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功能训练及护患联合管理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作用研究

2015-05-06吴碧青冯雄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尿潴留护患根治术

吴碧青 冯雄文

膀胱功能训练及护患联合管理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作用研究

吴碧青 冯雄文

目的 评价膀胱功能训练及护患联合管理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5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 各28例, 全部患者均采取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尿管常规护理、会阴护理;护理干预组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及护理联合管理。对两组患者拔管后的残尿量和尿潴留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拔管后的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3.92±41.52) VS (93.54±76.82)ml, 7.1% VS 3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及护患联合管理能够显著促进子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并降低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膀胱功能训练;护患联合管理;尿潴留;宫颈癌根治术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且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临床上主要采取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但该种术式创伤较大, 通常引起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功能障碍, 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高, 约占手术患者的27.8%[1]。因此, 为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除了术中精细的操作外,还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文研究中, 对2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和护患联合管理, 并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进行比较, 现将护理过程和术后尿潴留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 全部患者的诊断过程和分期均参照国际妇科联盟制定的子宫颈癌临床诊断和分期标准[2]。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 各28例, 常规护理组年龄26~72岁, 平均年龄(45.1±12.9)岁, 病理分期:Ⅰb期23例, Ⅱa 5例;护理干预组年龄29~68岁, 平均年龄(44.9±13.7)岁, 病理分期:Ⅰb期21例, Ⅱa 7例;56例患者术前膀胱功能均正常, 且无尿路感染及其他相关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尿管常规护理、会阴护理;护理干预组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及护理联合管理。同时, 全部患者在术后使用抗生素 3 d, 并每周更换2次引流袋, 复查尿常规1次, 14 d后将尿管拔出, 鼓励患者多饮水, 并对两组患者在尽量排空膀胱后即刻进行B超检查, 对拔出尿管后患者的残尿量进行评估观察, 并对两组患者尿潴留(患者拔管后能自行排尿, 但残尿量在100 ml以上或患者无法自行排尿[3])发生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拔管后的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36, χ2=8.11, 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后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情况[ x-±s, n(%)]

3 讨论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中位居第二, 仅次于乳腺癌[4]。目前, 宫颈癌在国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但在手术操作中, 因操作水平或动作不够轻柔, 易对韧带中的神经纤维造成损伤, 从而使神经性膀胱肌发生麻痹, 并引起患者在术后发生程度不一的尿潴留[5]。一旦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 易出现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 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复, 因此, 心理护理和护理宣教对患者不良情绪的转变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6]。

本文研究中, 护理干预组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膀胱功能锻炼及护患联合管理, 主要过程包括:①膀胱功能锻炼:早期对患者持续开放导尿, 于术后10 d开始进行夹管,当患者存在尿意、腹部坠胀或腰酸背痛时需立即将尿管开放或每2 小时将导管开放1次, 于术后12 d开始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或每4小时将导管开放1次;其次, 指导患者在术后3~5 d在床上进行提肛及盆底肌锻炼, 嘱患者按照肛门、阴道、尿道的顺序进行自觉收缩, 从而使其出现盆底肌上提的感觉, 每次收缩应尽量维持在7~10 s, 之后放松, 同时, 应保持吸气时收缩, 呼吸时放松。患者每天锻炼3次, 每次持续时间为8 min左右。术后第7天需要指导患者训练腹式呼吸,患者每天锻炼2次, 持续8 min左右, 若感觉疲劳可减少锻炼持续时间。术后第5~7天可对患者的排尿手法按摩进行指导, 要求患者将手放在下腹部膀胱膨隆位置, 沿左右轻轻按摩15次左右, 使腹肌保持松弛, 之后一手掌从膀胱底部往上轻轻推移按压, 另一手掌以按压中极、关元两穴位, 提高排尿效果, 按压时间为1~3 min, 直至尿液全部排出后将尿管夹闭。②护患联合管理:护理人员应鼓励并帮助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 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定期进行健康宣教,并加强对患者饮水量、尿管开放时间的指导, 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 及时处理患者出现腹部坠胀感及腰酸腰疼等一系列需要排尿的表现。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干预组患者拔管后的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1)。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膀胱功能锻炼及护患联合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总之,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十分关键, 患者长时间留置尿管会延长其住院时间, 并增加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 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膀胱功能锻炼及护患联合管理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1] 王雪芳, 张金英, 王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3):3665-3667.

[2] 李卓, 张新, 郑伟, 等.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河北医学, 2013, 19(3):358-360.

[3] 李华平.预见性护理干预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6):119-121.

[4] 张贵清, 李容华, 程晓芹, 等.专职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自主排尿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3):41-42.

[5] 李静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699-4700.

[6] 屈秀芳.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9):149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83

2015-02-12]

519000 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尿潴留护患根治术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