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

2015-05-05郭正东梁智林海波杨卫国刘飞张陈威秦王驰霍筱岚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创面细菌临床

郭正东 梁智 林海波 杨卫国 刘飞 张陈威 秦王驰 霍筱岚

烧伤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治疗难度较大,尤其烧伤发展到后期可能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患者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性,且可能发生细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的创面反复感染难以控制,也可能发生创面起泡或皮肤破损等[1-2]。以上不良反应均会影响患者创面的愈合,延长愈合时间,为患者的治疗增加痛苦。常见的残余创面细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RSA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针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有效的方法[3]。本院为了研究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与常规残余创面治疗效果进行同体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30例,年龄25~62岁,平均(36.48±9.21)岁。64例患者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25%~65%,烧伤深度为Ⅱ~Ⅲ度,病程1~5个月。20例高温液体烫伤,8例高温金属烫伤,31例火焰伤,3例水泥烧伤,2例电烧伤。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有9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19例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28例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烧伤的残余创面为体表面积的2%~10%,平均残余面积为(7.2±2.1)%,密集或分散在躯干以及四肢。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同体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每一例患者的烧伤残余创面中选择两块形状规则均一、面积大小相近以及烧伤程度相似的残余创面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残余创面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先清洗消毒残余创面,选用洗必泰溶液。将分泌物清理干净后用无菌纱布印干,创面外涂EGF(重组人类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稍过片刻以便EGF干燥药液不流失即可。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好,换药2次/d,医护人员换药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损伤创面造成流血影响创面的愈合。试验组残余创面采取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同样先用洗必泰溶液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分泌物,彻底清除干净后用灭菌纱布吸干创面。将贝复舒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国药准字S19991022,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涂抹在残余创面,剂量按照400 IU/cm2标准操作。将爱可欣凝胶(粤食药管械(准)字2005第2640025号(更),深圳爱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均匀涂抹在残余创面,剂量标准按照0.5 g/cm2。创面涂药后待药物干燥后表面用单层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用多层灭菌敷料包扎,患者每日换药一次或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换药次数,直至伤口愈合。两组创面治疗时间2~4周,用药期间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对于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患者治疗期间注意给予营养支持。在两组残余创面第一次换药前和第一次换药后10 d取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效果。标准如下:患者残余创面完全愈合,且愈合后表面光滑、平整、美观,不影响患者日常社会生活功能的为痊愈;患者残余创面愈合达80%以上,愈合后无脓性分泌物,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社会生活功能的为显效;患者残余创面愈合达30%以上,愈合后无脓性分泌物或者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为有效;患者残余创面愈合小于30%,愈合后有脓性分泌物,创面出现脓液和脓痂,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残余创面总数×100%。统计并比较两组残余创面在治疗后4、10、16、22 d后的创面回缩率,标准为创面回缩率=(用药前创面面积-用药后创面面积)/用药前创面面积×100%。计算两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细菌清除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残余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试验组残余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26±3.47)d,对照组为(29.35±4.86)d,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残余创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64处残余创面62处有效,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疗的64处残余创面54处有效,总有效率为74.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残余创面治疗后4、10、16、22 d后的创面回缩率比较 两组残余创面治疗4 d后的创面回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16、22 d后的残余创面回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残余创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残余创面治疗后4、10、16、22 d后的创面回缩率比较(x-±s) %

2.4 两组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比较 细菌培养检查的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摩根摩银菌、大肠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试验组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为78%;对照组为40%,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5.07,P<0.05),见表3。

3 讨论

烧伤的治疗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创面修复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维持内环境稳定为患者的创面修复提供良好的恢复条件。烧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创面的修复,创面修复与创面处理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因此创面的处理在烧伤修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烧伤创面的处理原则是尽量在最短时间内闭合创面,完成再上皮化,其评价标准是保证愈合速度与愈合质量相统一[4-5]。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主要是针对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以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等症状的患者。由于烧伤创面前期创面消耗太多,常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影响创面的愈合质量与速度,因此需要给予新鲜血浆和白蛋白纠正内环境低蛋白现象。烧伤患者伤后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加快,但分解速度更快,导致蛋白质的流失[6-7]。同时由于对烧伤患者早期未实施静脉内营养,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减退,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应该给予一定的营养支持和适时的封闭创面。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由于热损伤破坏增多,容量减少,造成贫血。烧伤后期红细胞的损失相对减少,但是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营养不良,一般比较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8]。应该及时为患者补充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造血所需物质,必要时也可静脉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保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控制在创面修复中也是比较重要的,血糖过高影响创面的血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外周微血管缺血,导致末梢神经病变[9]。有效血糖可改善白细胞功能,修复细胞增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表3 两组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比较

烧伤残余创面是指深度烧伤后期由于各种原因残留的部分创面,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自体皮源不足,创面植皮间隙过大;创面为深Ⅱ度烧伤或取皮较深的供皮区;创面有皮脂腺、汗腺残留;各种细菌导致的顽固性感染[10-11]。临床针对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方式较多,本院采取同体对照贝复舒联合爱可欣与常规治疗残余创面的研究结果显示,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的愈合质量,更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12]。贝复舒主要成分中可释放出银离子和锌离子,爱可欣与创面新生肉芽组织接触后可释放锌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细菌外膜到达靶位,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使其变性,与细菌的DNA双螺旋链中的碱基结合抑制呼吸酶系统的酶活性,最终达到抑制甚至杀死细菌的目的[13-14]。银离子属于广谱抗菌物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但促进创面愈合的能力相对较差。锌离子可以为患者创面补充流失的锌,促进创面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锌离子也可以通过破坏细菌DNA结构起到抑菌杀菌作用,锌离子和银离子作用相结合既能有杀菌抑菌作用,又能加快创面愈合。外用贝复舒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组织修复过程中必须物质的合成,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增殖,加快创面愈合[15]。

综上所述,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显著,有效抑菌杀菌,明显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光滑平整美观,提高了创面愈合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刘惠贤,童静媛,吴国霞,等.纳米紫外线光疗用于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95-1497.

[2] Leung D Y,Hauk P,Strickland l,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tegrative treatment of residual burn wounds[J].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31(8):1818-1820.

[3]朱伟斌,王屋金.盐水冲淋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29-1430.

[4]林茂堂.9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刨面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烧伤刨疡杂志,2010,22(6):424.

[5]吴微娜.中西医联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效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463-3464.

[6]崔福垚.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临床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2,33(15):2059.

[7]温裕庆,李荣兴,雷根娥.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05-106.

[8]葛欣.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818-1820.

[9]蔡良良,吕国忠,谢龙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6):574-576.

[10]李清,杨卫国,陆原.壳聚糖医用膜用于皮肤轻度烧、烫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38-39.

[11]谢秋燕.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60-62.

[12]李莉,赵宇辉,刘军,等.药物湿敷联合窄谱红光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428-431.

[13]胡以信,袁杰,刘兵,等.五味消毒饮制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8):1564-1565.

[14]葛欣.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临床观察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818-1820.

[15]温裕庆,李荣兴,雷根娥.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05-108.

猜你喜欢

创面细菌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