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相关思考

2015-05-05王方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体育教学初中生

王方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体育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现实要求。由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利用实践教学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若干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与效益的途径与策略,旨在为中学体育教育事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初中生 体育教学现状 教学思考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课堂纪律涣散。通常体育课一般是室外教学,活动空间大而学生人数多,因此如何有效规范课堂纪律是许多体育教师相当困扰的问题之一。比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时而与同学打闹、时而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而在没征得教师的允许情况下随意离堂等诸如此类问题频发,使得体育教学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兴趣不足。大多学生把体育课程当作难能可贵的休闲时间,但仍有些学生会借故寻找各种托辞逃避参加体育课。究其主因,多是学校体育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导致初中生缺少对体育课程兴趣。针对这样的现象,学校与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适用不同措施改善当前体育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思想偏差。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关注的投放在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运动成绩。由此,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教育的本质意义被渐渐弱化或忽略。所以,要想改善教学现状,一场“改革”迫在眉睫,首要体育教师转变自身对体育学科的教学理念,走出应试教育的漩涡,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的积极作用。

(四)意志品质薄弱。时下初中生多出身在环境优越的家庭中,并深得家长的关爱与呵护,从而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就缺少了必要的挫折教育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比如,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长跑训练时,都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还有的学生因体育运动项目难度较大或是体能消耗较大,他们连尝试都不愿意。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思考路径

(一)准确理解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受传统教学观支配,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将自身所学与教材所示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充当传播中介。由此造成大量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毫无作用,体育学习枯燥乏味。由此,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先要明晰什么是有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能够实在、真切地获得进步与发展,进一步说就是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力等多方面收获了以往不曾有过或更为优秀的成果。这一刻的进步,不仅是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斩获,也包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擢升。正如新课改所倡导的是“以学生主体意识、自主能力为培养重点”,即不在于是否教会学生知识,而更在乎他们是否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路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创设愉悦教学氛围激发运动兴趣。开展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即是营造出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要练”。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成立体育兴趣小组,留给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空间。比如,可以通过开展“我运动,我快乐”的校园主题板报活动来宣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三)革新教学思想强化体育教学投入。一方面,教师要摆正心态与观念,准确把握好学生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友爱,加强互动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文化建设。当师生关系蕴含着平等、协作、民主等元素时,不管是对教师抑或学生,这样的关系都将对知识转化与内化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对体育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提高体育教育在整体教学安排中的地位,保障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建设、器材以及教职工人员的配备等落实到位,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培养积极、阳光、健康的青少年。

(四)课堂引入游戏锻炼学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从竞技类运动中挑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田径等,施以简化规则,弱化竞技性质,降低技术难度来设计一项让学生能“玩”起来的教学内容,分别对应不同学段、性别的学生特点,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之余,也使他们的群体协作意识有所增进。

三、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体育教学当以“健康第一”,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切实改进旧时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關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让每一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都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董玉泉.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J].中国学校体育.2010(3):22.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体育教学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