业为支柱产业,而与临空经济和航空物流相关的高附加值的新型战略性企业和外向型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产业支撑力较弱。
(三)专业人才外流
对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来说,尚未形成高级物流人才洼地效应。虽然我市大中专院校近几年来先后开设了物流专业,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大专以上物流专业毕业生,但多数到外省区就业,本地物流从业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合力推进有待强化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乃至自治区给予的一系列土地、财政、税收、金融、招商等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扶持。从目前沙尔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新机场空港经济区战略规划中初步划定的15.5平方公里的空港保税物流园区选址范围看,规划区内土地性质2/3为农田,其他为滩地,土地性质均未规划成建设用地,区域内路网规划及对外交通衔接不畅,亟待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外交通路网的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推进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进一步完善空港物流园区与周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对外公铁空联运通道建设,加快园区外高等级公路建设。构建以空港为中心的放射状陆路交通网络,适时推进呼包银榆到呼和浩特盛乐机场的城际铁路建设,提升机场可达性和园区对外辐射能力。推进园区和呼和浩特主城区的高效衔接,在实施机场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规划机场东侧第二机场路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建设园区内部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建设,建立空港物流园区内部高效通畅的道路系统。
(二)大力发展航空物流
加强与国内外枢纽机场口岸合作及与区域其他物流枢纽和节点的对接,建设物流信息化平台,提升通关效率,建设国际中转货物监管设施,构建空空、陆空联运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外航线,支持境外航空公司、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呼和浩特机场设立办事机构,推动国际航空货运业务迅速发展。通过建立货运包机的方式促进呼和浩特市国际贸易跨越式发展。
(三)打造航空快运基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积极争取自治区扶持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提升呼和浩特机场货运能力,做强地区航空邮政物流,为临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引进顺丰、FedEx、UPS等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加快建立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建设区域重要的航空快递中转、集散与配送中心。适时推进国际航空快运业务的发展,发展面向俄罗斯和蒙古国乃至欧洲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使呼和浩特空港保税物流园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跨境电商业务组织中心。
(四)深化物流业与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按照物流供应链基础上的产业链发展需要,形成物流园区带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引导沙尔沁工业园区依托空港保税物流园区构建的高效率物流服务系统,吸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延伸产业链,形成集采购、研发、制造、营销等业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借助我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高端云计算制造业产业链,推进物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制造业、配套服务业在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周边实现规模化扩张。
(五)推进中外产业合作区共建
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合作,共建“飞地”型产业合作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合作区建设发展和管理运营水平。近期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提升对俄罗斯、蒙古国开放水平的机遇,积极主动与蒙古国、俄罗斯及自治区境内对俄蒙口岸盟市合作,在矿产资源、航空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产业以及商贸物流、跨境旅游、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领域联合共建中蒙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面向蒙古、俄罗斯的集商贸流通、出口加工、国际物流、跨境旅游、人文交流为一体的经济合作示范区。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园区筹备处)
责任编辑:杨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