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专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构想
2015-05-05郭仁清
郭仁清
新课程推广以来,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学习方式,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师如何真正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大家共同探究的主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近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很受启发。他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堂课、一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以文本为基础,整合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探究、合作学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专题汇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学什么、怎么学,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专题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落实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为高中语文课程模块化的设计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它还将文本学习与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鉴于此,我和同仁们在教学中向吴泓老师学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尝试。“《鸿门宴》专题研究性学习”就是我们的研究尝试内容之一。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楚汉相争,这段两千多年前的战争历史,尽管仅历时四年,但它的惊心动魄、波谲云诡,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历代无数文人以诗词曲赋等不同形式抒发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感受、评价甚至猜想,正是这些内容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们去了解、重温这段历史,跟历史对话,跟其中的英雄人物对话,也惹得我们常常忍不住说三道四,鉴古论今。这些内容也以同样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学生。
历史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不仅仅是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了。“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历史,从对历史的学习、研究、批判中,学会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和评价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借助对历史人物的学习研究,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因此,我们给这一专题设计的学习目标是:
1.体会《鸿门宴》紧张复杂的历史情节、戏剧性的氛围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了解分析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
3.学会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学习时间:2014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
学习班级:高一(9) 班。
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课下自主阅读、课堂讨论交流为主。
学习资源:《史记》、网络资源、教师提供部分相关材料、影视作品。
(一) 阅读《鸿门宴》——初识项羽、刘邦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如秦末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章邯、王离对六国军队的追剿,巨鹿之战等,帮助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分析形势发展趋势,为深入理解历史结局及人物形象打好基础。接着立足教材,重点通过对文本《鸿门宴》的阅读,认识战争双方阵营矛盾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戏剧性;领会“鸿门宴”上,双方剑拔弩张,斗智斗勇,瞬息万变,紧张激烈的斗争情景,并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初步掌握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二)拓展阅读——再识项羽和刘邦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通过阅读司马迁的历史人物传记,对项羽、刘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是教师提供几份资料,如邢怒海先生的论文《试论刘邦、项羽的战略政治理念之冲突》、陈耿锞先生的论文《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乐生先生的著作《伤心楚汉》等。三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阅读关于楚汉战争及刘邦、项羽的诗文及论述,占有更多资料,并指导学生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综合,学会获取和使用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立足史料,积极思考,大胆置疑,敢于批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从不同的视角,以理性的思维,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段历史,更深入的理解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评价历史——写出“我心目中的项羽和刘邦”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学习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是在前两阶段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这段历史特别是项羽和刘邦两个历史人物有了一个相对完整和深入的认识理解,据此教师借助话题“我心目中的项羽和刘邦”,要求学生把自己认识理解的人物描述出来,重点是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对人物性格及命运的理解及评价,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第二步,组织研讨。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组内同学各自宣讲自己的研究报告,重点是研究过程、方法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在交流中学会研究,加深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再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重点是分组汇报各组交流情况,陈述其主要观点及各自研讨过程中同学遇到的难点和疑问;最后教师就学生们的研究方法予以评价和规范性指导,并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各自提出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发表不同意见,开展辩论。第三步,结合本专题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关于如何评价历史、如何看待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专题讨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及其作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主人翁的姿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如果学生的历史观还有问题,教师有必要组织一场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学习的专题报告会,通过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四)再现历史——演出“我所理解的‘鸿门宴’”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组编写各自的《鸿门宴》剧本,然后各组分配角色排演《鸿门宴》。“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所以在剧本的编写和剧目排演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生动、形象的表现人物个性化的语言,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再现历史的演绎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三.后记
“专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有差异,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从学习专题的选择到学习问题的设计,既要做好前期的引导、铺垫,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师生紧密合作、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也才有利于学习过程更多可能的生成。其次,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保证每个环节的学习效果,对那些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三,学生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一步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问题设计之外,问题本身设计的启发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必要学习资源的适时提供、教师必须的引导讲解等都不可或缺。第四,不管什么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其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的教学就更具有选择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