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桥头跳车问题的原因与处理

2015-05-04姜丽欣孔令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跳车桥头防治

姜丽欣 孔令友

摘 要: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进而带动了公路建设工作的发展。要想保证通车的舒适和稳定,就要切实的提升道路的品质。然而,桥头跳车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道路的品质。跳车问题会影响通行的安全,因为车辆快速的运行,一旦发生跳车就会导致车辆失去控制,进而引发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跳车问题在我国非常常见,尤其是最近几年高速路的跳车问题的出现几率非常高。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干扰到通行的速度以及稳定性等,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使用,因为车辆产生的过大的冲击力,会对桥梁项目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总之跳车现象的出现会对多方面产生负面效益。相关部门要积极的分析认真处理跳车问题,只有将该问题控制好,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道路安全。

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防治

1 跳车成因简述

此处讲到的桥头跳车,具体的说是因为桥头处在路面和桥台的连接地方,当车辆运行到该地方的时候就会出现跳跃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多,比如不合理的下沉,刚度出现了变化,车辆自身的防震水平等等。通过分析道路的状况得知,这种问题关键是因为道路和结构间的连接不均匀,进而发生下沉导致错台出现。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由于受到车重以及结构本身的重量等要素的影响,桥梁和道路会在同一时间持续下沉,不过它们的下沉不是一样的,道路的下沉要超过桥的下沉,此时就出现错台,进而引发跳车。通常桥台都进行了加固,其下沉可以忽略。而路堤填土因其固有的压缩徐变性质,即使经充分压实也难以避免因土基固结等因素造成的沉降,需较长时间后才能趋于稳定。台后路堤的沉降量主要由天然地基沉降和填土沉降两部分组成。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从而产生路堤填土沉降。

对于桥涵和路堤相连的地方,因为有缝隙,雨水会顺着缝隙下渗,此水通常不会破坏桥台,不过会侵蚀填充的物质,使得其强度变弱,进而导致填方发生形变。在车辆的冲击力的影响下导致路基下沉。桥涵构造物选用桩基或扩大基础等不同形式,其工后沉降差异很大;对软土地基路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路堤填筑速率和填筑材料的控制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考虑桥台结构时,往往忽略桥台与路堤的恰当衔接部位有的设计接缝,有的设计连续铺装,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形成裂缝。虽然有考虑设置搭板调节连接部位的不均匀沉降,但对承受搭板一端的路堤部位未进行处理,让搭板一端直接置于一般土基上,从而在那里形成凹陷,以致搭板滑落。再则,设计对桥台与路堤相邻的沉降差考虑较多,而对桥头竣工后沉降引起的纵坡变化注意不够,造成桥头段纵坡不顺,在突变点往往形成台降,以致出现跳车现象。

没有按照规定的步骤开展建设工作。假如台背处的填充太过快速的话就会导致下沉加快,此时就会对挡土墙形成非常大的压力。假如没有做好台前的支护等工作的话,就会导致土体发生移动,最终干扰到压实设备的工作,厉害的话还会危及到整个的桥基。在填充台背区域的时候,由于活动区域较窄,而且时间紧迫,接近桥面的填土平面不是很规整,假如不能使用正确的压实设备的话,或是使用人工来处理的话,都会使得压实度无法达标。就算是使用了正确的设备,也会因为地形以及其他一些要素的干扰,而导致压实不到位。没有严格按“三分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施工,没有严把填料质量关等也会引起桥头跳车。

2 台阶的成因

导致桥头处形成台阶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设计方面的以及建设方面或者是地基自身的状态等等。对于设计工作来讲,主要在于没有关注桥头下沉问题,没有按照规定开展设计工作。资料的勘测不精准,导致设计的时候忽略了特殊地基的处理工作。设计方本身的经验较少,没有将设计做到位。设计方没有认真的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碾压活动,没有认真的研究台背的填充物质,排水体系设计的不到位。

对于施工来讲,具体的体现在如下的几点。没有正确的认识桥头沉降问题,没有按照规定开展建设工作。受到时间的影响,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先进行桥涵建设,然后进行路基筑造,很显然这种步骤是不合理的,此时的台背回填工作被安排在了最后,导致填料的压实度较低。工作者的素养不是很高,专业水平较差,不能够尽快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设备的配置不到位,导致填料的压实性较差。

监理方面主要的体现在没有重视桥头病害,没有按照设计监督施工工作。

3 跳车的应对方法分析

桥涵构造物应允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要想控制好跳车现象,必须要认真处理台背的软基。如今处理软基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常用的有换土方法以及排水固结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一般来说桥头处都是高填土,所以在这些地方可以使用质量较轻的粉煤灰,而且还要掌控好尺寸,禁止贴坡,这主要是因为贴坡的话一旦遇到暴雨就会发生滑坡现象,进而使得路基因为不稳定而下沉。

桥台后宜填筑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便于控制压实质量,减小路基压缩沉降;同时,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也有利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排到路基外。桥台与台背路面在结构、材料、刚柔、胀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在其纵、横向都能平顺逐渐过渡,可采取设置枕梁和搭板和设置变厚式埋板的措施。

因为路基和桥台使用的材料不一样,就使得其垂直方向的位移以及变形和对外在环境的变化等有差别。一般来说桥台的问题要较之于路堤小一些。路桥过渡段作为柔性路堤与刚性桥台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而由散体材料组成的柔性路提发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的处理方法、填料的选择、压实标准上采取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变形差,确保过渡稳定。由于台背处的填充物质大多都是土,其碾压的品质无法很好的掌控,无法控制好压实度。即使工作的时候压实度符合规定,也会因为通行时路堤自身的重量和动力作用的影响,发生压缩变形,此时就会使得路桥连接的地方出现下沉现象。桥涵台前的防护工程由于受到水平土压力的作用,将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这一水平位移将会导致路桥过渡处路堤出现沉降变形。

因为台背处在构造体和路堤两者的缺口地方,那些较大的设备无法靠近,此时只能使用那些较小的设备。对于回填工作来讲,它的结构层次非常多,需要每层都单独的检查。填充材料要均匀细密,还要掌控好干密度。在具体的施工的时候要安排好时间和工作步骤,掌控好压实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蒋功雪.应用“刚柔过渡”原理治理桥头跳车质量通病[J].湖南交通科技,2002.

[2]蒋应军,李明杰,陈忠达.石灰粉煤灰在台背回填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

[3]彭静.浅谈桥头跳车的几项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09(9).

猜你喜欢

跳车桥头防治
桥头跳车现象处治措施研究分析
意外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桥头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