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铁力林业局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思考

2015-05-04周雨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营造规划措施

周雨松

摘 要:文章根据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的防火现状,对在铁力林业局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了论证。文中通过对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效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研究,认为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应该栽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要防火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以及布局规划和建设中的措施。

关键词:铁力林业局;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规划;措施

1 黑龙江铁力林业局林区的防火现状

铁力局的林区气候受纬度,海拔的影响,呈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春秋近乎相连,年平均积温不足1600℃,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极骤,过度明显,并且受高山阻隔多形成干热山谷风,为森林火险提供了促燃助燃的条件,春秋两季极易发生火灾。

1.1 林内可燃物增多,发生林火的危险性增高。铁力局的大多数施业区多年来没有发生火灾,林内可燃物越积越多,对这些过量的可燃物一直没有有效的清理。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启动,造林绿化步伐不断的加快,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森防任务更加繁重。由于冬季寒冷,每年都有大量草木冻死干枯,可燃物载量逐年增加,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一旦遇有高火险天气、极易酿成火灾。

1.2 局情林情复杂,火源管理难度大。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山采山货,旅游度假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员活动分散,防火意识差,难管理。北关林场和建设林场时有上坟烧纸,烧香等行为屡禁不止,给森林防火带来巨大的隐患。

1.3 近年林区气候异常,发生森林火灾机率越来越高。近年来,林区气候异常,春季降雨减少,秋季风力变大,这些因素,对森林防火极为不利。

2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2.1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通过林火阻隔网络建设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也就是在林区将大面积森林,根据地形、地貌,选择耐火树种,把森林划分成若干个网络,营建生物阻隔带,分区域控制,防止火灾大面积燃烧,降低森林受害率,达到科学防火的目的。建立健全生物防火林带,一旦发生火情,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以外,就是林内着火也可以将林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以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的作用。福建省重点林区三明市,历史上曾是一个森林火灾重灾区,为了有效抑制火灾,在建立比较完善的综合机制,同时,大力营造防火林带,使林带不断扩大和延伸,发挥的防火阻火作用越来越大。

2.2 生物防火林带经济效益好。适合东北林区的防火树种是落叶松,具有抗寒性好,早期速生、成林容易和小径材商品价值高等优点。兴安落叶松栽植后15年左右可郁闭,郁闭后的林带可发挥防火作用。45年后林带防火失效时,可以进行采伐,创造经济价值。

2.3 生物防火林带生态效益显著。生物防火林带还能改善林分结构,防止、减少森林病虫害,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改生土带为生物防火林带,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3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探索

3.1 树种选择。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应该是枝叶茂盛,含水量大,耐火性强,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树种。兴安落叶松有抗寒性好、早起速生、成林容易、郁闭后林下无杂草、地被物结构致密等特点,适合铁力林区生物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

3.2 造林密度。按照国发【1988】6号文件发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如果阻隔网密度达到12.6m/hm2(控制网格1000hm2),就可控制不发生特大火灾。阻隔网密度达到40m/hm2(控制网格100mhm2),就可控制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普通立地条件可视具体情况按4440株/公顷栽植。特殊立地条件可视具体情况按4440-6660株/公顷栽植。

4 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和布局以及建设中问题和措施

4.1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在规划初期应具有前瞻性、整体性和科学性,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并与其他林业工程规划协调一致。在前期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铁力局生物防火林带结构不够合理、分布不均、建设滞后。在结构与分布上,大多数都营造在主山脊和重要行政区界上,却往往忽略了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如路边沿线、田边、林边、山边等,这些地方是森林火灾的频发地段。

4.2 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及措施。在铁力局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兴安落叶松是防火树种的当家树种,初期将兴安落叶松作为树种的唯一选择。在实际建设中,逐步根据立地情况和其他实际条件,将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从单一的落叶松逐渐与结合其他树种一起营造。特别是与立体林业综合开发和果业种植等结合起来,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在山脚、路边、田边等地段营造耐火、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如水曲柳、花曲柳,胡桃楸等栽植或合理混栽。特别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公路沿线、山脚边等建设经济价值高的林果带,建成以防火效能为主又兼顾经济效益的经济林带、用材林带,变单纯性的防火投入为开发性的林业投入。树种结构上,用兴安落叶松树种建设核心带,在核心带旁边,营造以水曲柳、花曲柳、胡桃楸等为主的辅助带。

4.3 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造林问题及措施。现有的生物防火林造林工程建设投入少,进展慢,林带标准低,成效差。有些种苗质量差,基肥不足。所以必须要在高标准整地基础上,针对铁力局山地较为缺磷的情况,每株施250克过磷酸钙为基肥。种植时,选用40厘米以上的良种壮苗造林,有条件时尽量选用营养袋苗进行造林。种植时要选择阴雨天气进行,裸根苗上山前必须用混有生根剂的黄泥浆根,种植深度要合适,种时要将植株旁边的土压实,上面要覆松土等,保证在种植季节内种好。

4.4 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抚育管理措施。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后,遵循“三分造、七分管”的原理。植后必须树立标志牌,严禁牲畜进入林带,派专人看护。由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地点的特殊性,如山脊处立地条件差、干旱,公路边和与农田交界处杂草生长迅速且茂盛等。因此,造好防火林带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是要加强除草、松土、施肥和水分处理。除草措施中,对以芒萁、小灌木和恶生杂草为主的地带采用人工铲草、劈草和割灌;对一些以蔓山类杂草为主的地段采用化学除草,因为蔓山类类杂草根系太发达,萌生能力强,人工除草效果较差。施肥措施中,根据铁力局立地条件和土壤性质,种植后两个月进行抚育施促根肥,每棵树施肥20克尿素,50克磷粉,第二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每棵树施肥100克尿素,磷粉150克,第四年秋季进行全带抚育一次,并结合松土培根作业进行。对于干旱贫瘠的山脊处,可采用保水剂等措施进行保水。此外,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相关的技术工作,确保管理到位。

5 结束语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有坚持不懈的抓好,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生物防护林带工程建设步伐。随着南方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所以,铁力局更应加快对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探索,使铁力林业局在绿色防火方面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胡海清,张富山,魏书精,等.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森林工程,2013,1:1-8.

[2]武超,罗夏琴,刘春延,等.不同强度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可燃物载量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3,5:24-28.

[3]南海涛,刘礴霏,宋来萍.免机耕防火隔离带技术在森林草原的应用研究[J].森林工程,2013,5:73-75.

猜你喜欢

营造规划措施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