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2015-05-05王玉
王玉
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如在《狐狸和乌鸦》教学中,准备了两个头饰,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请同学们站起来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组成小组,戴着头饰表演。
学生A: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学生B:乌鸦没有回答。(想一想为什么乌鸦没有回答。)
学生C:做出不理睬的表情。
学生A: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想一想狐狸在想什么?)
学生B: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想一想乌鸦在想什么?)
学生C:做了一个看狐狸的眼神。
学生A: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您就唱几句吧!
学生B:乌鸦一唱歌,肉就掉了下来。
学生C:张嘴一唱,肉掉了。
这堂课运用这样的方式上,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更深地体会到狐狸和乌鸦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从而加深对本课的印象。通过每位同学的独立思考及大胆表演的机会,并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推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二、扎实基础知识的教学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犹如高楼大厦,基础不稳,大厦将倾。而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无疑就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前进行认真预习,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含义。课堂中及时进行字词检测,重点检测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及时听写生字、词。通过语文基础教学和文本紧密结合,让学生随堂拓展,造句或写片段练习。
三、课堂“动、静”结合
(一)语文教学,要静中求动
“动”是小学生典型的个性特征。小学生天性爱“动”:爱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身, 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主动、自动、能动,需要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而在课堂中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让他们在整堂课中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脚、动身。
(二)语文教学,要动中求静
学好语文需要“静”,静不下来的课堂,学习质量肯定大打折扣。静,应该是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前提。在有效的课堂静态环境中,师生平等、和谐对话、安安静静的课堂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那恰巧是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能力在提高。
语文课堂是生动、深刻而有温度的。我们追求有效的动静结合。我们追求充满灵动、诗意的课堂,在动静的相得益彰中抽枝、开花,谱写课堂的和谐乐章,共享华实并茂的硕果,那是多美的事啊!让整个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