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15-05-05武小东张林松
武小东 张林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体育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那就是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并且,该方法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结果收效显著。为此,本文着重从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方法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课内外训练反馈结构优化几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方面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结构 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教学流程中的中心环节。作为教师如何把45分钟的教学时间充分用来完成课的任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以及课堂教学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抓住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传递,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结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要做到教学目标到位,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吃透体育课程标准内容,把握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在进行高中篮球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原地跳投的动作要领,把握起跳有力,身体接近最高点球出手,腕、指有拨球动作,球飞行弧线合理等技术要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根据教材的特点加强重点、难点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充分发挥目标对全体学生激发、导向、调控作用。学生边看边练,领会了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并进行自我评价,使90%的学生完成技术动作,并且有20%的学生能急停跳投,确保目标一次到位。
二、教学内容结构优化
教学内容是教师通过学科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信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优化内容结构,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传授大量的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充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认真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例如,在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达不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达到高效益的信息传递,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因此,通过观看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录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有主次的学习,教师加以引导,使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不断强化正确技术动作的提示,学生反复练习,有主有次,难易结合,达到教学艺术的最佳理想境界。
三、教学方法结构优化
系统论认为:教师要根据有关教学理论,依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和类型来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法。“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选择什么的教法,要切合教学实际,使教学过程达到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场地器材等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教法制约学法、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力求体现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例如,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通过电教媒体传递信息,让学生观看录像中的技术动作和实战比赛中的技术运用,学生看清了动作的结构组成,以及运用的上下肢协调动作配合等,引起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反复练习中,再通过教师的语言信号提示,逐步分清动作的每一阶段的要求和技术的关键环节,使学生不断强化、巩固正确技术,最终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教学时间结构优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反映教学过程的时间无疑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结構因素之一。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要明确方向,摆正位置。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争取教学的主动权。通过学生自我分析和教师评价,判断正确的技术动作,使90%的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达到了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效交往的目的。
五、课内外训练反馈结构优化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通过课内外训练,学生不断强化正确技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技术于实践中。教师随时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教学比赛中的实用性进行考核、评价,针对反馈中有差错或掌握技术动作不够的学生,分析原因并帮助学生重新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技术,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因为反馈信息的判定标准是教学目标,只有加强随堂的即时反馈才能控制和调整教学过程,使传授者和接收者的目标相一致。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结构是个整体,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地产生影响,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使各要素有机地结合,形成最佳结构,实现体育教学的自我完善,取得最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