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锥切术对妇女生育和妊娠的影响

2015-05-06黎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锥切术生育能力内瘤

黎巧

宫颈锥切术对妇女生育和妊娠的影响

黎巧

目的 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妇女生育和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 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率、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85.56%, 对照组研究对象为9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殖道感染、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流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生育能力、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 但可显著增加患者生殖道感染、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宫颈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妊娠结局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原位癌等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近年来, 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选择临床疗效好且可保留有生育要求患者的生育能力是妇科关注的问题之一[2]。本文通过调查本院妇科住院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妇女生育和妊娠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妇科住院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有生育要求, 且未避孕至少1年未孕;②初产妇;③年龄≤40岁;④宫颈锥切术前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 按以上标准选90例患者, 作为观察组, 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28.54±4.42)岁;65例行LEEP术, 25例行CKC术。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90例无生育史的健康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 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7.08±3.97)岁, 既往均无宫颈手术史。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LEEP术 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 根据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极,电刀功率设定为40 W, 在距离病灶外0.5 cm处用环状电极(1.2~1.5 cm)逐渐进入宫颈组织, 从一侧到对侧缓慢环形切除病灶组织, 再改用小环形电极(0.8~1.0 cm)将部分宫颈管组织切除, 最后用球形电极(3~5 mm)进行止血。切除的组织常规送检, 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常规给予止血、预防感染,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其妊娠情况。

1.2.2 CKC术 患者体位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铺巾消毒, 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进行麻醉。将垂体后叶素注射液5 U注射于宫颈局部, 并用手术刀在锥底边距离宫颈病变外0.5 cm垂直作一环形切口, 宫颈前唇采用组织钳钳夹、牵拉。以宫颈管口为中心用手术刀呈楔形向宫颈内口行锥切术, 并刮取宫颈管内膜。将宫颈管与阴道黏膜呈U字形作间断缝合, 以形成新的宫颈, 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刮取的宫颈管内膜及切除的组织均送病理学检查。术后常规给予止血、预防感染,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其妊娠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妊娠例数为77例, 妊娠率为85.56%;对照组妊娠例数为81例, 妊娠率为9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殖道感染、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流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情况比较(n, %)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方式, 通过由外向内呈圆锥形切除部分宫颈组织。锥切深度由病灶部位而定, 一般为(20±5)mm。切除范围不仅包括病变组织, 还包括移行带外周围(4±1)mm的正常组织。当病变累及子宫颈管时, 宜进行深而狭的锥切, 当病变累及宫颈表面时, 宜进行浅而宽的锥切。宫颈锥切术一方面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另一方面可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诊宫颈的病变情况。

宫颈锥切术治疗不仅可使宫颈发生粘连而致直径减小,精子进入宫腔的难度大大增加[3], 而且还可使宫颈局部组织的免疫屏障作用遭到破坏, 增加生殖道上行感染的机会, 引发盆腔炎而导致继发性不孕, 但是, 宫颈锥切术对女性生育能力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未得到统一认识。Todd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首先描述了宫颈锥体切术治疗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认为该治疗方法不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但后来Jones等的研究表明, 宫颈锥切术并不会引起继发性不孕而降低女性的生育能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宫颈锥切术对妇女生育和妊娠的影响目前仍未确定[4]。在本项研究中, 观察组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宫颈锥切术对女性受孕情况无明显影响, 与孟然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宫颈锥切术治疗过程中, 由于将宫颈组织部分切除,缩短了宫颈的长度, 使宫颈承托力有所下降, 宫颈弹性不足,影响了宫颈的正常功能, 从而使孕妇容易发生早产[5]。此外,宫颈锥切术治疗过程中亦将部分有分泌黏液功能的组织切除, 抑菌物质分泌减少, 使孕妇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导致亚临床或临床感染, 使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在宫颈锥切术治疗后采取何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术中切除部分结缔组织和手术创面愈合均有可能使宫颈的弹性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 患者在选择分娩方式时较多考虑宫颈因素而直接放弃试产,致使剖宫产率较高。本文观察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生育能力、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 但可使患者生殖道感染、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1] 秦惠琳, 崔晓燕, 郝艳华.80例宫颈锥切术后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1):26-27.

[2] 宋良, 龙俊青.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1):130-131.

[3] 孟然, 戚红.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7):524-526.

[4] Perisic Z, Perisic M, Karapandzic VP, et al.Cervical conizationtreatment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arcinoma in situ.Eur J Gynaecol Oncol, 2011, 32(5):534-537.

[5] 刘国艳, 薛凤霞.宫颈锥切术对妊娠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6):254-2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46

2015-04-03]

5234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

猜你喜欢

锥切术生育能力内瘤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男性性能力越强生育力越强吗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单孔或三孔腹腔镜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比较
流产或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