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和中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5-05-06张计育李永荣宣继萍贾晓东郭忠仁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张计育 李永荣 宣继萍 贾晓东 郭忠仁

摘 要: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之一,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分析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发展过程,1981年以来美国薄壳山核桃产量、价格、产值情况,以及当前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引种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1

Abstract: Pecan is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nuts, as a kind of health food,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merica pecan, America pecan production, price and output value since 1981,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USA pecan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ecan in China were analyzed. Some urgent problems of china pecan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pecan;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之一,商品名称为碧根果,也叫长寿果、益智果,富含蛋白质、植物固醇、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有研究表明,薄壳山核桃可食用部分,水分含量2.1%~6.4%,蛋白质含量6.0%~11.3%,脂类含量65.9%~78.0%,总的可溶性糖是3.3%~5.3%[1]。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主导地位,达到油脂的90%以上,油酸52.52%~74.09%,亚麻油酸17.69%~37.52%。薄壳山核桃果仁内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癌肿从血液中吸取的亚油酸数量,有明显的抗癌作用[2]。薄壳山核桃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据美国农业部国外农业服务(USDA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USDA-FAS, http://www.fas.usda.gov/)报道,从1980年至今,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薄壳山核桃果仁0.18~0.27 kg。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引种薄壳山核桃,虽然已经过去了110多年的时间,目前在我国境内仍还未有一片结果的薄壳山核桃果园,市场上销售的薄壳山核桃全部来源于进口。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从2008年开始开展薄壳山核桃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要让中国人吃上自己栽培的薄壳山核桃”的奋斗目标,从实生资源调查、引种、品种选育、育苗、丰产栽培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笔者根据美国薄壳山核桃的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薄壳山核桃的建议和前景分析。

1 美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发展过程

州和墨西哥北部发现的化石,以及沿着河渠发现数以百万的薄壳山核桃树说明,这里是薄壳山核桃的起源地,并且逐渐向东部和北部发展。最早有薄壳山核桃记录的是近500年前由Cabeza de Vaca记录的。1529—1535年,Cabeza de Vaca的日记里记载印第安人大多数人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在秋天收获薄壳山核桃种子,并指出印第安人在一年中的4个月里主要依靠薄壳山核桃资源维持生活。

尽管薄壳山核桃资源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印第安人主要依靠其作为食物,但是仅仅在140年前,薄壳山核桃才受到关注成为商业化的作物,并且在过去的80年里,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846—1847年,路易斯安那州oak Alley 果园的园丁Antoine,第一次采用嫁接的方法对薄壳山核桃进行了繁殖,这个技术的突破,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苗木繁殖奠定了基础。

19世纪70年代中期,E.E.Risien居住在德克萨斯州圣萨巴San Saba的边界,开始热衷于薄壳山核桃事业。他认为最好的薄壳山核桃出现在Saba和科罗拉多河Colorado的连接处,并且从这里收集了种子,播种获得了1 000棵实生苗,为西部薄壳山核桃产业化的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Western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好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之一,就是通过这次实生选种获得的。

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06年以来,美国专注于薄壳山核桃的研究,从资源调查、品种选育(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果园建立、立地选择、土肥水需求和管理、病虫害防御、种养结合、采收与加工、市场营销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薄壳山核桃已于1919年定为德克萨斯州的州树,近年来,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产值得到了快速提高。

1.2 美国薄壳山核桃产量、产值与价格分析

1.2.1 美国薄壳山核桃产量分析 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外农业服务(USDA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USDA-FAS, http://www.fas.usda.gov/)统计的数据,分析了1981—2012年期间薄壳山核桃的产量、产值和价格。从图1可已看出,无论是栽培品种、野生资源还是总产量均呈现波浪式的形式,说明薄壳山核桃生产具有典型的大小年现象。并且20世纪90年代的波动幅度明显高于80年代,尽管1999年薄壳山核桃年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值,为184 204 t,但是90年代的年平均产量低于80年代。2008—2012年间,薄壳山核桃年产量波动幅度减少,说明逐渐降低了薄壳山核桃生产大小年的趋势,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得到了提高。从年平均产量来看(表1),进入21世纪以来,栽培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与20世纪80和90年代相比明显增加,而野生薄壳山核桃产量明显下降,总的年平均产量明显增加。说明新建的果园采用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并且采用了先进的薄壳山核桃管理技术,优良品种生产将逐渐取代野生薄壳山核桃生产,占据市场的主导作用,反映了优良品种选育对于薄壳山核桃产业化的重要性。

1.2.2 美国薄壳山核桃价格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栽培品种价格、野生薄壳山核桃价格和总价格趋势是一致的,与产量一样同样呈现波浪式的趋势。从历史上来说,价格与产量是负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平均价格波动没有90年代显著。尽管90年代之前的价格低于90年代,但是价格是相对稳定的。1992年的高价格之后,价格趋于下降,在90年代期间下降3.5倍。2010和2011年间,随着产量趋于下降,年产量波动减小,价格得到显著改善(图2)。但是2012年,随着产量的再次增加,薄壳山核桃价格显著下降。

自从2007年中国进入薄壳山核桃市场后,价格得到改善。图1的产量和图2 的价格表明,虽然价格是与产量相反的,但是由于中国进入市场,需求增加,价格没有脱离反周期属性,供给市场仍然是相对平衡的。另外,从图2可以看出,栽培品种的价格高于野生薄壳山核桃的价格,说明市场更倾向于栽培品种而非野生薄壳山核桃,可能是由于栽培品种的品质好于野生薄壳山核桃。

1.2.3 美国薄壳山核桃产值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薄壳山核桃总产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的总产值达到67 482.8万美元,分别是1981年、1991年和2001年的3.65倍、2.18倍和3.36倍。在过去的22年时间里,野生薄壳山核桃的年产值趋于稳定,除1999年年产值达到最高值为10 775.1万美元外,其他年份都低于10 000万美元。栽培品种的薄壳山核桃年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变化平缓,但是在90年代波动幅度较大,进入21世纪以来,产值显著增加。薄壳山核桃年总产值变化趋势与栽培品种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薄壳山核桃总产值主要取决于栽培品种。并且从图3中看出,栽培品种的总产值始终高于野生薄壳山核桃产值,也再次说明品种的重要性。

1.3 薄壳山核桃在美国分布情况分析

薄壳山核桃起源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北部的新墨西哥州。薄壳山核桃已经推广到美国的大部分地区,2007年的农业调查表明,薄壳山核桃生产已经覆盖美国31个州,有21 856个农场,结果面积204 844 hm2,总面积235 450 hm2,占总农业生产面积的0.063 1%。

美国薄壳山核桃商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的15个州,即薄壳山核桃带。超过99%的结果面积位于这15个州,这15个州分别是东南产区的佐治亚、佛罗里达、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阿肯色8个州;中南产区的德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2个州;西南产区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3个州;北部产区的密苏里和堪萨斯2个州。收获面积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分别为60 875,50 405,41 507 hm2。根据2011—2012年的生产量,产量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佐治亚州5万t,新墨西哥州3.25万t,德克萨斯州2.75万t,这3个州的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72.66%。产值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佐治亚州的产值是19 112万美元,新墨西哥州是11 050万美元,德克萨斯州是7 476万美元,这3个州的产值占美国薄壳山核桃总产值的78.94%。德克萨斯州是野生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生产地,佐治亚州是优良品种的主要生产地。

2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薄壳山核桃引种情况

我国薄壳山核桃引种最早追溯到1900年,是由美国传教士邵女士从美国带来少量薄壳山核桃种子,在江阴培育苗木10株试种,到目前为至,已经过去了114个年头。根据引种的历程可以将我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可划分为自发引种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自觉引种第1阶段(20世纪初至解放前夕)、自觉引种第2阶段(解放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和自觉引种第3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3]。我国迄今为止由国家出资立项最大规模的一次引种是1996—1999年间,由中南林学院支持完成的[4]。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的种质资源圃内收集有从美国引进的薄壳山核桃品种51个、国内选育品种22个、自主从国内实生结果母树中初选的优良单株112个。通过对引进品种进行筛选和区域性栽培试验,选育出马罕(Mahan)、波尼(Pawnee)、肖尼( Shawnee)、威奇塔( Wichita)、艾略特( Elliott)、赛尼克斯(Sioux)等6个适合在江苏省及周边省区内推广的优良品种。其中马罕和波尼被江苏省林木新品种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5]。

2.2 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

虽然薄壳山核桃引种到我国已经有114年了,但是到目前仍未有一片面积较大的结果的薄壳山核桃果园。据文献报道[5],我国有薄壳山核桃种植的省份有22个,主要呈零星分布。进入21世纪以来,薄壳山核桃产业得以重视,得到了相对比较快速的发展,在云南、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但目前还未进入结果期。

薄壳山核桃基因型高度杂合,优良品种的苗木繁育只能通过无性繁殖进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着手致力于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繁育,攻克了薄壳山核桃富根容器苗、嫁接、扦插等多项技术[6-1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为薄壳山核桃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3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长期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薄壳山核桃童期较长,实生树结果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美国选育第一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薄壳山核桃虽然达到了早实(5年挂果)的目标,但是要进入丰产、稳产需要8~10年的时间。因此,薄壳山核桃研究需要很长时间,需要长期性的扶持政策。但是目前薄壳山核桃科研项目的扶持时间大多是2~5年,很多科研团队在完成项目后如不能再次得到支助的话,就放弃已有研究成果,另辟新径,研究因此就缺乏延续性和长期性。

3.2 优良品种资源短缺,无法满足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需求

我国目前推广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品种在我国的适应区域范围狭窄。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跨度大,地形差异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大,目前我国还未针对特定的地域以及特定的环境条件选育适合其栽培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为了推进薄壳山核桃产业,满足我国薄壳山核桃市场需求,迫切需要针对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选育适宜的品种,扩大种植区域。

3.3 薄壳山核桃大小年现象严重

根据美国1981—2012年的年产量分析数据可以得知,薄壳山核桃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现象。虽然我国目前还未有大面积的结果果园,但是从实生树中发现,也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现象。

3.4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起步晚,栽培管理配套技术不完善

我国从引种第一棵薄壳山核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10多年的时间,但是我国开始认知和重视薄壳山核桃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美国薄壳山核桃商业化发展已经过去了140多年的时间,因此可见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起步晚。此外,我国薄壳山核桃果园建立、立地选择、品种搭配、栽培密度、树型选择和修剪、病虫害防御、土水肥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还处于初步摸索和研究阶段,配套技术不完善。

4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建立专门、永久性的薄壳山核桃研究机构,培育薄壳山核桃专业人才

根据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建立南北2个薄壳山核桃研究中心。中心主要负责选育适合南方、北方栽培的薄壳山核桃品种资源,并根据品种、地域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建立示范园进行推广。具有农业专业的大专院校,根据需要培育薄壳山核桃专业人才,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奠定人才储备。

4.2 收集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建立资源库

在从国外引种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我国现有的分布在全国的实生栽培的薄壳山核桃资源,对表现良好的单株进行引种,建立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库,为杂交育种奠定资源基础。

4.3 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加快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鉴定不同个体的基因型,从而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的一项新型分子育种技术手段。与传统育种相比,MAS育种能有效结合基因型与表型鉴定,避免选种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显著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因此要将现代分子技术引用到薄壳山核桃品种选育上来,加快育种进程。

4.4 完善栽培技术体系,减小大小年的波动幅度

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者和科学家已经对其大小年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其了解和管理还是很少的。通过生产管理栽培技术减少大小年结果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果园建立初始,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2)选择深土、排水良好的土壤;(3)高密度的果园虽然可以增加早期效益,但是也会使薄壳山核桃提前进入大小年周期循环,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稀释和修剪措施;(4)保持树体健康,结合良好的施肥(尤其是氮肥和锌肥),病虫害管理,充足的灌溉可以减少大小年的强度;(5)大年进行疏果是必要的,疏掉多余的果子不仅可以诱导来年花的形成,并且可以减少过量结果对树枝的伤害。总之,我们要从品种选择、立地条件、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御、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全方位建立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Mahesh V, Harshal H K, Navindra P S, et al.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mmunological comparison of select pecan [ 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 cultivars[J]. J Agric Food Chem, 2007, 55(24):9 899-9 907.

[2] 汤成文, 郭斌. 连云港地区种植薄壳山核桃的研究价值[J]. 价值工程, 2012(34):287-288.

[3] 张日清, 李江, 吕芳德, 等.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3, 21(4):107-109.

[4] 董凤祥. 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3.

[5] 彭方仁,李永荣,郝明灼,等.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 26(4):1-4.

[6] 李永荣,张计育,翟敏,等. 薄壳山核桃冬季休眠接穗夏季嫁接的“∠”形插皮接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13, 42(4):131.

[7] 翟敏, 李永荣, 董凤祥, 等. 薄壳山核桃生长季芽接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4):104-106.

[8] 李永荣, 翟敏, 徐迎春, 等. 生长激素处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效应初探[J]. 江苏林业科技, 2010(5):6-9.

[9] 李永荣, 张计育, 翟敏, 等. 南京地区薄壳山核桃高效嫁接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75-78.

[10] 翟敏, 李永荣, 董凤祥, 等. 南京地区薄壳山核桃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2):6-8.

[11] 翟敏, 徐迎春, 董凤祥, 等. 赤霉素多效唑及摘心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7):11-12.

[12] 李永荣, 翟敏, 郭忠仁, 等. 薄壳山核桃种子晚冬早春高温催芽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3(8):202-203.

[13] 李永荣, 翟敏, 张计育, 等. 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侧根发生的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4(2):31-32.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