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2015-05-04任何芹
任何芹
[摘 要]美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真谛,时刻让学生有一种美的心情和美的感觉才是教育的目的。小学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对美的欣赏力、鉴别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会表达自己对美的感觉,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 美术课堂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61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得到美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美的教育体现在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美的教育来培养美的情感,从而能够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在我们的心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那么一切都是美的,这是心里的感觉,也是情感的教育。
一、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主,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如在教学五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时,我没有直接进行新课的学习,而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国内外名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的神奇和魅力,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欣赏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它们所展示出的意境。欣赏不仅仅是看,还要用心感受,感受艺术的美和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我给学生展示中国的名画,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公麟的虎、郑板桥的竹,还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西方的名画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米勒的《拾穗者》等。中国的书法,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张旭的《肚痛帖》、米芾的《拜中岳命帖》等。西方的雕塑,如亚力山德罗斯的《断臂维纳斯》、米隆的《掷铁瓶者》、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
二、体验美,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有体验的经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美术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从而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在教学《鸟语花香》时,我给学生设计了绘画、制作等一系列综合体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知,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时,我主要让学生去欣赏、观察鸟和花的形状、特征,把握基本结构,然后再观察鸟在运动过程中的形态,头部、羽毛、姿势等,花的外形及内在神韵。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则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画出自己最熟悉的鸟与花,并把特征体现出来。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制作头饰,还可以是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能对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
体验美重在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给学生留出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我们在教学时还要给学生提供符合学生认知和经验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既认识到美,又发展了对美的感受,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爱心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共同生活中地球上,万物息息相生,互为影响,爱动植物就是爱我们自己。
三、表达美,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对美的感受是通过作品来表现出来的,表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小制作,也可以是对鉴赏的分析。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任何一个优点,给学生一个展示艺术的机会。学生的绘画要体现出个性,让学生在绘画中培养创新精神。小制作可以是学生的剪纸、雕塑、粘贴画等,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才能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效果。
如在学习《风景写生》时,我将课堂放到了校园里,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最能表现我们学校特点的场景进行构图,画出自己对学校的感情。有的学生选择了以教学楼为背景,认为教室是学习的主场地,教学楼最能表现出学校的特质;有的学生选择了操场,认为锻炼体质是重要的,操场最能展现出学生的朝气与活力;也有的学生选择了图书室,认为书籍是我们的营养品,一排排的书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
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并对所要表现的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不用去刻意地进行美术专业的教育,只需对学生进行美感的感知和美感的陶冶,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