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生成 对比优化
2015-05-05谭爱民
谭爱民
【案例一】
题目:“一个数的20%是40,求这个数的是多少?”,刚评讲完“40÷20%×”,这时有个同学说:“老师,我可以用方程解!”这题怎么能用方程解呢?我想。“文字题必须用综合算式解,怎么能用方程解呢,请坐下!” 学生点点头,看他的神情,有些茫然,又有些不服气。做作业时,我走到他旁边把他作业本拿来一看,才知道是我太经验化了(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这个数来乘以分率就行了啊),这个学生却是对的。
解:设这个数的是x。
40÷20%=x÷
【案例二】
在比例的应用中有这样一题:“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才能铺完?”学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一个孩子的手始终举在那里(这个孩子发言比较多,所以机会没有给他)。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我走到他旁边,问他:“你刚才有什么想法?”“老师,我这样列式算出来也是15天:12×(1+25%)”“你看看,你在用实际工作效率乘以实际工作时间,你这是巧合啊。你的方法还对吗?”我没有表扬他的发现,只是轻轻地反问。他看了看,轻轻地点点头:“哦,不对。”听他认可了我的观点,我就走开了。
回想这两个课例,都觉得很遗憾,一句简单的指令,“怎么能用方程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自主的选择算法权利的不尊重,一句轻轻地反问,“哦,是吗?你看看,你在用实际工作效率乘以实际工作时间,这是巧合啊。你看看你的方法还对吗?”扼杀了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的积极性,而从解法多样化的角度看,错过了解法优化的时机。
当一味强调解法多样化的弊端慢慢暴露在课堂学习中时,一句“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解就用什么方法解”从我们的耳畔飘了起来。对于解法多样化的认识,我们变得理性起来,“提倡解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要重视解法最优化”,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我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思考进入课堂,然而对如何优化,何时优化,显得有些茫然,从上面所叙的两个镜头可以感知。因为遗憾,引起了我对解法如何合理优化的再思考。
首先,解法优化显然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如对于案例一中的孩子,我可以给予他机会,让他在大家面前数一数,听听他心里的想法,或许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他的方法,尊重他自我选择的权力。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这里用方程解的麻烦和思考的难度,进一步感受并不是说方程就简单一些,从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次,解法优化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创设优化的时机。通过优化,让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探索式的思考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考价值。其实案例二中的孩子为课堂提供了可交流、可探索的题材,创设了解法优化的时机,可惜老师错过了这个良好的契机,错过了课堂的生成资源。不可否认,对于这道题根据“12×(1+25%)”得出结果,无疑是一种便捷的方法,局限在于思维难度太高。仔细推敲,其实这种方法里蕴涵着“反比例”的思想,只是表现形式更简化了,也就是说这样做也是正确的,只是这个学生还不能讲清道理而已。试想,如果当时我捕捉到这个信息时,能尊重学生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比较、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都参与到这个信息的讨论中,结果将完全两样,解法多样化的过程也就成为一种探索与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