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04宋维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教学多媒体

宋维清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对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不但能呈现知识的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数学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94-02

初中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求知进取、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不断质疑、探索、创造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自主学习。尤其在初中教学活动中,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跟上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抛弃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了教而教的“一言堂”模式,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现代教育模式,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才是主角。教师作为引导者,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1 提问设疑,创设情境,也就是让学生“思”

教师的导语引入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尤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提出问题作为导入,是课题引入和设疑学习的前提。教师提问设疑,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又通过课本和多媒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也能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接受,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时,如果教师再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或者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学生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思考,不但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还引起强烈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在讲授初一几何平行线相关问题时,笔者就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在用平行线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时,笔者没有直接去验证,而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再通过多媒体变换向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这时再提出问题,设置疑问造成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巧妙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教学的过程,也激发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增强。

2 实践操作,激发兴趣,也就是让学生“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认知规律,许多问题最后的结论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从实践中得出答案。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得出的答案进行了又一次的验证。还是以初一几何中的教学为例,就拿比较线段大小这课来说,笔者让学生事先准备几根小木棍,其中最少要有两根长度相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先把两根小木棍的一端对齐,然后让学生观察小木棍的另一端,从而判断出两条线段的大小。再拿另外的小木棍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线段比较的三种情况。然后用多媒体将类似的情况进行演示验证,让学生知道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再比如,在讲解对顶角相等时,笔者也将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巧妙的运用。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两根小木棍相交,即两条相交直线;然后固定其中一根,让另一根小木棍绕着交点旋转。这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旋转过程中,两组对顶角的大小在不断地变化。笔者用多媒体继续去验证这两组对顶角是分别相等的。最后,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3 讨论交流,协作互助,也就是让学生“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营造一个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讨论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互助合作。当交流到一定程度时,用多媒体对交流的结果进行解答或验证,以求让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各异,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余与人分享,互相倾听、质疑、解疑、明了,相互交流信息,相互促进学习,以达到主动求知,能得到共同提高的结果。而多媒体能让解疑的过程变得富有生趣,简单易懂,利于学生对讨论的结果有个正确的定论。

如在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这节课时,有一道这样的题:已知抛物线经过(0,0)(12,0)两点,顶点纵坐标是3,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课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多个学生对此进行不同的解答,看解答方法是否都相同,是否都正确,并且利用多媒体将多个学生解答的结果都展示出来,以便于比对。学生解答方法展示:

A: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然后把两点坐标(0,0)(12,0)代入,再根据顶点纵坐标的公式列出方程组,分别解出a、b、c的值,这样解析式就求出来了。

B:利用抛物线对称性特征求出对称轴,从而得到顶点坐标为(6,3),然后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6)2+3,将(0,0)代入,求出a,解析式就出来了。

C:先求出顶点坐标为(6,3),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0)(x-12),直接代入,求出a的值,化简就行了。

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解题方式也就不同。笔者对不同学生的答案给予点评并鼓励,而学生通过多媒体对不同方法的展示,也让自己的思路更开阔,多学习了几种解题方法。

4 归纳总结,主动参与,也就是让学生“学”

教师对新知识传授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巩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分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不是单单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判断,而是看学生是否通过学习获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在讲授“函数的奇偶性”这节课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后,先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像;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说出这两种函数的图像特征(即对称性);接着让学生根据图像特征,分别说出这两个函数的数量特征(也就是对称点纵坐标的数量特征);继续根据数量特征,用符号或者式子写出对称点纵坐标的数量关系,奇函数时是什么,偶函数时是什么。教师可以写出一个式子,让学生去思考是否有奇偶性,然后根据以上一步步给学生的梳理过程,让多媒体一步步重复展示,再归纳总结出定义,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过程是先看定义域再看关系式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巩固,还提高了认知过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的让学生学会学习。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能更真实地体会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毛京中.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3]陈定中.谈谈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问题[J].四川教育,1980(7).

[4]李曦.“创设情境,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