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快乐学习和心灵陶冶相结合于音乐教学中

2015-05-04温晓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小学音乐

温晓雪

[摘 要]小学的音乐教育,把快乐学习、心灵陶冶与小学教育融合互动,是开发小学生智力、塑造情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能力 体验音乐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64

随着近年来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其中实现快乐学习是音乐教师本职职责,得到心灵陶冶也是音乐教师的本质职责。音乐教育任务在于培育健全的人格和欣赏美好事物的基础认知能力,特别是在心灵陶冶方面,音乐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耐心细致的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舒缓紧张情绪和体验古典高尚精神的目的,使受众在真、善、美的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为充分调动学生们与课堂的参与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质升级,就要运用多种途径来对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摸索,以达到让学生在“听”中畅想音乐、在“唱”中体验音乐、在“析”中理解音乐的目的。

一、善于运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听”中畅想音乐,培育学生的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升审美能力。按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思维路径,利用多媒体模拟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创建一个欣赏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丰富教学手段,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口,让音乐课堂变得轻松充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音乐是听觉的天赋和载体,听觉与内心的感受美可以通过音乐的输入来实现互通互补。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针对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融音乐情感、教授学业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根据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导向,要抓好现代音乐教学建设,提高小学生受众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结合现有课堂实际、创新学习载体、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积极探索基层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发挥好小学音乐教材在实施音乐教学的作用,是加强基层小学音乐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完善音乐教学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形式。选取旋律明快、节奏动听的音乐作品,充分融合小学生好动的本性,向受众输送音乐美。

欣赏音乐,要坚持正确的引导的方式与方法,牢牢把握音乐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多做统一音乐认识思想、提高音乐认知的工作,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多做解疑释惑、激活气氛的工作,将多媒体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多做增进音乐学习、凝聚学生受众心理的工作,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图文并茂、声形俱佳、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

二、善于运用乐器演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培育学生的参与互动能力

器乐曲是纯粹的音乐,是带动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乐器演奏来引导学生用歌唱表达情感,在现代基础音乐教学中,以乐器演奏的相通的情感来带动学生,融入音乐的殿堂之中。

实践现代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依托学生音乐听享而又不依赖传统音乐教学,在继续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快学习和锻炼新兴音乐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新的兴趣点。在开拓新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抓住音乐发展大好形势,在学生受众可接受范围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新式音乐教学模式,以乐器演奏、现场教学为主,努力构建多元化支撑的教学体系。在实践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均衡协调发展的统一,不断鼓励和支持音乐天赋好的学生和感受音乐之美相对缓慢的学生,增强受众之间的音乐接受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以局部带动全局的方法,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全课堂完全互动和学习,在一种学习气氛浓厚、音乐互动激荡的过程,完成音乐教学。

在《火车开啦》一课教学时,在范唱之前,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有正确、深刻的理解,随着课程的进行,逐步地向学生介绍歌曲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形象地描绘了歌词表达的内容。在教师的带动和示范下,学生欣赏了两遍范唱音乐就可以掌握基本的唱法。学生伴随着优美、欢快的录音伴奏,利用脸上洋溢着欢快、喜悦之情,并且还根据歌词内容自编了简短、明快的舞蹈动作,再现了坐火车的欢愉情绪。

三、善于运用讲解乐曲和乐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析”中理解音乐,培育学生的丰富情感

讲解乐曲和乐器是教学音乐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全面准确地学习和领会音乐的魅力,切实把握音乐精髓,就要结合视觉、听觉认真细致地研读教学提纲,深刻理解现代乐曲和乐器的运用体系,进一步从音乐本体中寻求音乐魅力;深刻理解现代乐曲和乐器在音乐教学中重要意义,为使音乐教学更好地运用这些“工具”,就要善于结合理论和实际、用典型来教学、用数字来说话,做到既全面准确、又深入浅出,切实增强乐器和乐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不同学生受众、不同学生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教学,努力做到学习过程使人喜闻乐见、给人教育启迪。

从现代乐曲、乐器的运用基础,是现代音乐教学发展的深化和飞跃。特别是现代音乐教学的载体中音响设备的更新换代,是现代音乐教学发展的重大创新。回顾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在教授《人民音乐家聂耳》时,坚持拓展聂耳的其他爱国主题的音乐,正确处理课堂上与课堂下聆听音乐乐曲的关系,促进现代音乐由主要依靠课堂上单一学习向依靠课上课下协调学习的转变。

要在调整优化乐曲和乐器教学结构上取得进展。学校在改善和更新设备上投入了更大的力度,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增强学习新兴音乐教学乐曲、乐器的紧迫感,放眼现代音乐教学的大背景、立足优势推进教学结构的调整,把运用现代乐器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优化升级。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程度,与个人观察能力有密切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察能力有水平高低的差异。较为常见的是,学生常常习惯于选择与自己水平较相近的同学来作为参照系。如果学生看到该同学快乐地学习,那么就能促进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增加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并在课堂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与自信;而当学生看到那个与自己相近的同学在学习音乐中并不快乐,尤其是看到那位同学付出了很大努力仍然情绪低沉时,则其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对学生自身快乐学习的影响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他人的经验,既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与自己相近的同学或朋友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借鉴他们的失败经验,从中学会正确的归因。

在音乐课程设计之初,我们要结合“小步子原则”对“问题”来设置课程。这就使得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有准确的把握,才能设置出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特约编辑 陈兮琰)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小学音乐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重视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