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专学生英语能力的策略:口语测试
2015-05-06刘婕
刘 婕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422000)
一引言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口语能力自然是这种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而在很多专科院校,口语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测试学生英语水平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PRETCO)”中没有口语测试。PRETCO是许多院校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因此,很多学校的英语考试也不包含口试。学生没有学习的紧迫感,不能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没有相应的评判机制和评估形式,不能快速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无法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Heaton(1988:89)认为“口语考试会对考前的教学产生很好的反拨作用”。口语测试的建立能使学习者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这一最直接的目标,会主动操练,训练口语。教师会重视口语教学,花心思提高学生水平。口语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语言的教和学具有指导功能,可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弱点。
为了充分发挥口语测试的功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很有必要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按照教学基本要求,建设科学的口语测试体系。
二 建构适宜大专的口语测试
一个规范的考试其开发设计过程包括诸多环节。Bachman和Palmer﹙1996:87﹚把这些环节归纳为三个阶段:设计、操作和考试实施。只有精心考虑好每一个阶段,才能建构出适合专科院校的口语测试体系。
(一)设计阶段
该阶段分析学生特征及需求,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紧扣教纲和教材以确立测试目的,划定测试范畴。
1.学生特征、需求及《基本要求》。专科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客观上起点较低,语音语调等基本口语能力较差;语言知识系统(包括词汇、词法、句法)较薄弱;总体缺乏交际意识,交际策略发展缓慢,不愿开口也不会表达。主观上都有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提高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迫切需要。《基本要求》强调:加强听说,加强表达,加强实用。
2.测试目的及范畴。大专口语测试是诊断性测试。诊断性测试的目的为发现学生强项或弱项,来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某一语言技能的训练﹙束定芳、庄智象1996,179﹚。就我校而言,只在入学第一年开设两学期英语课程。我们在两个期末开展口语测试:Ⅰ级测试和Ⅱ级测试(后者对学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总体目标是通过测试提高学生语音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教材、模仿教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测试范畴为教材及其涉及的语言功能、意念。
(二)操作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合理的考试内容、题型及测试时间,选择恰当的测试方法,采用科学的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准。
1.考试内容、题型及测试时间。基于口语考试设计的真实性原则,同时为了很好的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每级考试内容主要源于其对应教材的话题和日常生活现象,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2.测试方法。Clark﹙1975﹚最早将口试分为直接型口试和间接型口试。前者的典型形式是面试型口试,后者又叫录音口试。专科院校每届招生人数相对较少,英语课程学习时间较短,宜采取面试型口试,因为这种方式一方面能直接反映考生的口语能力,另一方面对口语教学有良好的反拨作用(邹申2005,311)。
3.评分方法及标准。要保证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必须设计科学、客观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分方法及标准。可根据不同的测试题型及目的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基于表1,我校借鉴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CET-SET)的做法,设计了以下评分方案.
表2.①短文朗读:主要测试考生语音语调等基本口语能力及朗读技巧
②问答:主要测试考生提供个人信息的能力
③情景对话:主要测试考生运用所学语言功能及策略进行交际以传达或获取信息、交流情感、表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
2分 难实现交际意图且有效句型使用少,无交际策略的运用,内容不算完整;语音较差,语法词汇错误较多;表达欠连贯流畅。1分 基本不能完成对话。
④看图说话:主要测试考生描述图片并对熟悉的材料发表观点的能力
测试时,每两个考官为一组进行评分。考生的最后得分取两个分数的均值。“短文朗读”部分采用综合评分法,由考官根据自己的总体印象按标准打分。其余题型使用分析性的综合评分法,由考官分三到四个方面(表2①②③④)根据印象按标准评分。
2.考试实施阶段。为保证考试顺利实施,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使其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培训考官,做好考试说明,安排专门的口试协助员,考后点评考生优点及不足等。
3.考官培训。考官培训可有效提高口试信度,尽量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Hughes(2000:113)也指出,考官培训对于主观性测试尤为重要。借鉴国内大规模口试(PETS、CET-SET)考官的培训方法,结合专科院校考官即任课教师、人员易集中的特点,做到:1)以会议形式让考官共同设计口语测试。这样能很好的帮助考官们熟悉考试的各个环节,掌握评分方法及标准。2)挑选具有典型示范性的口试样本进行试评。参照评分标准的五个等级,从学生中挑选具有对应性的十组(每个等级两组)进行口试。考官们按照评分标准独立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最合适的评分。力求在侧重点、评分依据上达成一致,尽量缩小评分差异。
4.做好考试说明。制定好口语测试方案后,任课教师及时对学生宣布口语测试的时间、题型、内容、方式及详细的评分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解释。确定好每个班级学生的受试顺序。学生要明确只有“情景对话”为两人一组进行测试,可自由组合。若班级人数为奇数,允许1名学生作为陪考进行第二次对话考试,取其两次考试的最高分为该题最后得分。口语课上,教师可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进行操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准备。
5.安排口试协助员。考试时设置考试室和候考室,可以保证考场环境安静,避免考生、考官受到噪音的干扰。每个考室安排1名考试协助员,负责验证考生身份,传呼考生入场,维护场外考生秩序及应对突发情况。协助员由班干担当。实践证明,考试协助员能减轻考官工作量,提高考试效率。
6.考后点评。测试是施教者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评判效果、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习者认识、评价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重视考试结果的分析与点评。朗读考试最好进行当场点评。考官在每位考生朗读结束后,马上指出其具体的语音缺陷并正音,考生印象深刻。其余题型的点评可在考试全部结束后借鉴CET-SET的结果报告形式,采用分项报告和总分报告相结合,使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总体口语水平,也知道自己将来的努力方向。
三 口语测试在本校的试点和推广
为了充分发挥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的正反拨作用,我校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设适宜专科院校的口语测试体系。至2014年,口语测试在我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个别班级试点
2012年,我校制定了口语测试试用方案。为了观察方案的可行性和测试效果,我校在12级新生班级中选定了适合试验与对照的临床7班(以下称7班)和临床3班(以下称3班)。7班开展两期期末口语测试,与3班进行比较。口试设计两个题型:短文朗读和情景对话。通过对7班两期口试成绩的比较(表3),我们发现,学生第二次成绩较第一次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口语测试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发展。我们对7班和3班两期期末笔试成绩进行比较(表4),7班成绩优于3班,并且在第二学期尤为突出。可见,开展口语测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表3.①朗读测试
②情景对话测试
表4.①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②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二)护理系试行阶段
2013年,我校对口语测试方案做了修改,将两期期末口语测试改为Ⅰ级和Ⅱ级测试。两级测试设计不同的题型(详见表1)。13级护理系14个班共920人参加了测试。口语成绩以10%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测试均分为5组进行,每组考官3人。Ⅰ级测试用时3个工作日。Ⅱ级测试安排了口试协助员,并设置了候考室,提前近半个工作日完成测试。观察护理系两期的英语教学,我们发现,进行英语晨读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教师设计的口语活动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活动完成的质量总体上有了较大提升。对2014年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结果进行统计,护理系的过级率居全校之首。这都表明,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有正反拨作用,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全校推广
2014年,14级学生期末考试安排中加入口语测试。口试已进入全校推广阶段。其成绩占英语总评15%。2038名学生参加了Ⅰ级测试。14名考官分成7组,用了7个工作日完成测试。口试进展顺利,其预期反拨作用尚处观察之中。我校在测试前做的主要工作是开始建设口试题库,为口试在学校长期、有效推广做准备。
四结语
我校三年以来开展口语测试的实践证明,建立适宜的口语测试体系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值得大力推广。但是,口语测试的推行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试题库?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考试的情况下,如何减轻考官的工作量同时保证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1]Bachman,L.F.&Palmer,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wersity Pres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Heaton,J.B.W 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LongaGroup UKLim ited,1988.
[3]Hughes,J.B.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口语测试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外语界,2005,(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