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附子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2015-05-04陶明晖彭秀丽焦红军许真真

中医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附子药典处方

陶明晖,彭秀丽,焦红军,许真真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14;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4)

·临床报道·

含附子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陶明晖1,彭秀丽2,焦红军1,许真真1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14;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4)

目的:了解附子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为附子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含附子门诊处方进行Excel表格统计,并整理分析。结果:含附子处方占总门诊处方的1.778%;附子用量在药典规定范围内使用率为85.81%;每张处方平均使用时间为8.5 d;平均合并用药14.41种,其中与黄芪、茯苓等药物配伍较为常见。结论:附子整体使用比较合理,但在处方使用量以及处方药物数量等方面有待改善。

门诊处方;附子;调查/分析

附子作为常用中药之一,具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临床运用得当,有沉疴获救、起死回生的奇效;其性辛、甘、大热,有毒,若使用不当,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如恽铁樵所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物,要能洞彻病理,辨证准确,才能取其疗效而祛其弊害。”[1]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附子临床使用剂量进行了规定,其安全剂量范围为3~15 g[2],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超剂量使用现象。鉴于附子的药效、毒效共存性,笔者就某院含附子门诊处方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了解附子饮片的使用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某院2013年含中药附子饮片的全部门诊处方,共调查处方4 398例,其中退药、改签、重复处方共44例,实际有效处方4 354例。统计处方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附子剂量、处方剂数、处方所含药物、药物单剂质量、总质量等内容。计算含附子处方在2013年门诊处方中使用的比例,并通过Excel表格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得出附子剂量分布情况、处方剂数分布情况、单处方使用药物分布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以及含附子处方中使用质量等情况。

2 结 果

某院2013年门诊处方共244 867人次,其中含附子全部处方4 398例,实际附子有效处方4 354例,合格率99.00%,附子有效处方占全年医院门诊处方总量的1.778%。

2.1 附子不同剂量出现频次情况

使用500 g出现2次,300 g出现1次,200 g出现5次,均为单剂单方。使用剂量100 g以上47例,其中45例使用1 d,2例使用2 d。30~99 g使用131例,使用30 g出现216例,28 g出现1次,使用10 d,25 g出现44次,24 g出现15次,20 g出现120次,18 g出现21次,见表1。

表1 附子不同剂量出现频次情况

2.2 附子处方使用时间出现频次情况

见表2。

表2 附子处方使用时间出现频次情况

2.3 单处方附子合并使用药物数量出现次数分布表

见表3。

表3 单处方附子合并使用药物数量出现次数分布表

2.4 常用配伍药物使用情况对比

见表4。

表4 常用配伍药物使用情况对比

2.5 含附子处方中使用量情况

统计1 a内含附子处方,全方药物总量超过1 000 g 的有92人次,500 g以上的有147人次,100 g以上的有4 079人次,平均单剂使用263.42 g;单方总量达到10 000 g以上的有3人次,5 000 g以上的有186人次,1 000 g以上的有3 407人次。

3 讨 论

在调查中发现:使用超过100 g者附子多为单处方,或用途不详,或配药等,不能尽数作为汤药使用研究对象。

3.1 附子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对2.1的结果进行统计,有效处方中用量符合药典规定的共有3 736例,占处方总量的85.81%;用量少于3 g的共23例,占0.52%;用量大于15 g的共595例,占13.67%。此外,使用超过100 g 的有47例,最大用量达到500 g。

3.2 附子处方使用时间情况

由表2可知,含附子处方使用时间≤7 d的有2 984张,约占含附子处方总张数的68.53%。含附子处方年平均使用剂数为8.50剂。《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一般使用应<7 d,从本院附子的使用过程中可以看出,使用超过7 d的处方存在一定的比例。根据中医理论,从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角度出发,辨证论治,因在使用方药的同时,疾病也可能正在/或已经改变,而所使用方药可能已经不能再治疗当下的疾病;因此,超常使用天数对患者是不利的,当然这也不排除是某些治疗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的现象。

3.3 处方中用药味情况

由表3可知,单处方中附子合并用药味数集中出现在15味左右,并且统计所有处方的合并用药情况,其平均味数为14.41味,与整体趋势相符。而在《伤寒论》113例方剂中,方药配伍合并用药数目最多者为14味(1方),与此相比,目前临床中使用药味数目不断增加,药物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本处方统计结果可知,全方药物用量总计1 000 g以上,单品种药物用量为30 g的相当普便,与《伤寒论》中仲景经方相去甚远,不但给煎煮服用带了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4 常用配伍药物使用情况

由表4可知,在4 354张附子处方中,配伍使用最多的为茯苓,达到2 021次,占含附子处方总量的1/2,其次为黄芪。附子、茯苓合用,出自《伤寒论》真武汤,附子汤中有言:“附子得茯苓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又能增强除湿之力。”黄芪配附子,见于《姜春华医论集》实脾汤,黄芪入肺,附子入心,心肺双补,故有益气固表之功;黄芪又入脾,附子入肾,既可温元阳,又可温脾阳,脾肾同治,补火生土。同时在4 354张处方中,所使用不同药物的总数为485种:出现次数<100者352种,出现次数在100~1 000 121种,出现次数>1 000者12种。

3.5 附子大剂量使用现状分析

从附子的炮制谈起,附子主要成分为双酯生物碱,遇热易分解成毒性较低的单酯生物碱,并进一步水解为胺醇类生物碱,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4 000~1/200[3],从而大大降低了毒副作用;其次在煎煮过程中,一般医家建议先煎,这与上述加热有同工之处。李云山[4]在运用大剂量附子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高使用附子100 g,未采用先煎,而是冷浸1 h后与他药同煎。由于药物的配伍使用,特别是与甘草、干姜等药物使用,可抑制或降低附子的毒副作用。刘筱蔼等[5]通过对四逆汤煎煮后毒性成分与附子毒性成分含量比较,得出与甘草、干姜配伍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医生的辨证论治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大剂量使用时,更应该如此。恽铁樵使用附子治疗危急重症,其用量多在80~100 g,甚则达到500 g,对于一般阳虚证,用量多在10~30 g[6]。由此可见,超《中国药典》剂量使用附子并非一定不安全,只要对症治疗,合理煎煮,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而《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这里应该理解为在一般条件下使用。鞠诣然[7]指出:火神派的特色及核心并非随意大剂量使用附子,而在于对阴阳之理深刻独到的领悟把握,有其理才有其法,有其法才用其量。目前针对附子大剂量的使用现状虽不能主观地依规定而下定义,判断其是否正确使用,但关于处方中药物数量与剂量、重量等药物味数多、单剂量重、使用时间长等不规范现象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陈理书.临床应用附子78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4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8.

[3]杜敏.重剂应用附子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7.

[4]李云山.应用大剂量附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1998,4(2):64.

[5]刘筱蔼,吴伟康,梁天文.煎煮方法和药物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J].医药世界,2006(9):98.

[6]贾志杰.附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J].吉林中医药,2010,30(2):170.

[7]鞠诣然.应用大剂量附子临床治验举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140.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5-0038-03

R282.7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5.18

焦红军,副主任中药师,jiao000331@163.com

郑州市2014年度科技发展计划(20140918)

2014-12-29;

2015-03-27

猜你喜欢

附子药典处方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人间处方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