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标志对锻炼动机的影响:时间监控能力的调节作用
2015-05-04叶和旭
叶和旭 赵 然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1 △通讯作者 E-mail:zhaoran1777@163.com
·论 著·(发展心理)
时间标志对锻炼动机的影响:时间监控能力的调节作用
叶和旭 赵 然△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1 △通讯作者 E-mail:zhaoran1777@163.com
目的:探讨有无时间标志对个体锻炼动机的影响以及两种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在验证Peetz和Wilson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效果的同时,探索自我监控能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Peetz和Wilson的实验操纵范式即通过添加明显的时间标志,测查有无时间标志下个体的锻炼动机和自我监控能力。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实验组在锻炼动机,自我感知到的改变程度上均高于控制组(F=3.796,P=0.055;F=8.867,P=0.004)。交互作用发现时间监控水平与操纵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0),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时间监控水平较低的个体在两组的锻炼动机无明显差异(P=0.374),但是时间监控水平较高的个体实验操纵下的锻炼动机高于对照组,达到边缘显著(P=0.053)。结论:时间标志能够改变自我感知到的差异程度来改变个体的锻炼动机,但这种效果只发生在时间监控能力强的个体身上。
时间标志;锻炼动机;时间监控能力;调节作用
新年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对未来一年报以新的期许、设定计划,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像新年这样有意义的时间点,诸如生日、开学、节假日等。Peetz和Wilson发现,比起几月几日这种通俗的时间标志来说,有意义的时间标志更能够使人们产生分类意识[1],也就是说人们会认为“开学之后”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差异明显大于“9月份后”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差异。
关于时间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不是独立地通过当下的自我加以简单的评估,而是会参考过去或者未来的自我[2]。在以往研究中发现,当个体意识到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存在一定差异的时候,会引发不同的行为趋势。关于主观时间距离的研究也发现当人们感知到某一时间点离自己较远时会把那一时间点时的自己作为其他人来看待,更多地考虑当下的付出而忽略未来的利益,从而减少行为动机[3],以健康锻炼为例,假定节食能够帮助个体在未来10个月之内瘦到标准体重,如果个体认为10个月离现在较远时就会考虑当下节食所带来的痛苦而无法考虑10个月后瘦身所带来的益处,从而减少可能做出节食行为的趋势。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理想-现实自我差异与负性的效能相关,现实-理想的自我差异与接近动机显著负相关,与回避动机、成绩目标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现实-理想差异越大,成绩目标越强,更愿意回避失败[4]。但是,也有大量研究发现与未来优秀的自己形成对比能够促进个体行为动机,因为这一认知活动激活了个体努力减少差异的行动[5],人们感知到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极为相似时,会沉浸在一种虚假的光环中,从而降低追求美好未来状态的动机[6]。
关于未来我和现在我存在差异大小对个体行为动机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以往的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考量。心理对比理论发现当将理想状态和当下的缺陷进行比较时能够增加个体的动机和最终成功的可能性[7]。对于未来积极的幻想通过3条路径来影响动机[8],其中期望-依赖就是将积极的未来幻想和现实的消极条件进行对比,这种对比能够使得现实和未来同时被觉知和加工,从而激活与能够实现未来期望相关的结构。如果仅仅想象期望的未来而没有将未来和现在进行对比的话不会产生这种激活模式。心理对比对动机的影响受到期待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当对未来的期望较高时,心理对比条件下的被试对计划更感兴趣并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并参与其中;当对未来的期望较低时,心理对比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诱发被试对于项目的兴趣和参与的意愿。自我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类似于个体的社会比较,与所期待的未来的比较类似于上行比较,研究发现,当人们发现所期待的未来是可以实现的时候,这种“上行”比较的威胁能够得到减少,从而促进个体的行为动机[9]。也就是说当个体认为所期待的未来我具有可实现性,那么未来我和现实我之间存在差异越大对个体的动机有更好的促进效果。上述理论发现现在我和未来我的差异在影响行为动机时受到一定因素的调节,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这种差异本身特征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个体特质-时间人格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存在的调节因素。
“时间人格”是指在时间语境下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用以描述个体的时间使用风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10],未来我和现实我是属于“我”在时间维度上的划分。个体对时间的控制能够较好地提升行为动机,其中时间监控能力作为时间人格的一部分,是指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与观念,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例如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它能够促使个体很好地利用时间并制定计划,而对未来时间的规划能够增加个体感知到的目标可得性,从而增强实现目标的动机[8]。自我监控是健康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部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在行为出发前去了解靶行为并尽早参与治疗的过程,其对行为动机有重要作用[11],以往研究均发现,在学生群体中时间监控对成就动机有正向预测作用[12-15]。根据计划行动理论,行为意图的产生是受到个体对某个特定行为的态度(包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以及评价),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规范化的信念、顺从的动机)以及行为的控制感3方面的影响[11],时间监控能力产生的对行为、计划的控制感是这一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对计划对大学生的锻炼、减肥效果是有正向影响的[16-17]。
在Peetz和Wilson的研究中发现,时间标志能够增加个体对未来我和现在我的差异认知从而增强行动的动机[1],时间标志会改变个体对未来结果的信念和评价,而个体对时间的监控能力则会影响这一信念对最终意图的作用,也就是说个体的时间监控能力作为个体特征的一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我-现实我差异在动机上的关系提供调节,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讨个体时间监控能力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主要基于Peetz和Wilson关于有无时间标志对锻炼动机影响的研究[1],探讨在中国情境下这一效果是否也存在,同时研究时间监控能力对时间标志和锻炼动机关系是否有调节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北京某理工类高校自习室选取90名被试,其中男生56名,女生34名;控制组(无明显时间标志)41名,实验组(有明显时间标志)49名。平均身高为170cm,平均体重为62kg。无明显疾病、无体育专业学生。
1.2 方法
通过自编问卷进行实验操纵。问卷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身高和体重。
第二部分参照Peetz和Wilson的实验,首先询问被试3道关于健康、健康锻炼、健康饮食重要性的问题,句型如下“对我来说,XXX是重要的”,1~7评分,分数越高代表符合程度越高;其次以“我希望___”的句式描绘未来6个月后的自己;这一部分主要是启动被试对在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上未来优秀自己的预期。
操纵部分:实验组在标有“今天”“6个月”“1年”的线段上,将“开学”标在“今天”和“6个月”之间,而对照组没有开学这一时间标志,见图1。
图1
操作检验:在实验操纵结束之后,让被试在0~10cm的线段上,画出自己认为相对于现在6个月之后的改变程度,0cm代表完全没有改变,10cm代表完全改变,见图2。
图2
锻炼动机:参照梁德清等人所修订的身体锻炼等级量表(PARS-3)[18],将指导语改为“假设你现在在体育锻炼上投入为无,那么你将来愿意在体育锻炼上投入的程度”来测量被试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程度,从强度、时间、频率3个方面来考察,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记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1记0分,2记1分,3记2分,4记3分,5记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得分越高表明锻炼动机越强。据以往研究发现问卷重测信度为0.82。
第三部分选取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时间监控观分量表[19],共24个项目,其中3道反向计分题,分为目标设置、计划、优先级、反馈性和时间分配5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时间监控能力越强。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6。
1.3 研究流程
在校内随机选择若干组共同活动的学生(2个或者2个以上,共同活动包括聊天、运动、玩耍、自习等)。在征得同意之后、正式问卷之前先询问体育锻炼的程度(平时都做什么运动,一般多少天运动一次),以保证控制组和实验组被试问卷操纵之前体育锻炼程度相差不大。随机分发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问卷。
2 结 果
2.1 不同实验条件下锻炼动机、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和时间监控观之间的差异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种条件下锻炼动机、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和时间监控观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的锻炼动机差异达到边缘显著(F=3.796,P=0.055),实验组被试自我感知到的改变程度显著大于控制组(F=8.867,P=0.004),这表明实验操纵成功。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锻炼动机、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和时间监控观的比较±s)
注:**P<0.01
2.2 时间监控观的调节作用
根据时间监控观得分的中位数将其重新编码为分类变量,采用2(操纵: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无明显的时间标志)×2(时间监控观分组:高、低)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实验操纵的主效应显著(F=4.201,P=0.043);操纵和时间监控观的交互作用显著(F=3.939,P=0.050),见图3。时间监控的主效应不显著。对操纵与时间监控观的交互作用作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时间监控观在控制组(无明显时间标志)的简单处理效应不显著(F=0.798,P=0.374);时间监控观在实验组(有明显时间标志)的简单处理效应边缘显著(F=3.863,P=0.05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时间监控观的被试在有明显时间标志的情况下锻炼动机显著高于低时间监控观的被试在有明显时间标志情况下的锻炼动机。
图3 时间监控与有无时间标志交互作用分析
3 讨 论
3.1 时间标志的存在、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以及锻炼动机
本研究表明,有无时间标志能够影响个体的锻炼动机以及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同时发现个体的锻炼动机和自我感知到的改变程度相关达到0.335。这与Peetz和Wilson的研究结果一致[1]。时间标志的存在确实能够增强个体感知到的自我改变程度,实验启动有效。也说明有时间标志的情况下,个体对于未来我和现在我的差异感知更大。同时这种差异促使个体增强从事体育锻炼的动机。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当个体感知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的差异对比时,会产生差异减少的认知过程[6],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减少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未来的目标。
3.2 时间监控能力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时间监控能力对有无时间标志与锻炼动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从结果可以看出,有无时间标志和时间监控能力高低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讲,当个体的时间监控能力较高时,有时间标志组在锻炼动机上明显高于没有时间标志组,而对于时间监控能力较低的被试来说,有无时间标志在锻炼动机上的差异不显著。时间监控是黄希庭等人提出的时间管理倾向的一部分,包括目标设置、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5个部分[19],它是个体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通过一系列外显的监控活动来实现[20],时间监控能力高意味着个体能够较好地进行安排时间并制定计划。与此同时,时间标志不仅代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其本身又是作为自传体记忆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计划过程中重要的意义标志[21],高水平时间监控能力的个体往往会运用时间标志来完善计划的时间进程以及设置目标的不同阶段。对于具有时间监控意识的个体来说,时间标志意味着一种启动,意识到这些时间点的存在能够诱发个体安排计划、设置目标等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动机的增强。但是当不存在时间标志的情况下,时间监控意识较强的个体可能会将时间轴上的“6个月”作为一种时间点进行规划,也就是说将“6个月”作为与现在同一分类,因此,这个时候问其6个月后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改变程度有多大所得到的结果会与时间监控能力较弱的人一致,甚至更小,而锻炼动机也较低。对于时间监控能力较低的个体来说,有无时间标志对其的影响都不大。
3.3 本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体育锻炼作为身心健康干预的重要手段,在抑郁症患者、中年妇女、大学生、职业女性、公务员等人群中都得到了验证[22-26],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体育锻炼动机尤为重要。本研究对Peetz和Wilson的研究进行再测,发现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类似的想象即当个体想象未来优秀的自己,明显的时间标志能够增强个体感知到的未来优秀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差异,进一步促进锻炼动机的提升。时间人格差异在时间标志影响动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在计划中画出明显的时间标记但是在时间标志从而提升锻炼动机,在前文中已经提出计划对个体健康运动等都有一定的作用,而如何在计划中更好地提升健康运动动机则是更为重要的课题。根据本文结果,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合理加入时间标志,比方说在4月份的时候制定减肥计划将“3个月后体重减轻5斤”转换成“暑假来临前体重减轻5斤”。与此同时考量个体的人格特质既能够有针对性应用到实际的动机提升干预,也是对个性与体育锻炼研究的一种补充。
另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影响动机的过程中仍存在其他值得探讨的调节变量,根据目标设置理论[27],目标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存在较多的调节变量,比方说目标的可得性和可实现性,对于目标期待程度等,都将影响我们对时间标志这一干预方法有效性的认识。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有50000多家企业将锻炼列为健康计划的一部分[11],同时随着组织行为学对时间这一变量重视的提高,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将这一方法在企业员工群体中加以验证,从而为提升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时间标志的出现确实能够对个体自我感知的改变程度有所增强;时间人格中的时间监控能力对时间标志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即对时间监控能力较强的人,存在时间标志能够明显增强个体行为动机,而对时间监控能力较弱的人来说,是否存在时间标志影响差异不大。
[1]Peetz J,Wilson A E.The post-birthday world:Consequences of temporal landmarks for temporal self-appraisal and mot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3,104(2):249-266
[2]Haddock G.Temporal self-appraisal and attritional focu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6):787-794
[3]Hall P A,Fong G T.The effects of a brief time perspective intervention for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young adults[J].Psychology and Health,2003,18(6):685-706
[4]杨荣华,陈永中.现实-理想差异与动机、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3):635-638
[5]Hoyle R H,Sherrill M R.Future orientation in the self-regulation and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6,74(6):1673-1696
[6]Wilson A E,Buehler R,Lawford H,et al.Basking in projected glory:The role of subjective temporal distance in future self-appraisal[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2,42(3):342-353
[7]Oettingen G,Gollwitzer P M.Embodied goal pursuit[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39(7):1210-1213
[8]Oettingen G,Mayer D,Thorpe J S,et al.Turning fantasies about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tures into self-improvement goal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5,29(4):237-267
[9]Wilson A E,Ross M.The frequency of temporal-self and social comparisons in people's personal appraisa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5):928-942
[10]陈娟,郑涌.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96-904
[11](美)Shelly E T 著.朱熊兆,唐秋萍,蚁金瑶.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50-51,73
[12]张峰,刘聪.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3,5(4):79-84
[13]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7-749
[14]李雪平,王余娟.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及成就动机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11-313
[15]周静,王卫红,李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7-309
[16]Luszczynska A,Cao D S,Mallach N,et al.Intentions,planning,and self-efficacy predict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nese and Polish adolescents:Two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2010,10(2),265-278
[17]杨丽珠,李晓溪,高雯.应对计划对女大学生减肥效果的影响:情绪调节和理想体型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319-326
[18]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5-6
[19]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20]邓文君,傅宏.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发展及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31-534
[21]Shum M S.The role of temporal landmarks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rocess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4(3):23-442
[22]Blumenthal J A,Babyak M A,& Whellan D J.Physical activity to combat depress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replay[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2,308(17),1738-1739
[23]赵阿勐,刘海燕.瑜伽锻炼对改善更年期女性心身状态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74-1276
[24]亓锋,周阳.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09,28(1):54-56
[25]钟宏,窦正毅,伍声凤.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体育科技,2012,33(2):90-95
[26]刘慧.体育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29-32
[27]陈本友.中学优生时间管理倾向中的目标设置特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The Effect of Temporal Landmarks on Health Motivation:Time Monitoring as A Moderator
YeHexu,ZhaoRan
DepartmentofPsychologyat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temporal landmarks on motivation and to find the mediator and moderator.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Peetz and Wilson(2013),we designed related questionnaires.Results:By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we could find the score of health motivation and the degree of self-perceived change were differ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F=3.796,P=0.055;F=8.867,P=0.004).We also found th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operation and time monitoring(P=0.050).According to the further analysis,the health motivation of the one who belonged to the low time monitoring was no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P=0.374),but the students of high time monitoring had marginal significant different scores in different group(P=0.053).Conclusion:When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of time monitoring is high,they can increase their health motivation through being reminded of temporal landmarks.
Temporal landmarks;Health motivation;Time monitoring;Moderator
B848
A
1005-1252(2015)03-0436-05
10.13342/j.cnki.cjhp.2015.03.033
2014-09-07)