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标准”背景下的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2015-05-06秦金亮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有关认识儿童、理解儿童的要求出发,结合国际上儿童发展科学研究的新特点,提出师范院校应建设高度统整的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兴趣,帮助他们获得探究体验,提高操作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精神。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定位,相关的课程内容、支持条件、教学方式等均需调整,以促使准幼儿园教师树立超学科性、动态发展性、跨领域性、实践指向性的实验观念,从而真正深入认识儿童。
【关键词】师范院校;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超学科性;动态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9-0003-05
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新时期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教师教育课程中最根本的内容。”〔1〕而要深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就需要通过精细化的实验来认识儿童发展诸要素间的因果关系。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发在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网站的首篇报告《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弥合我们所知与所做之间的鸿沟》倡导,儿童研究应是基于生命状态鲜活、完整的儿童。这与以往科学主义时代把儿童分解为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主义的儿童观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近期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关于教师与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所坚守的儿童观正是将儿童看成是一个个鲜活、完整的儿童,强调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师范院校需要跳出“学前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传统学科框架,构建高度统整的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以促使准幼儿园教师深入认识儿童。
一、从“儿童心理学”向“儿童发展科学”转变
我国对应目前国际普遍指称的“儿童发展”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早在20世纪初,我国的幼稚师范学校就已开设幼稚教育概论、幼儿心理学、幼儿保育等基础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教学计划制订与教材建设工作。1956年公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明确将“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列为幼师生的专业主干必修课。教育部1980年印发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5年印发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1995年印发的《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均强化了“三学”之一的“儿童心理学”的地位,使我们对其合理性毋庸置疑。然而,随着我国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为目标”的更加明确,特别是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教师教育改革指导性文件对“儿童发展”课程基础地位的确立,“儿童心理学”开始面临合理性危机。〔2〕
“儿童心理学”的危机,实质是人类对儿童研究全新发现的理性自觉反应。儿童心理学一直有实验的传统,从普莱尔到霍尔,再到华生,实验、实证的传统研究方法逐步得到确立和巩固,同时其机械实证主义的弊端也不断受到责疑。当今,随着儿童心理学与生理学、脑科学、儿科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相互交叉,多学科整合的“儿童发展科学”已经形成。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出版了《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等一系列研究报告。其中,《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是一部跨学科性质的学术著作,它希望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教育、社区、卫生、福利、保障等领域的实践工作者都能了解多学科儿童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3〕著名的儿童发展学家贝克在其久负盛名的《儿童发展》第5版至第9版中反复强调:教育者、医生、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儿童,而不是一个学科分割的儿童,儿童发展需要跨学科的整合。〔4〕“我们关于儿童发展方面的大量知识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这些研究凝聚着来自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努力。为解决儿童的日常问题,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与来自各个应用领域,如教育、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会服务的专家们应携手合作,共同研究。当今儿童发展领域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会聚的大熔炉,其知识体系不仅在科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在相关领域和应用方面都极具意义。”〔5〕随着跨学科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特别是儿童发展科学的兴起,超学科、多水平、多变量层次、多特征、多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实验观念逐步形成。儿童发展研究不再仅仅是心理学或某个单一学科的领地,而是超越传统学科疆界的整合,以真正研究鲜活、完整的儿童。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狭隘性是不言自明的,包括当儿童心理学的附庸,属于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等。学界最负盛名的《儿童心理学手册》第6版第1章的标题为“发展科学、发展系统和当代的人类发展理论”,Richard M. Lerner总结性地说:“10年前,研究人类发展的多数学者将该领域称为发展心理学,或者如果他们自己不是心理学家,则将其视为一个由心理科学主导的关于人类生命全程的研究领域。但是如今,该领域从广度和深度都变得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他们的领域称为发展科学。”〔6〕例如,《儿童心理学手册》第6版新增了分子遗传学方法、信息加工模拟法、脑成像法、微观发生法、群体发生法等实验方法。《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弥合我们所知与所做之间的鸿沟》写到,“科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建立强大社会基础的路径。当我们今天明智地投资于我们的儿童和家庭,我们的下一代将以终生的财富和公民的责任予以回报。我们明智的投资做得越晚,我们将为更多特殊需求的学龄儿童,失业、无业的成人付出更大的代价……神经科学与其他发展科学揭示了基因与早期经验的相互作用对日后增强或削弱人们学习、行为和健康的意义……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行为者重要的是以严密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的判断来行动,实现知与行鸿沟的弥合”。〔7〕可见儿童发展科学的使命,一是实现科学研究的“知”与实践领域的“行”的鸿沟的弥合,二是实现儿童发展各学科的整合与交叉,并最终形成整合性的儿童发展科学,实现对科学的求真,对实践的求善。
二、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建设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是提升与儿童相关的工作者专业素养的重要保证。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幼儿园、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区服务、儿童福利等相关专业工作者中得到普及与应用,取决于专业工作者对相关知识的习得水平、理解水平、知识再造乃至知识创造水平。专业工作者对这些知识、观念、技能了解得越多,实际工作改进的可能性越大。
进行儿童发展实验研究是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获得儿童发展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实验研究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度理解儿童发展科学知识,体验知识再造,形成相应的实验素养,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8〕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准幼儿园教师具备以下儿童发展专业素养。
1.激发专业兴趣
儿童发展知识体系庞大,需要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儿童发展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创设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趣味实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调动全部感官,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获得探究体验
深度学习不是获得概念性、陈述性知识,而是获得过程性体验。儿童发展实验研究是知识发现的过程。从问题的形成、研究假设的提出、实验的操作、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到研究报告的撰写,每个学习单元学生都要进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儿童发展知识的生成。儿童发展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生成的过程性体验,可以使已获得的概念、原理生动化、内在化,克服学习书本知识的惰性。
3.提高操作能力
儿童发展实验研究需要亲自操作,亲自体验。通过近百个实验的操作(含练习实验),学生可以逐步提高操作能力。
4.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实验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变量操作、工具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的过程,更是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的过程,也是培育科学精神的过程。
三、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支持条件及教学方式
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对“儿童发展”课程模块进行了整体结构优化,将实验课程从学科课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儿童发展实验”课程。在吸收国内外相关成果,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儿童发展实验指导》教材,构建了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整个实验课程体系由儿童身体与动作发展实验、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实验、儿童动机与行为调控实验、儿童社会认知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实验、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五部分构成。其中,在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实验、儿童社会认知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实验等传统儿童心理学实验部分,我们树立了多方法、多测度的现代实验观念,如儿童视崖实验增加了眼动注视点、眼跳指标等。而儿童身体与动作发展实验、儿童动机与行为调控实验、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是传统儿童心理学实验中很少涉及的内容。在儿童身体与动作发展实验部分,除传统的行为指标外,我们还增加了动作成像分析、表层肌电分析、深部肌电分析等指标。在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部分,我们开展了电生理、脑成像的交叉研究,还增加了分子遗传学和基因表观的纵向研究实验。〔9〕这种立体式、交叉性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儿童发展实验观。
《儿童发展实验指导》是国内第一部儿童发展实验教科书,它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广泛研究领域及经典研究成果,共涉及80多个不同类型的多样化实验研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实验内容以与0~8岁儿童发展相关的经典实验为主,兼顾小学中高年级、青少年发展的经典实验,及时收集最新的儿童发展实验研究成果。在选材方面,我们力图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经典性与前沿性、生活性与广泛性、典型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获得探究体验,提高操作能力,学会撰写研究报告,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思维习惯,形成基本的实验研究素养,培育科学精神。〔10〕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既没有儿童发展的实验课程体系,也没有儿童发展的实验室体系。我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一直重视的是画室、手工室、音乐教室、琴房、书法室等的建设。近年来,虽然一些师范院校开始建设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玩具室、儿童观察室,但一直缺少系统了解、体验不同类型儿童发展现象的儿童发展实验室。建立现代化的儿童发展实验室是提升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相关专业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将此列为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我们认为儿童发展实验室应由儿童行为观察室、儿童生理与心理实验室、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等构成。实验室应以儿童人体解剖模型、运动系统模型、神经系统模型、内分泌模型、血液循环系统模型、多导生理仪、系列反应时仪、速示仪、注意分配仪、空间知觉仪、深度知觉仪、似动现象仪、镜画仪、河内塔、棒框仪、迷宫、守恒模型、三山模型、执行功能任务程序、瑞文推理测验、比-西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气质测验、眼动仪、事件相关定位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适时远程交互成像记录系统、E-Prime系统等为主要实验支持条件。
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可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混合进行的教学方式,也可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并行同步开设的教学方式。实验条件薄弱的师范院校可以选择以课题演示性实验为主。
儿童发展科学是一门实证性科学,实验是学科研究的主要方法。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形成系统的实验大纲与实验教学计划,建立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保证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教学的高质量。
四、树立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观念
实验研究是儿童发展科学的主导性研究方法,儿童发展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是多学科交叉后的超越学科界限的研究方法体系。〔11〕一方面,儿童发展科学的实验观念超越了传统学科界限,是多水平、立体交叉指向儿童发展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儿童学、文化学、社会学多以横向、静态方法研究儿童,随着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系统动态发展理论等的广泛影响,随着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发展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动态行为学、发生行为学等新兴学科与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研究儿童的动态发展成为可能。上述变化直接促成了如下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观念的确立。
1.超学科性
儿童发展科学不单是跨越了传统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传统和经典范式,而是超学科的,通过基因、分子、细胞、神经系统、动作身体、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不同研究范式来认识儿童发展现象,探索其规律。儿童发展科学促进了大跨度、超学科研究者的高度融合,为儿童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社会公众(也包括部分专业工作者)对儿童发展现象的低水平、简单化、刻板观念。
儿童发展科学的超学科性给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科书的编写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儿童发展科学的教学团队必须是多学科、多背景、高度协同的教学团队,单一教师很难高水平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2.动态发展性
虽然儿童的成长是在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但是有关儿童的研究却受到研究观念、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手段的制约,所以长期以来以横向、静态研究为主。随着分子遗传学、发展神经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研究儿童的动态发展成为可能。动态发展模型、发生演化模型、行为追踪成像范式等将成为未来儿童发展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也是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开设的关键。
3.跨领域性
儿童发展科学面对教育、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会服务等众多应用领域。为解决促进儿童发展、保障儿童权益的问题,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与来自各个应用领域,如教育、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区服务、儿童福利的专家应携手合作,共同研究学校教育、儿童社区照顾、儿童卫生、儿童福利、儿童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尽管各个领域专家关注早期儿童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适宜、有效地保障儿童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各领域工作者均热切盼望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
4.实践指向性
每个人均是从儿童发展为成人的,但对童年的认识却知之甚少。“我们从童年走来,但我们却忘却自己的童年。”这也许是人类认识的最大缺陷,也是人类认识的悖论。真诚热爱儿童,科学认识儿童,是人类自我意识水平、人类文明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对儿童的尊重与敬畏,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儿童的基础上的。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期盼儿童发展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幼儿园、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区服务、儿童福利等相关工作者中得到深入普及。
总之,在当代儿童发展实验研究中,跨越传统学科疆界是对儿童发展研究者的极大挑战。学习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树立超学科的、动态发展的、跨领域的、实践指向的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观念,对准幼儿园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深入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儿童发展规律,都需要从儿童发展的分子遗传、生物信息密码、神经细胞、身体组织,到儿童的同伴、邻里、社会、文化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我们对儿童真正认识的距离,既有知识的距离,更有能力的距离;既有思想观念的距离,方法技术的距离,更有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距离。师范院校建设儿童发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正是为缩短这些距离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杰克·肖克夫.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M〕.方俊明,李伟亚,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LAURA E BERK.Child development〔M〕.9th ed.Boston:Pearson, 2012.
〔5〕LAURA E BERK.Child development〔M〕.7th ed.Boston:Allyn & Bacon, 2006.
〔6〕DAMON W,LERNER R M.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M〕.8th ed.New York: John Wiley&Sons,Inc,2006.
〔7〕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on The Developing Child.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Closing the gap between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8〕〔11〕米勒.发展研究方法〔M〕.郭力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10〕秦金亮,王恬.儿童发展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