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探讨

2015-05-06孙硕彤陈岩刘一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负相关癌细胞阳性率

孙硕彤 陈岩 刘一靖

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探讨

孙硕彤 陈岩 刘一靖

目的 探究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CD44v6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 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P<0.05);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病理关系: 胃正常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0, 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100.0%, 癌变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6.7%(46/60), 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53.3%(32/60), 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胃癌生长方式和其浸润程度, E-钙黏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E-钙黏附素分化程度和其浸润程度, 二者在胃癌组织表达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44v6和E-钙黏附素表达均参与并影响着胃癌患者癌细胞的转移扩散。

胃癌;CD44v6;E-钙黏附素;淋巴结微转移

为进一步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本院选取60例患者正常胃组织和癌组织进行临床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胃癌的诊断标准[1], 均行胃癌切除术治疗, 其中男38例,女22例, 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9.4±5.6)岁;胃癌分期:Ⅰ期18例, Ⅱ期14例, Ⅲ期16例, Ⅳ期12例;排除术前经过化疗的患者;分别收集患者正常胃组织和癌组织进行临床检测。

1.2 方法

1.2.1 CD44v6和E-钙黏附素检测 将收集的正常胃组织和癌变组织通过10%甲醛固定, 并利用石蜡包埋, 之后行切片处理, 控制切片厚度为5 μm左右, 待切片染色之后, 采用免疫组化法依据试剂盒操作说明实施规范化检测。

1.2.2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 收集经临床病理检查显示阴性的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 用AE1/AE3作为标记,将其定位于已转移的癌细胞胞质内。

1.3 检测判断标准

1.3.1 CD44v6和E-钙黏附素判定标准 经过检测, 若细胞膜呈现为棕黄色颗粒可判定为阳性细胞;染色程度判定[2]:0分:无着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标准:1%≤0分≤10%;10%<1分≤50%;50%<2分≤75%;3分>75%;之后将二者得分相乘,阴性:乘积<4;阳性:乘积≥4。

1.3.2 淋巴结微转移判定标准 经过检测, 若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液显示为棕黄色颗粒, 可判定为阳性细胞, 若淋巴结细胞中出现阳性细胞则判定为淋巴结微转移[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CD44v6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 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P<0.05);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1。

表1 CD44v6、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n(%)]

2.2 与临床病理关系 胃正常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0, 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100.0%, 癌变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6.7%(46/60), 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53.3%(32/60), 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病理参数研究显示:CD44v6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胃癌生长方式和其浸润程度, E-钙黏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E-钙黏附素分化程度和其浸润程度, 二者在胃癌组织表达中的关系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胃肿瘤, 是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患者发病年龄多≥50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 胃癌发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包括地域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以及家族遗传和基因等多种因素, 大多数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进食后保障、食欲下降、浑身乏力等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晚期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且癌细胞可扩散转移, 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 通常表现为循序渐进, 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结转移。CD44v6是临床研究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黏附分子(CD44)变异分子, 属于黏附分子的一种, 其表达能够改变癌细胞表层黏附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经本次研究发现, 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中的CD44v6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与胃癌的发展扩散具有密切关系,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浸润程度;E-钙黏附素广泛存在于各上皮细胞膜上促进细胞间联系, 并保证细胞完整结构的稳定性, 当胃癌患者癌细胞之间黏附性缺失, 同类细胞间黏附性降低, 可导致细胞分散, 逐渐向周围浸润生长, 有研究表明E-钙黏附素的低表达预示着癌细胞的转移, 本次研究发现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中的E-钙黏附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影响着胃癌的发展扩散, 且E-钙黏附素表达与E-钙黏附素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有关。

总之,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升高, E-钙黏附素表达相应降低, 证实CD44v6和E-钙黏附素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可引发癌细胞的发展与转移。

[1] 邓太兵.肝素酶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重庆医学, 2014, 43(20):2606-2608.

[2] 朱江.CD44v6 和 MTA1 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8(3):186-190.

[3] 孟兆清.第10组淋巴结微转移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10):2339-23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20

2015-04-09]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负相关癌细胞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