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与“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

2015-05-06蔡常青

北方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常态

蔡常青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全面”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思想基础 。

一、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新定位,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客观依据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之后在2014年APEC高峰论坛、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就经济新常态作出了全面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中国正在步入与以往有着重要区别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二是阐明了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三个主要特点和九个趋势性变化,概括起来就是强调我国大有发展的机遇期没有变,同时面临着经济下行、传统人口红利减少、环境硬约束加大等各种难与险增多的挑战。经济发展要提质增效升级,实现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换、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三是阐明了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培育新增长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是党中央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依据。

二、“四个全面”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总体布局,也是引领新常态的科学纲领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改革创新的新常态、法治新常态、党的建设的新常态逐步展现,党中央逐步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首次把“四个全面”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战略思想提出,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以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前提的。如果站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来思考两者的内在关系,“四个全面”不仅立足于这一大逻辑,贯穿于这一大逻辑,也是落实这一大逻辑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近景战略目标                                                                       和战略抓手的系统化。从战略目标看,引领经济新常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致的,如果不能实现经济新常态内在要求的中高速增长和提质增效升级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高质量实现,同时也就意味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会在实践中受到挫折,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从战略抓手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轮子,也是推动经济新常态的两个轮子;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正确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根本保证。因此,“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以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科学判断为立论依据,也是与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一致的。“四个全面”不仅把引领经济新常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机统一起来,而且为我们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引领新常态的实践纲领和路线图。

三、经济新常态与“四个全面"是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经济新常态与“四个全面”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所谓区别,主要是各自回答和解决的主题有所不同。经济新常态主要回答解决了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变化的新定位问题,并侧重从经济层面回答了如何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推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四个全面”则主要回答解决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出发,整体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问题。

所谓内在联系,既体现在两者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上,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上,同时体现在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理论上,两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逻辑体系,即以基本国情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基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为主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总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在逻辑体系的日趋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日臻成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两大战略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总体的构建,就好比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对我国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一样,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常态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