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随风走,藏乡《嘛呢》高飞扬
2015-05-05黄伟
文/黄伟
歌随风走,藏乡《嘛呢》高飞扬
文/黄伟
夹金山上,白雪皑皑。
阳光的催化,让白雪化成一股股甘泉,流向宝兴河,汇入青衣江。雪山之水,缓缓流淌,滋润着沿岸的人民,也孕育出属于自身的文明,不时传唱着嘹亮的民歌。
①硗碛仙境
②原生态多声部合唱 摄影/ 张镜海
民歌悠扬,承载千年历史
5月28日,太阳钻出云层,照耀着雪山,照耀着硗碛藏族乡。
蓝天、白云、雪山、湖泊,硗碛藏族乡如仙境一般。
午后,在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嘎日组,70岁的王忠全像往常一样,在山间散步。
作为一个地道的藏族居民,王忠全在乡间行走时,不时唱起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歌谣。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作为嘉绒藏族保存传统民俗最为集中的地方,粗犷和激越的文化背后,是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血脉。
夹金山下,峡谷幽深,这块土地上保存了最为古老的民俗艺术。每年冬天,天寒地冻,出入不便,这里的乡亲们便创造出了许多自娱自乐的节目,如锅庄、多声部民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这些农闲时节乡亲们聚在一起改变单调生活方式的活动,能够抒发他们心中的热情。
山路上,身着藏族服装的妇女们,正背着背篼,在山间打猪草。她们的口中也不时唱出悦耳的歌声。
“我们硗碛乡的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我们都会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王忠全说。
硗碛藏族乡是个歌舞之乡,藏民每逢收割庄稼、立房盖瓦、婚丧嫁娶和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歌舞。
多声部民歌平时很难听到。藏族村民只有在每年的“上九节”、农历正月十七的“菩萨节”等几个本民族盛大节日时才会自发演唱。
多声部合唱较为普遍,多声部合唱以《嘛呢》最为普遍。
“《嘛呢》歌,在我们的‘菩萨节’上会得到最充分的演绎。”硗碛藏族乡63岁的张明安说。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是宝兴县硗碛藏族继“上九节”之后,又一个盛大的民俗节日—— “菩萨节”。每年的“菩萨节”,硗碛藏族都会举行“抬菩萨”活动。
作为地道的硗碛藏族人,王忠全和张明安从记事以来,每年都不会落下一年一度的“菩萨节”。
在举行盛大节日的那天早上,大莽筒低沉浑厚的声音穿透院墙,在山谷中回荡,锣、钹、鼓、唢呐也随即奏响。
前来祈福的人们,跟随着喇嘛的脚步,唱和着硗碛原生态民歌《嘛呢》,一人领唱众声相和。
“抬菩萨”活动时,木菩萨被4名藏族村民抬着,由喇嘛开道,16名背经人随行,鼓乐手作仪仗,浩浩荡荡地走进村民家中,一一为当地居民祈祷福禄,祝愿来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足,平安吉祥。数百名能唱《嘛呢》的藏民则跟在队伍后面,一路走一路唱和。
《嘛呢》的唱和声一浪高过一浪……
“‘菩萨节’是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就是通过‘抬菩萨’活动,表达大家的愿望,希望生活越过越好。”张明安说,“在这里,很多人都会唱几句。”
说完话后,在山间的小路上,张明安唱起了那首古老歌谣《嘛呢》。
口耳相传的《嘛呢》不知唱了多少代,在夹金山下的硗碛藏族同胞眼里,《嘛呢》平常得如同吃饭喝水。殊不知,《嘛呢》如同天籁之音。
今天,硗碛原生态多声部合唱已走出大山、走上舞台,并两度进京,不仅走进了央视演播室,还放歌人民大会堂。
①抬菩萨 摄影/高华康
《嘛呢》嘹亮,走进人民大会堂
一位声音嘹亮的男子领唱,男声齐声插入,女人们随之齐唱再插入,歌声回响山谷,连绵不断,形成了气势磅礴的二声部、三声部,场面极其壮观。
这样的原生态歌曲,在硗碛藏乡已经传唱千年,但一直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在这样的原生态民歌中,王忠全和张明安度过了人生大半时间。但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民歌,有一天竟被外界所知,并走上央视的舞台。
63岁的张明安是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人之一,他曾参加过很多次硗碛藏族乡盛大节日的演出,上过央视,到过台湾。
“硗碛民歌的发现,我们要感谢一个人——幺晓霞老师。”张明安说。
上世纪80年代末,雅安著名声乐老师幺晓霞(已故)第一次听到硗碛藏民演唱原生态多声部合唱,当即对这种古老的民乐充满了兴趣。
“那天正是硗碛藏族传统宗教活动‘抬菩萨’(转经会),数以千计的藏民从山上唱着《嘛呢》下山,多声部众声自然唱和,此起彼伏,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那一刻,一种无以言表的美,让我感动得流泪。”在幺晓霞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她这样写道。
1992年年初,幺晓霞随《南丝路寻风》摄制组一行来到硗碛。同行的四川省音乐协会原副主席亚欣建议她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章。随后,幺晓霞撰写了《硗碛藏族多声部民间音乐初探》的文章,在《艺苑求索》1993年第三期上发表。
幺晓霞的文章引起了国内音乐人士的关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田联韬对此非常感兴趣。
他们进行了两年多的书信交流。信中主要交流的是关于硗碛多声部民间音乐的探讨。幺晓霞将硗碛藏族宗教、丧葬、锅庄及其他多声部民间音乐的录像带、录音带、谱例等,寄给了田联韬。
在1993年至2006年的十多年间,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像深埋于地底的金子,在幺晓霞的努力下,慢慢开始发光,展现出它最具魅力的一面。2006年,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演唱组在人民大会堂放歌。2010年,宝兴县硗碛多声部民歌入选国家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硗碛锅庄、硗碛上九节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评定宝兴县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之乡”。 在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斩获金奖……
②硗碛上九节 摄影/张林川
保护传承,新时代的发展重任
硗碛藏族乡多声部民歌从远古走到今天,它凝聚着藏族同胞的聪明才智,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宝贵财富。
每逢硗碛的上九节和菩萨节时,张明安和硗碛藏族乡嘎日村丰收组73岁的杨文斌就会参与其中。
作为硗碛藏族乡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人,他们俩的年龄都偏大,而年轻的一代,对于民歌的热情,显然没有他们那样火热。
二十多年间,幺晓霞发现,当年会唱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人好多都不在人世了,伴随流行音乐的影响、文化的交流,硗碛的很多小孩子张嘴而来的不再是当地特色的民歌。
这些即将被现代文明所淹没的音乐,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声音的“活化石”,是极其珍贵的。
幺晓霞为濒临衰退的民族艺术感到惋惜。
“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唱民歌。2000年以后,我们的民歌传承就出现了断代的情况。”硗碛文化站站长杨德智也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歌逐渐失传的现象感到十分担心。
①镰刀舞
他们曾做过一个关于多声部民歌的调查,结果显示乡里会唱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村民,35岁以下的藏族村民已完全不会唱,35岁至50岁的村民基本不会唱。
“由于硗碛有语言没文字,民歌都是通过口传心授。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去世,我们的民歌文化也就跟着消失了。”幺晓霞说,“如果不加以保护,不出30年,硗碛多声部民歌就将面临完全失传的危险。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保护的时候,不能让此文化消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曾经辉煌一时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如今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要想尽千方百计,积极创造条件,尽量让老的愿意传、帮、带,小的愿意学。”针对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发展现状,中央音乐学院老教授田联韬等音乐界专家纷纷支招。
②神木垒演艺中心 摄影/张镜海
多方支招,共同努力
宝兴县加强了对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工作,授予硗碛80个原生态多声部歌手传承人证书和称号,对优秀传承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宝兴县申报了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省级申报了1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完成了10首祝酒歌创作与录音、硗碛新锅庄编排等工作。
与此同时,宝兴县将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在硗碛全乡设立专门的传习所(一村一个传习所)培养专门的人才,在中小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等有力措施,使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正在多方的努力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在硗碛藏族乡,成立了两支藏族歌舞表演团队。这些表演队伍中多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在演绎现代藏乡民俗文化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承当地文化的重任。硗碛乡政府为此专门投入巨资,建起神木垒演艺中心,为新成立的藏族歌舞表演团队提供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大舞台,致力于把这里打造成展示嘉绒藏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这个中心按照藏式风格将原建筑面积320余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改造为建筑面积达900余平方米的上下两层楼。演艺中心底楼为可容纳180人左右的豪华演艺大厅。此演艺厅,藏风浓郁,五色斑斓,设施现代,舒适宜人,它既可以吸引藏族年轻人重拾能歌善舞的传统,又能满足外来游客的文化好奇和休闲需求,起到了保护、传承藏族文化传统和兼顾经济效益的用途。(责任编辑/吴知之 设计/张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